秋 津/文
中國彩電企業的未來在哪里?這個問題需要回答。
提出這個問題,是因為國內一些家電企業出現了迷失方向的苗頭,在國際化已成大勢所趨的形勢下,茫然不知所措:考慮企業發展戰略,習慣于從國內企業之間的爭斗出發,立
意不夠高遠,視野過于狹隘,這樣的出發點之下形成的企業戰略,其單薄是顯而易見的。
我們認為,中國家電企業尤其是彩電企業,應當思考并回答這樣的問題:未來中國彩電企業的出路在哪里?什么樣的企業才有資格代表中國彩電產業的未來?
種種跡象表明,未來中國彩電產業的真正脊梁是那些建立了完整產業鏈優勢、綜合實力強大、品牌深入人心、市場主導地位明顯的企業,我們稱這樣的企業為“中國彩電的脊梁企業”。只有這樣的企業才能支撐起中國彩電產業的大局,才能讓中國能夠成為名副其實的“彩電大國”。
以目前市場上呼聲最高的平板電視為例。
2004年,中國彩電總銷量是3500萬臺,其中平板電視銷量不過區區40萬臺,占整個彩電產品的1.14%;有人預測2005年中國平板電視銷量將達到100萬臺,也不過占據整個彩電產品群的2.86%。這樣的比例是很難對企業形成銷售及利潤支持的。所以,新進入者能否熬過“黎明前的黑夜”,我們持謹慎樂觀的態度。
應該看到,對于這個技術和資金要求都比較高的產業來說,僅僅有熱情是遠遠不夠的。拿TCL來說,2002年,TCL發動等離子電視“普及風暴”,開啟了等離子電視走向消費者家庭的大門。隨后,TCL接連攻克“驅動與控制電路”等核心技術,大大推進了中國等離子電視產業前進的步伐,使中國能夠躋身全球掌握等離子電視核心技術的少數國家行列。和湯姆遜合作成立全球最大的彩電企業TCL-湯姆遜電子公司,上游資源得到最大限度整合,技術開發能力呈倍數的提高,這樣的企業優勢不是一兩天能夠建立起來的,新進入者很難建立這樣的全方位優勢。
當然,就平板電視產業而言,未來誰是“笑到最后的人”還不好說。但是,綜合各種因素來看,我們仍然認為是那些建立了綜合優勢的彩電企業勝算要大一些。
筆者認為,中國家電企業的最終出路還在于國際化。這么說是因為國內市場已經難有更大的提升空間,中國企業必須把眼光投向國外市場,在全球范圍內實施市場突破。為什么近年來TCL、聯想這些具有遠見卓識的企業紛紛走向跨國并購?就是尋求通過吸納國際資本的方式壯大企業規模,加快成為國際化企業。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企業都意識到了國際化意味著什么。今天,我們大部分企業仍然站在國際化的門檻前裹足不前。2004年TCL在全球建立了超過10個國家級分公司,這樣大規模進入國際市場,很重要的一個考慮就是建立企業先發優勢,在別的企業尚未進入之前進入,從而形成對后者的“屏蔽效應”。
競爭是全方位的,市場是全球性的,誰能成為“笑到最后”的企業?答案是那些建立綜合競爭優勢的企業。中國彩電企業到了架構綜合優勢的時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