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彪于力肖敏)
人大代表建議國家為“農險”提供保障
去年,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在黑龍江、吉林、上海等9個省區市啟動了農業保險試點。可實際上,農民投保能力不足,保險公司又擔心風險大、收益低,賠不起,農業保險發
展出現了“兩頭遇阻”的尷尬局面。
農業保險為何兩頭“遇險”
一些人大代表認為,一方面農民迫切需要農業保險,一方面農險市場空間無限,保險公司也比較看重。但在實際操作上,農業保險很難開展,從農民和企業兩頭,都開始出現“險情”。
遼寧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堿巴拉荒村黨支部書記黃玉奎代表說,當地農民種植花卉等經濟作物,在農民的一再請求下,一家保險公司終于答應為農民上保險,可僅僅給大棚保險,而大棚里面的經濟作物無法保險。保險公司明確表示“我們不可能干賠錢的買賣”。
農險發展亟待政府“補位”
長春市委書記王儒林代表提出,農業保險不同于一般保險,國家應該給予一定的政策補貼,屬于政策性保險。據代表們調查,從農業保險開展得較好的國家的經驗看,政府對農業保險進行政策補貼是通行的做法。
大連商交所總經理朱玉辰代表說,許多國家的農業保險都是政府扶持。朱玉辰估算東北三省一年保險資金需要5億元左右,基本上可以保200億元到300億元。現在農民財力有限,投保困難。即使農田水利設施等加強了,抗自然能力增強了,天災也無法預測,國家拿錢補貼農民投保或直接投到保險公司,可以做到先拿后不拿。
吉林作為國家農業保險試點,在各級部門的重視下,已成立了專業農業保險股份制企業———安華農業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雖然地方政府和保險公司都已經充分運轉起來,可由于國家相關政策沒有出臺,試點工作遲遲不能開展。在保監會及相關部門的指導下,安華公司會同保險業內人員調查論證發現,目前,吉林省主要玉米深加工企業帶動訂單農戶110萬戶,總保險金額為45.9億元,總保費為3.2億元;全省主要肉食加工和乳制
品企業帶動規模養殖戶35萬戶,總保險金額86億元,總保險費約4.3億元。
以上兩項保費合計約7.5億元,那么,農民自籌保費水平能達到42.8%,地方財政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預計可補貼17.2%,需要國家給予農民保費的缺口為40%。
立法要加快政策需跟進
在去年的兩會上,陳夷茁等35位代表曾建議制定農業保險法,還有的代表建議盡快出臺政策性保險制度。立法要加快,政策要跟進,為農業保險“上保險”,也是本次兩會上一些代表的共識。
王守臣代表說,當前農業保險法律缺位,國家沒有相關法律,地方也沒有管理條例。我國現有的保險法主要是規范和保障商業性保險公司的經營。王守臣擔心,在無法可依的情況下,政府如果運用行政管理方式,容易引起農民的誤解。此外,對于農業保險業務,國家目前還只是對種、養兩業保險免稅,對其它農村保險業務還是照章納稅。他建議,一方面國家要盡快制訂農業保險法,一方面對農業保險公司開辦的農業保險,縣及縣以下財產險、短期人身險、城市涉農保險業務等免征營業稅和所得稅,降低農業保險的成本。(14C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