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投資業務總體風險控制要向國外大行看齊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3月16日 13:47 證券時報 | |||||||||
投資業務成了一些國內券商的滑鐵盧,只有明確控制投資規模,頃刻崩塌的風險才有可能得到控制,但發展方向應該是國外大行通行做法———通過風險限額(risk limits)來管理總體和業務部門風險,風險限額比規模控制更科學的地方在于考慮了不同品種之間的風險差異。 無論是國內的證券公司,還是國際大行,投資盈利能力始終是
國際大行身處混業經營的行業環境之中,收入來源相當多元化,甚至包括普通存貸款利差、房地產抵押貸款產品收入以及保險業務收入等。即便如此,總體業務收入中投資相關業務收入的比例還是相當高。以美林證券為例,2004年其資產管理與自營合計占凈收入的比例為44%,2003年則為49%(沒有考慮利息和紅利因素,否則會更高)。 與國際大行的投資收入貢獻相反,投資業務成了一些國內券商的滑鐵盧,它們由于借款炒股型委托理財失敗,資金窟窿越滾越大,終至崩塌。 許多人把國內券商委托理財的失敗歸因于這幾年股市的連續下跌。我認為這只是表面現象,關鍵問題是投資決策的第一步出了問題。這第一步就是要問自己能夠與愿意承擔多大的風險,以及在承擔這樣的風險后期望與能夠獲得多少收益。風險與收益是對稱的,這是投資學最基本的原理。要想獲得8%的盈利,就要做好8%虧損的心理準備。雖然市場風險的量化始終是個難題,但投資業務風險的大致匡算并不復雜。要盈利就要建一定的倉位,倉位市值當然可能上升但完全有可能下降。 國內大多數證券公司在這個問題上出現了思維紊亂。券商的傳統委托理財,其實質是通過財務杠桿擴大證券公司的自營規模。證監會曾明文規定自營規模不能超過凈資產的80%,這項指標雖然較粗,但大方向完全正確,能起到一個風險底線的作用。一旦委托理財放大自營規模,突破這個風險底線,證券公司頃刻崩塌也就不足為奇。 只有明確控制投資規模,頃刻崩塌的風險才有可能得到控制。目前,國內金融品種并不豐富,規模控制還能發揮較好的作用,但發展方向應該是國外大行通行做法———通過風險限額來管理總體和業務部門風險。風險限額比規模控制更科學的地方在于考慮了不同品種之間的風險差異。在規模控制辦法中,無論投資股票還是國債,其額度不受投資品種影響,但在風險限額控制體制下,如果某投資經理最多能投資1000萬元國債,那么他投資股票的額度可能最多只有500萬元。 雖然并不是所有的證券公司都面臨崩塌的風險,但還是要明確自己能夠承受的總體投資業務風險。比如說,某公司的底線是盈虧平衡,絕不允許有虧損,那么投資規模就不一定是凈資產的80%了。可以做一個最簡化的計算,假定這家公司的凈資產為20億,剔除投資業務收入時公司總體稅前盈利預計為1億,預計股市有20%的震幅,年內倉位不斷調整,但平均倉位為50%,則投資規模=1/(20%×50%)=10億,而不是20×80%=16億;同時,可期望最大投資收入為1億。 個人認為,雖然實際估算時會更加復雜,但基本原則不應改變。其實,因為未來是不確定的,任何決策都帶有拍腦袋的成分,說好聽點就是判斷與直覺。但是,要做好決策,必須有前后一致、符合邏輯的思考方式。在高盛做衍生產品投資起家的美國前財長羅伯特·魯賓的自傳《在不確定的世界》,就深刻地體現了他的概率思考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