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派記者 施建、葉紅菱、王素慧、譚茜琛 北京報道:今天的民營企業家,不僅有雄厚的經濟實力,同時也進入了各級黨委、國家權力機關(人大)和議事機構(政協),參政議政,獲得了政治上的話語權,他們已成為新的“實力派”。日前,記者獲悉,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有5名企業家獲得了政治地位。最突出的是付華廷,他是富華集團董事長,被任命為黑龍江省甘南縣委副書記。為此,就相關事宜《民營經濟報》記者采訪了相關人士及兩會代表、委員。
企業家獲得政治地位
今年的“兩會”的代表、委員有多少來自民營企業,記者沒有得到準確的數據。從企業家們進入“兩會”的時間來看,基本上在20世紀90年代。而在這個時段,這些企業家辦的企業已經成名。企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他們都是最早把握中國市場經濟發展風向的人。“企而優則仕”的現象出現了,企業家獲得了政治地位。齊齊哈爾市為切實提高全市民營企業家的社會地位和政治待遇,于2003年8月下發了齊發[2003]7號文件《中共齊齊哈爾市委關于鼓勵支持發展企業的若干意見》,《意見》中明確提出要提高企業法人代表的政治待遇,規定對連續三年實繳稅金30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上、2億元以上的各類企業法人代表,可分別享受副縣級、正縣級、副市級、正市級待遇;對連續三年實繳稅金超過2億元,貢獻特別大的企業法人代表,市政府還給予500萬元的一次性特殊貢獻獎勵。此外,對立縣(市)、立區型的各類骨干企業法人代表,貢獻突出、政治合格、特別優秀的可推薦擔任縣(市)區人大、政協副職職務。同時,常委會議還決定付華廷等8名民營企業法人代表享受正、副市級醫療保健待遇。
企而優是否該仕
對齊齊哈爾的這一做法,接受記者采訪的人大代表、專家看法并不一致。“我認為不應該倡導”,北京大學博士生導師、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在接受《民營經濟報》記者采訪時態度鮮明。他認為,這是在鼓勵官本位,是用傳統的官本位思想來管理現代化的經濟。而且,一個成功的企業家獲得社會認可的標志,不是在于他有沒有行政職務。汪玉凱認為,這種現象的出現,說明中國傳統的固有的官本位思想還很嚴重,破除官本位還相當難。他認為在構建現代政商關系的過程中,政府應該創造更多的激勵手段,但“授予”副縣級待遇則是一個敗筆。全國人大代表、汕頭大印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鄭定平對記者表示:“我個人的看法不贊成”。他認為,既然是一個企業家或者說是商人,就應該在商言商,而不應該涉及行政。企業家或商人要有社會責任,就是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幫助解決當地的就業。當然可以在不干涉行政的前提下向政府獻言獻策,幫助地方發展。鄭定平認為,“不應該腳踏兩只船”,進入行政系統就要脫離商界,反之亦然,這是一個選擇問題。鄭定平認為,從這個事件本身來看,當地政府可能也是從提高民營企業家的政治地位角度來考慮的,但方法不對,會引起人民群眾和其他企業主的誤解,給人“以錢買官”的印象,破壞了整個民營企業家和政府的形象。
“參政議政”與“從政”
全國人大代表、汕尾市政協副主席、廣東億達洲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李秉記在接受《民營經濟報》記者采訪時則認為,不了解具體的情況不好評論。但是,如果是住房、醫療等待遇的話,這些內容對民營企業家的意義不大;如果這些企業家可以靠這些得到特殊的優惠政策的話,就不應該,民企應該有社會責任感和貢獻意識。有學者指出,民營企業家不僅擁有雄厚的經濟實力,而且越來越多地登上政治舞臺,掌握越來越大的權力,獲得越來越強的社會影響力。一句話,民企參政已經成為一些地方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的新焦點。一位學者指出,隨著民營企業的壯大,民營企業家要求參政議政是正常的,也符合一般的政治學原理,有了經濟地位,必然要有政治發言權。民營企業家“參政議政”與“從政”的區別是有區別的。當民營企業家“從政”,從而成為政府官員后,他的主要身份就是后者了。他是不是應該考慮脫離直接的企業經營,就像董建華一樣,從時間精力也從身分定位上保證他能夠為大眾謀福利。而當民營企業家“參政議政”時,他的主要身分仍然是企業家。他是不是有權力從自己角度出發,代表本階層發表自己的建議和意見。民營企業家加入“參政議政”行列中,是國家政治文明的一種表現。民營企業家能夠在復雜的環境中把企業經營好,這說明他們是出色的人才,他們在企業經營活動中的長期磨煉使他們具有了觀察社會的豐富閱歷和體驗民生的獨特眼光。作為一個新興階層,我們期望,民營企業家要有鐵肩擔道義的歷史責任感,以及為民謀福利的遠大使命感。(觀宇/編制)(來源:金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