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正夫當為傳統(tǒng)道德所不容的“第三者”已漸漸被反叛傳統(tǒng)的新新人類們所厭倦之時,人們在異性交往的道路上又找到了一個新的出路:做個訴說與傾聽、呵護與被呵護的“第四者”。不屑于與庸常的婚姻糾纏的“第四者”,其實是與婚姻相對而存在的。他們沒有養(yǎng)家、生子等諸多考慮,不必顧忌門當戶對、存折上的數(shù)字甚或最敏感的事業(yè)前途。他們互相安慰理解,有點想念、有點關心,重精神輕物質。他們追求的是心領神會、心意相通、心有靈犀。他們不求結果、不求名分。“第四者”們所代表的“第四類情感”徘徊于友情和愛情
之間,具體點說:就是比友情多一些比愛情少一點的男女之情。此類情感不能算是純粹的愛情,卻又超乎普通的友情,有人謂之情感中的上品。可更多的人則對這樣的情感提出質疑:這樣的情感道德嗎?它是對婚姻的維護還是對婚姻的褻瀆呢?
[個案分析]
“第四者”的三個層面
表層:曖昧的味道好極了
自述人:周冰潔,女,25歲,公司文秘
我是個傳統(tǒng)的女人,但我并不反對有個相當于知己的異性朋友。鋒算得上是我婚姻之外的“第四者”。他不是我先生,更不是我的情人。那天在電影城我們一起看了一部上世紀30年代的老電影,電影有點哀怨,可我和鋒是笑著出來的,因為我們之間沒有那么多優(yōu)柔與含糊的情愫。如果說我結婚前常會不自覺地混淆朋友與愛人的概念,那么已婚3年的我,已能十分穩(wěn)妥地把握好這種親密與距離。我想他也是這樣,彼此若即若離,不常見面,卻能夠在偶爾坐在一起的時候心意相通。鋒是我在酒吧遇上的。他只比我大一些,可沉穩(wěn)多了。他總是能讓我平靜下來,他的話不多,卻又總是能給我建議。我沒見過他女朋友,不過我一直知道她的存在,這反而讓我覺得輕松和舒坦。我們偶爾還會談及他女朋友,一切都很自然。每當我心情不好的時候,就會打電話給他,他總是笑著說“那我請你吃飯”。他知道我最喜歡化悲憤為食欲。每一次我都不需要說很多,他就能明白發(fā)生了什么,我常常驚訝他怎么會如此聰明。管他是不是有點喜歡我,只要原則在,有那么點曖昧其實也挺可愛的,生活為之變得更加有滋有味。我不知道“第四者”是不是時尚人士追逐的一種流行,但我知道在這個無處不在的競爭社會里,高度的默契和不著痕跡的呵護對一個女人的可貴。就讓鋒做我人生的第N者吧,我只享受那份與愛情無關卻又超越了友情的情誼,像一杯咖啡,不必加糖。
中層:同行中迷失了自我
自述人:小慧,女,24歲,廣告公司策劃
我和雄是中學同學,當時我是宣傳委員,他是班長,由于共同處理班級的一些事務,我們成了很要好的朋友。畢業(yè)后,我們又恰好考上了同一城市不同的兩所大學。雄經(jīng)常以本校食堂伙食差為由找我一起吃飯,我們還相互寫信,話題是學校的新聞、學習和一些戀愛的事。那段時間,我們之間似乎有說不完的話,交流也越來越深入,彼此之間心中有什么苦惱和煩悶,對方總是第一傾訴對象,我們真誠而默契,但不知為什么,我們就是不來電———也許是我們太了解的緣故,彼此的關系只能是和諧前行的兩條平行線,沒有任何相交點。大學畢業(yè)后,我們仍繼續(xù)交往,很多人都認定我們是一對情侶,但我們似乎都不這么認為———盡管雄在畢業(yè)時對我說了一句半開玩笑的話:如果在30歲之前都找不到意中人的話,我們就結婚。盡管我們畢業(yè)后的工作單位是相離不遠的兩個城市。一天,當雄領著一個女孩來見我的時候,我愣住了。雖然我早知道我們兩人之間沒有愛情,但當真的有一個女人出現(xiàn)在我們之間時,我還是眼前一黑,差點失去知覺。那一刻,我像在沙漠上突然失去一起同行的伙伴,又像夜空中掉了隊的另一條平行線,突然找不到了方向。心中更是百感交集,說不清是失落,還是一種酸酸的醋意。
里層:從純潔到越軌
自述人:度風,男,33歲,公司經(jīng)理
果果是我的一個中學同學,我們同桌一年,關系很好。中學畢業(yè)后我如愿以償?shù)乜忌狭死砉ご髮W,而果果則去了外地一所優(yōu)秀的外國語大學。從此,我們一直沒有再見面,但保持著若有若無的聯(lián)系。多年后的某一天,我們在一個很偶然的機會見面了,在下榻的酒店里,果果對我說了這些年她對我的愛戀,她說她一直想告訴我,可是又怕我以為她不莊重。現(xiàn)在,她覺得是時候了,卻沒想到我已結婚了。那一夜,在果果的要求下,我沒有走,我也說不清自己是怎么想的。清晨的時候,我醒了,發(fā)現(xiàn)果果在看著我,果果說:“要是我能真誠一點,勇敢一點,是不是一切都會不一樣?”果果如期去了德國,我也回到了以前的生活。我們再沒有見面,只是通過電子郵件保持著精神層面上的交往。我將我和果果的事告訴了我的妻子,但沒有說那個未歸之夜。也許別人會說那一夜是我對妻子的背叛,但我認為不是,至少不全是。我這樣說不是想給自己找開脫的理由,但我想,人的情感這么復雜,除了所謂的親情、友情和愛情之外,就沒有“第四類情感”了嗎?
[第三只眼]
如何看待“第四者”?
激進派:不過是一種自欺欺人的游戲
離情人很近,離朋友不遠,“第四者”看起來真的挺好。但許多人對此類情感還是嗤之以鼻,認為那是給臉上貼金的鬼話。人們更愿意相信純粹的愛是存在的,但它僅存在于兩個純粹的異性之間,兩性之間怎么可能有如此純潔的友誼?但也有人認為有這種可能,只不過它比較真摯、高貴,所以并不多。至于那些只是神交而不發(fā)生身體接觸的類型,簡直就是情感中的上品,擁有者該為之驕傲。持第一種觀點的以男士居多,他們直言不諱:“不管她認為我屬于什么顏色的知己,很抱歉,我只相信安全套。”持第二種觀點者則以女士居多,女人似乎更愿意在知己的布簾下享受這時尚又實用的異性友誼,讓遠處或者暗處的一個身影默默保護自己,雖然尺度上有些冒險。所以,無論如何,“第四者”更像一個游戲,游戲者心中裝了太多真真假假遠遠近近的東西,最后只能是授受不親。正如西瓦列夫在其著作《情愛論》中所言:“那種不追求結果的戀愛男女,他們的嘴唇從未碰在一起,思想是云霧朦朧的一片,這種愛情不過是臆覺。”事實也是“第四者”們貌似“精神貴族”實則仍然無法卸下心中的負擔,在得到一些歡愉的同時,失去的也不少于得。因為婚姻不是簡單的加減法,它更像兩個相交的圓,兩個人都有各自獨立的部分,也說好婚后依然可以有各自的交際圈,對方不得干涉,而實際卻是不許干涉的那部分最終還是會蔓延干涉到相交的部分。誰敢說有了性關系的“第四者”后,他(她)還能像以前一樣坦然面對家人孩子的目光?
溫和派:把握住“度”是關鍵
有“第四類情感”的人是感情豐富的人,是有人情味和人緣的人,是完全區(qū)別于那種道德敗壞、喜歡招蜂引蝶、蓄意破壞他人家庭幸福的人。“第四類情感”的存在,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存在就是合理的”,此話同樣適合“第四類情感”。但是,“第四類情感”是一種危險的情感,“真理向前再跨一步,哪怕是微小的一步也會變成謬誤”,現(xiàn)實生活中就是有少數(shù)人沒有把握好一定的“度”而滑入泥坑,到頭來,輕則家破,重則人亡(當然是指已婚人士而言)。因此,應當嚴格把握好“第四類情感”的“度”,切莫去觸“愛情”的高壓電網(wǎng),是須臾不能忘記的。當然,“第四類情感”的存在,會使人生活得更加豐富多彩,不必因噎廢食,望而生畏,關鍵在于自己有理智,以理智去控制感情。我覺得“第四類情感”酸溜溜的總不是味,已婚男女還是離它遠點好。否則,夫妻雙方只要有一方鐘情“第四類情感”,一旦引起對方誤解,輕則鬧糾紛,重則鬧離婚。結交異性朋友,畢竟男女有別。夫妻雙方再大度,專一的夫妻感情總是自私的,就如眼中容不得沙子一樣。有一種情感,源自心有靈犀的一種默契,在自然恬淡的意境中創(chuàng)造出一段純真的心靈童話。置身于紅塵俗世中的現(xiàn)代人,有機會找到一位志趣相投的知己,用心演繹一段美麗的人生,那也未嘗不是一件賞心樂事。但凡事過猶不及,特別是男女間的交往,彼此敬慕、欣賞是愉悅的心理體驗,愛得過火則就使一切都變味了。“第四類情感”的最高境界,就如同品嘗陳年佳釀,惟有淺斟慢飲才能品出個中滋味,讓人感受到齒頰留香的妙趣。(夏天/編制)(來源:金羊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