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發展核電風電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3月15日 08:30 新華社 | |||||||||
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陳家驊表示,近年來,在全國范圍的持續缺電荒下,各地許多電廠項目紛紛上馬,2004年全國批準新建電廠的總裝機容量為6000萬千瓦。目前,中國能源的布局很不平衡,從發電結構來看,煤電約占74%,如果電力需求再翻一番,每年用煤就超過16億噸,長距離的煤炭輸送將加劇環境和運輸壓力;每年將新增二氧化硫和煙塵排放量分別為500萬噸和5326萬噸以上,如不采取污染控制措施,必然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
近兩年來,國際石油市場強勢震蕩,石油價格始終在高價位盤旋,減少對石油、煤等不可再生資源的開采與利用,將是中國能源發展戰略的必然選擇。按照中國的發展勢頭,即使加快水電、火電建設,到2020年,全國還有3200萬千瓦到440萬千瓦的發電缺口,需要用其他形式的電去彌補。因此,加快推進核電、風電和沼氣等生物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設成為國家實現能源與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協調發展的重要抉擇。 核電是一種清潔、安全、經濟、技術成熟、供應能力強的發電方式,成為繼火電、水電之后中國電力工業的重要支柱。目前,世界上有17個國家核電占全國總發電量四分之一以上,如法國占77%,韓國38%,日本36%,美國29%,英國28%。2003年我國核電累計發電438億千瓦,僅占當年全國發電總量的2.29%。 風力資源是一種取之不盡又不會產生任何污染的可再生能源,具有永久性、清潔無污染、可轉移、可再生、就地可取等五大特征。而且,風電場建設成本低、占地少、不需要移民、建設周期短,能迅速緩解我國能源急需和電力短缺的局面,是解決邊遠農村獨立供電的重要途徑,還能有效遏制溫室效應和沙塵暴災害,抑制荒漠化的發展。我國的風能資源豐富,據初步探明結果,我國陸地上可開發的風能資源為2.53億千瓦,加上近海的風能資源,全國可開發風能資源約10億千瓦以上,居世界首位,具有商業化、規模化發展的潛力。截至2003年底,全國風電場總裝機容量僅為56.7萬千瓦,占全國總裝機容量的0.14%,盡管已建有40個風電場,但平均每個風電廠的裝機容量不足1.5萬千瓦,遠未形成規模效益。 為了加快核電、風電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展速度,陳家驊委員建議: 一、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公眾和各級領導對核、風力、生物、太陽、潮汐等電源的認識。 二、加快立法進程。建立一個具有實質內容、有效力、可操作的促進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法律和政策體系,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法律、政策環境。 三、建立科學的管理機制。加強對全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工作的統一領導,避免工作的盲目性、分散性及重復性,推動統一的政策措施出臺;通過產業組織的合理化,提高資源配置效率。 四、加強對重點行業和產品的投入,加大對企業技術改造的扶持力度,制訂稅收、信貸、投資、價格、補貼等方面的經濟激勵政策,推動一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骨干企業的規模發展。 五、加強對核、風力、生物、太陽、潮汐等能源發電技術的研究開發,建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知名品牌,提高國內核電、風電等發電設備制造能力,加速核電、風電等發電設備國產化進程,降低工程建設、營運管理等方面的成本。 六、通過政府采購等措施,刺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市場需求的增長,培育市場;制定產品標準,健全質量控制和認證制度,加強對市場的規范和管理,建立產品質量檢測中心;實施項目招投標制度,工程質量監理和評審制度等。 七、充分發揮沿海和西部地區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資源(如潮汐發電和生物電源)優勢,采取政策傾斜等措施,推動沿海和西部地區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產業化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