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滾動新聞 > 正文
 
廣西利用外資持續低水平徘徊的六成因及六建議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3月11日 14:04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近年來,廣西對外開放工作力度加大,招商引資尤其是國內引資成效明顯,2004年實際引進國內資金達250億元,比上年增長了1倍。但以外商直接投資為主要方式的利用外資業績不理想,改革開放以來累計利用外資不超過100億美元,近幾年持續在低水平徘徊,2004年更是大幅下降,與全國利用外資持續增長形成鮮明對比,這已經成為制約廣西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如何改變利用外資持續徘徊乃至下降局面,實現利用外資的新突破,是當前廣西經濟發展面臨的一個緊迫問題。

    一、改革開放以來廣西利用外資基本情況

    20多年來,廣西利用外資經歷了波折起伏的發展過程,呈現以下主要特點:

    總量小,持續低水平徘徊。廣西利用外資從上世紀七十年代末起步,九十年代末達到高峰,1998年實際利用外資達12.83億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資8.86億美元,以后便連年下滑,進入21世紀后,更是在低水平徘徊,2004年實際利用外資下降至5.38億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資2.96億美元,分別比上年減少22.0%和35.2%。

    規模小,層次低。1990至2003年,廣西新簽外商直接投資合同額累計達140.33億美元,項目平均規模為176.74萬美元;實際完成投資額累計為74.58億美元,平均一個項目僅93.92萬美元,實際到位率只有53.1%。據有關資料介紹,發達國家境外投資項目平均規模約600萬美元,發展中國家境外投資約230萬美元。廣西利用外資的層次偏低。

    各市發展不平衡。14個市利用外資規模差異較大。“九五”以來,外商投資主要集中在來賓市、桂林市和南寧市,這三個市實際利用外資占全區的比重達6成多。2004年各市引進外資很不平衡,14個市直接利用外資額5000萬美元以上的只有南寧市和梧州市,其中最高的南寧市為7768萬美元,而直接利用外資額1000萬美元以下的就有6個市,最低的市只有71萬美元。

    與全國差距拉大。“九五”是廣西利用外資最多的時期,實際利用外資總量52.46億美元,占全國外商投資的比重為1.8%,2004年下降至0.78%。“九五”時期利用外資居廣西之后的江西、海南、四川等省,這幾年已走在廣西前面。如江西省,“九五”時期外商直接投資只有廣西的一半,而2004年達到20.52億美元,相當于廣西的5.93倍。

    二、廣西利用外資持續低水平徘徊的成因分析

    廣西利用外資持續低水平徘徊,這種狀況與廣西所擁有的良好區位優勢,以及80年代以來形成的各種機遇疊加等良好的外部條件很不相稱。究其原因,概括起來主要是缺少一個契合點、兩個核心群、一個低門檻、一個真落實和一個好方式。

    (一)廣西毗鄰外商投資的重點區域,但未能很好地找到與外商投資的契合點

    外商投資中國愈來愈集中,形成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格局。2000年以來,外商在我國東部的投資,特別是在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環渤海灣三個區域(上海、江蘇、浙江、廣東、北京、天津、河北、遼寧和山東等9省市)的聚集度愈來愈高。1995年,這三個區域9個省市的外商直接投資為268.62億美元,占全國外商直接投資的比重為71.0%;2000年為308.35億美元,占全國的比重上升到75.7%;2003達到423.67億美元,占全國的比重升至79.2%,比2000年提高了3.5個百分點。2003年與2000年相比,包括廣西在內的15個省市區引進外資總額有不同程度的減少,3個省持平。2003年西部地區外商直接投資額為16.34億美元,比2000年下降了6.4%,占全國的比重也由2000年的4.4%降至3.1%。除貴州、陜西省有所增長外,西部的其他省市區都有所減少。

    鄰近外商投資重點區域的江西、湖南省近年引進外資大幅增加。2003年,江西、湖南省的外商直接投資分別達到16.12和10.18億美元,分別比2000年增長了6.1倍和50.1%。江西、湖南省均處于我國中部,但卻能吸引大量的外商投資,這一現象值得深思。究其原因,一是定位準確,江西、湖南雖然深處內陸,但均毗鄰長三角和珠三角,近年來,這兩個省均積極融入長三角和珠三角的經濟發展,主動參與兩個區域的分工與協作,接受東部地區的輻射和產業轉移。江西省明確提出了要服務于長三角和珠三角,力爭建成這兩個區域的生產、服務基地和后花園的戰略決策,并在交通運輸、能源等基礎設施以及投資環境、政府行政等方面向長三角、珠三角看齊、接軌,因而雖然身處內陸,但卻成了外商投資的新熱點。二是大力調整產業結構與吸引外資相結合,尋找外商投資的契合點。外商在江西、湖南投資(資訊 行情 論壇)生產的產品,主要是為長三角、珠三角地區配套的產品,形成了上下游的關系。一些外資企業的總部設在長三角或珠三角,但生產基地卻搬遷到江西和湖南,從而使江西、湖南與長三角和珠三角緊密銜接配套,形成分工協作關系。

    從全國利用外資的情況分析,可以得出兩點結論,一是外商投資的重點區域已經形成,集中度愈來愈高;二是毗鄰外商投資重點區域的省也可有所作為,如果在經濟發展戰略上準確定位,加大產業結構調整的力度,是可以找到外商投資的契合點的。

    廣西雖然毗鄰外商投資重點區域,但未能很好地找到外商投資的契合點。由于未能充分發揮毗鄰珠三角和東盟國家以及所擁有的西南出海大通道等區位優勢,雖然招商引資工作力度很大,但利用外資仍不理想。廣西經濟實力不強,市場容量小,輻射能力弱,產業結構以及技術水平與西南地區的互補性不夠強,甚至還存在一定程度的競爭,使西南出海大通道作用的發揮受到限制,因而不能適應外商投資向市場輻射力強、工業產業相對成熟、金融與教育服務配套好的地區聚集的要求,難以形成外商投資的重點區域。雖然緊鄰外商投資的重點區域―珠三角,但“東靠”的主動性不夠,“借強取勢”不足,甘當配角的心愿不強烈,特別是在交通運輸、能源等基礎設施以及投資環境等方面與珠三角接軌不夠,沒有形成更緊密的經貿合作關系。

    (二)引進的外資大項目少,產業配套能力弱,與工業特別是支柱工業結合不夠緊密,未能形成核心產業群

    引進的大項目少,產業集聚效應低。沿海地區之所以每年都有那么大的引資規模,主要是大項目的支撐,特別是世界500強企業,一個項目投資便是幾億甚至是幾十億美元,從而帶動了相關行業的投資,迅速形成圍繞大項目生產和服務的上下游產業鏈條,形成以主要產品為核心的產業群。反觀廣西利用外資的歷程,“八五”時期引進的外資主要投向房地產,“九五”時期主要投資來賓火電廠等,這些項目的產業鏈條短,要求配套的能力低。后來引進的外資項目規模偏小,且多屬勞動密集型產業,產業低端化,產業鏈條短且深度低,配套能力弱,項目單一,基本屬于零打碎敲類型,難以形成產業集聚效應,更談不上形成核心產業群。

    外商投資工業的比重低,與支柱工業的結合不夠緊密。

    1995、2000和2003年,廣西外商直接投資工業的比重分別為49.7%、43.3%、53.4%,比廣東分別低28.4、36.7、15.6個百分點。廣東引進的外資主要是投向工業領域,1979―2000年外商直接投資工業的比重高達82.7%,從而為建成全國最大的加工業基地奠定了基礎。江西引進的外資也主要投向工業領域,2003年投資工業的比重達66.2%,比廣西高12.8個百分點,特別是支柱工業利用外資較多,如汽車、航空機械、電子、以中成藥為標志的生物制品、食品及食品加工、建材化工等六大支柱工業利用外資勢頭強勁,吸引了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企業投資,其中世界500強企業在江西落戶的就有18家。廣西不僅工業領域引進的外資少,而且支柱工業如制糖、有色金屬、機械、造紙、食品與制藥等支柱工業利用的外資比重更低,重點領域開放度不夠,不僅未能形成核心產業群,而且產業之間的經濟聯系也不夠緊密。

    國有企業改革滯后,適合跨國并購的有效載體少。廣西引進外資的主要方式基本上是“綠地投資”,跨國并購引資少,主要原因是以建立規范的現代公司制度的改革滯后。廣西國有經濟比重偏高,多數國有及規模以上企業尚未建立規范的現代公司制度,造成確立國有企業的并購價格困難,難以建立外來投資進行企業并購的進入和退出機制,從而制約了外商特別是跨國公司的并購。

    (三)外商投資重點區域不明確,區域集中度不夠,未能形成核心城市群

    城市群是外商投資的主要載體。近年來,長三角、珠三角和環渤海灣三大外資投資重點區域,均形成了以中心城市為核心的城市經濟群,城市群已經成為三大區域的主要經濟增長點。各城市之間在交通運輸、能源等硬件設施,以及透明的外資政策和執法環境等方面實現了“無障礙”進入,使外資企業不僅可以實現生產地和原料地的分離,而且可以實現生產地、研發地和決策中心的進一步分離,如很多世界500強企業的總部落戶上海,而生產基地則分布到蘇州、無錫等城市,還進一步擴散到江西等內陸城市。

    廣西引進外資區域分散,城市集聚效應低。“八五”時期,廣西引進外資的重點在北海等沿海城市,“九五”時期在來賓,這些城市因為工業基礎太薄弱,產業配套能力低,持續引資的后勁不足,先后歸于沉寂。而南寧、柳州、桂林、梧州等經濟實力較強、有一定工業基礎和輻射能力的城市,引進的外資較少,1995和2000年,上述四個市引進的外資合計為2.52和2.65億美元,占全區的比重為37.7%和50.6%,特別是工業重鎮柳州市引進的外資更少,1995和2000年占全區的比重僅為5.1%和1.9%。近幾年,外商投資向我區中心城市集中的趨勢有所加快,一些國外大公司的較大型投資項目也主要分布在南寧、桂林、梧州和玉林等城市,柳州市引進外資的速度也明顯加快,但外商投資布局仍然分散,區域聚集效應低,未能形成核心城市群。

    經濟開發區的載體功能未能充分發揮。目前,廣西規模以上的開發區(即達到自治區級以上水平,經過較好的五通一平建設的區域)總規劃面積約120平方公里,已開發的面積不足50平方公里,與東部地區的開發區相比有很大差距,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外資大項目和高新技術項目的引進。

    (四)投資硬環境成本不低,軟環境不規范,外資入桂門檻高

    廣西投資區位值居鄰省中下游水平。據廣西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廣西東靠西聯研究》課題組對廣東、福建、湖南、海南、廣西、云南、貴州等7個省區的投資綜合比較成本測算,廣西的投資區位值處于中下游水平,僅略高于云南和貴州省。在廣西投資所需的土地、水電和運輸等要素價格偏高,勞動力價格雖然低廉,但素質相對不高,市場體系不完善,政府服務水平較低,執法透明度不高,均對利用外資構成不利影響。

    土地使用費偏高。據有關調查資料,當前廣西大部分地區工業用地使用費偏高,如南寧、柳州、桂林市四通一平后平均每畝土地價格為6-15、15-18、15萬元,海南省洋浦區、廣東江門、佛山市分別為7-8、3-5、5-8萬元,并按現行價優惠15-20%。廣西土地使用費偏高主要原因是地方財政干預能力不足和附加費較多。按土地政策,新征建設用地應按土地基準價的比例交納有償使用費,其中30%上交中央財政,70%留給地方。東部地區一般都將地方提留部分直接返回供地單位,抵作土地優惠價出讓給外商,而廣西一般不將地方留成部分返回供地單位,主要用作充實地方財政。此外,在國家規定的一級市場土地價格費用上,廣西還增加有如土地規劃費、征地勞務費等多項附加費,而且起價比較高,到了市縣還會層層加碼。

    電價水平在西部地區缺乏優勢。全國30個省市區現行平均銷售電價為0.416元(每千瓦時,下同),廣西為0.338元,低于全國水平0.078元,在各省市區中排21位;西部12個省市區平均銷售電價0.31元,廣西高出0.028元,列第5位。第二產業中的工業電價,全國平均為0.393元,西部為0.332元,廣西為0.416元;第三產業中的商業電價,全國平均為0.782元,西部為0.739元,廣西為0.904元。廣西的工業和第三產業用電價格均明顯高于全國和西部省份。

    沿海鐵路運價較高。廣西沿海鐵路是地方鐵路,運價執行政府指導價,平均運價為0.0946元/噸公里,比國鐵運價高出0.0201元/噸公里,基本抵消了西南省市貨物經南昆線、黔桂線到廣西沿海港口出海比到湛江出海運距短的優勢。受2003年貴州投入運營的水(城)柏(果)、內(江)六(盤水)兩條高運價合資鐵路的影響,防城港經黔桂鐵路發往西南的金屬礦石、化肥、煤炭、硫磺等大宗貨物運價比湛江港高1-3元/噸,集裝箱往貴陽方向比湛江港高約50元/標箱。

    投資軟環境尚需進一步規范。近幾年,廣西在完善投資軟環境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但仍存在不少問題。據有關調查資料顯示,當前存在的突出問題:一是政策落實不到位,有些部門出于本部門的利益,在政策落實上打折扣,政策缺乏連續性,執行的靈活性不夠;二是一些辦事部門效率低下,服務意識不強;三是行政透明度不高,特別是收費的透明度低,亂收費現象還比較嚴重;四是執法不規范,存在以言代法、以權代法、不能秉公執法的現象。此外,市場體系不完善,尤其是金融市場、信息市場不完善,中介組織發育不良,企業融資渠道少,企業凡事都需要政府出面干涉、包辦,很不適應外資企業的發展要求。

    (五)良好的區位優勢未能充分發揮,優惠的政策未能有效落實,多次失去擴大利用外資的機遇

    回顧廣西對外開放的歷程,令人感慨。歷史并沒有虧待廣西,曾經給了廣西多次機遇,但因種種原因,廣西未能充分發揮獨特的區位優勢,未能有效地貫徹落實好各項優惠政策,多次讓機遇從手中逝去。從1984年北海被確立為我國首批對外開放的14個沿海城市起,廣西是中央確定最早對外開放的地區之一,與東部沿海省市處在同一起跑線上;1992年憑祥、東興等7個縣(市)被確立為邊境開放縣(市);1999年廣西被確立為西部開發的省區。廣西既享有沿海沿邊開放、西部大開發以及高新技術開發區的政策優惠,還享有大多數省份沒有的民族區域自治以及華僑投資區等優惠政策。20多年過去了,眾多利好政策仍然沒能吸引大量的外商投資。

    北海的歷程是廣西利用外資的縮影。北海,曾經被寄予厚望,甚至被譽為廣西的“深圳”。90年代初,作為廣西對外開放的窗口,北海搶占了先機,是14個沿海開放城市起步最早的城市之一,外商投資大幅增加,1992―1995年北海每年利用外資分別達0.87、5.14、3.01和2.2億美元,占全區的比重為48.2%、58.9%、37%和32.8%,但由于主要投資在房地產項目,隨后國家實行宏觀調控,房地產泡沫破碎,外資紛紛撤離北海。2003年北海利用外資下降為0.3億美元,僅占全區的6.5%,由利用外資的大戶淪為利用外資的弱市,與北海作為廣西招商引資的窗口地位極不相稱。

    (六)招商引資方式欠靈活,效果不佳

    近年來,我區各地紛紛加大招商引資的工作力度,優化投資環境,取得了較大成績,但總體而言,招商引資的規模不大,特別是引進外資效果不理想。究其原因,表現在觀念上,計劃經濟“供給思維”的色彩比較濃厚,比較滿足于簽約的數量,真正落實到開工的項目少;在招商項目的編制上,缺乏對國際資本流向的研究,對外商的需求和心態分析不夠,只是根據自身的需要推出項目,因而難以找到外商賺錢我方發展的結合點;在招商方式上,熱衷于“大呼隆”,“以我為主”的促銷方式;在項目洽談上,更多地介紹“我方”的比較優勢,而鮮少研究外方的需要和外商的心理,結果是事倍功半,成功率不高。由于滿足于簽約的項目數量,從而對項目的跟蹤不緊,使很多項目僅僅停留在口頭上或是紙面上,造成洽談的項目數與實際開工的項目數反差較大,1990-2003外資實際履約率僅為53.1%。此外,未能充分有效地利用港澳資金,造成外資的重要來源地―港澳資金特別是香港資金在廣西的投資大幅減少。

    三、解決利用外資持續低水平徘徊的思路與對策

    當前,廣西經濟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正處于近10年來最好時期,工業化進程加速,急需借助外界特別是外資的力量來發展,進而實現歷史性的跨越。自治區黨委、政府高瞻遠矚,作出了把擴大開放、大力招商引資擺在突出位置的戰略決策。據權威預測,今后5-10年,我國引進外資總量仍將保持年均5-10%的增長速度。因此,應當緊緊抓住機遇,創新思維,創新機制,創優環境,積極主動融入泛珠三角經濟圈,以引進大項目為重點,以開發區為載體,以國企改革與引進外資為結合點,努力提高現有產業水平,增強產業和區域集聚效應,盡快扭轉利用外資持續徘徊的被動局面。概括起來,就是要創造條件,夯實基礎,降低門檻,創新方式,構建兩個核心群。

    (一)建立“借粵興桂”的發展思路,主動融入泛珠三角經濟圈,為引進外資創造條件

    積極主動融入泛珠三角經濟圈。當前,區域經濟一體化勢不可擋,任何國家或地區都不能置之度外,否則就會被邊緣化。廣西應積極主動融入到區域經濟發展中去,把握機遇,力爭主動,在區域經濟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當前,廣西正面臨建設兩大區域經濟的歷史性機遇,一個是國際區域經濟,即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一個是國內區域經濟,即泛珠三角經濟圈。在兩大區域經濟中,廣西都處在一個獨特的位置,特別是具有戰略意義的中國-東盟博覽會永久落戶南寧,更使廣西擁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首屆博覽會成功舉辦,使廣西在發展區域經濟中搶得了先機。但必須看到,廣西由于經濟實力弱、市場容量有限、產業發育水平較低,雖然擁有地理優勢,但現在以至將來一段時期,廣西還難以成為經濟增長的一極,也很難起到龍頭的帶動作用,加上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設是一個復雜的、漫長的過程,因此,廣西必須正確處理好兩個區域經濟之間的關系。在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廣西主要還是應當集中精力參與到泛珠三角經濟圈的建設上來,向江西、湖南等省學習,實行“東靠”戰略,積極融入泛珠三角經濟圈,努力建成港澳和珠三角地區的原材料、能源供應基地和零部件生產、裝配基地、出口商品加工基地、農產品(資訊 行情 論壇)基地和旅游、觀光后花園,主動參與泛珠三角區域的經濟交換、合作與競爭;同時,充分利用臨近東盟各國的區位優勢,打好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特別是博覽會這張牌,利用東盟吸引港澳和東部沿海的資金、技術、管理和人才,吸引東部的產業轉移;利用泛珠三角經濟圈吸引東盟各國的投資和資源;努力向西南地區擴散和延伸,從而形成匯集放大效應。

    加快與珠三角等地的產業和市場對接。首先,盡快建設好廣西通往廣東的高速公路網和鐵路網,提高航運的效能,建成通達兩省區的發達的立體式的交通網絡是當務之急;其次,積極搞好兩省的產業和市場對接,積極尋求與珠三角優勢互補的產業合作項目、配套項目,并從市場準入和市場規則入手,消除省際間的各種有形和無形壁壘,建立起統一、高效和競爭有序的市場;第三,采取優惠政策,積極鼓勵鄰近廣東的桂東南地區,建立與珠三角更加緊密的經貿關系,增強這些地區在爭取珠三角的產業轉移中的競爭能力,充分發揮桂東經濟區、西江流域在“借粵興桂”戰略中的重要作用。

    (二)著力引進國內資金,提高現有產業水平,為吸引外資夯實基礎

    國內資金日益雄厚并積極開拓投資空間。改革開放以來,東部地區積累了相當雄厚的資金,并且主要是民營資本。由于受政策的限制,民營資本存在投資禁區,在東部甚至還受到外國資本的擠壓。大量的東部資金在尋找出路,在投資地的選擇上不如外資苛刻,要求相對較低,更趨向于投資欠發達地區和未充分開發的領域。因此,相對落后但具有較好的區位和資源優勢的地區,更易得到東部地區資金的青睞。

    江西的發展提供了重要啟示。江西在大幅度引進外資之前,首先是東部資金最先眷顧,珠三角和長三角的一些國內資金率先進入江西,與既有產業結合,使其產業水平迅速發展起來,形成一定規模和基礎,并逐步吸引外商的目光,使江西成為國內外資金投資的熱土。2003年,江西省利用外資16.64億美元,外資依存度(占GDP比重)4.9%,利用國內省外資金700億元,內資依存度達到24.7%,引進內資是外資的4.1倍。因此,對于欠發達地區而言,在大規模引進外資之前,首先應當充分利用好國內資金,充分發展現有產業,提高產業水平,為大規模引進外資打好基礎。

    廣西要采取“兩手抓”的策略,既要抓好國外資金的引進,更要抓好國內資金的引進。目前,我區各地各部門紛紛以珠三角和長三角為重點,著力引進東部地區的資金,特別是民營資本,使國內資金進入廣西的勢頭強勁,這就為今后大規模引進外資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當前,要集中力量抓好2004年初廣東、廣西黨政代表團互訪所達成的兩廣緊密合作協議的落實,積極引進廣東的資金,全力抓好在南寧的“廣東工業園”、“廣東商業街”等建設項目,推進兩廣的合作,提升合作水平;積極爭取長三角等地的資金,主動承接東部大企業的零部件來料加工、原料及成品倉儲等配套加工產業的轉移。在引進國內資金時,要著眼長遠,通盤考慮,做好統籌規劃,引導內資向廣西的工業特別是支柱工業聚集,向中心城市聚集,以提高現有產業水平和城鎮化水平,為產業結構調整服務,避免過度分散投資。

    (三)努力改善投資環境,提升投資區位,降低外資入桂“門檻”

    虛心向東部地區學習,實行“放水養魚”政策,讓利投資者。采取措施,切實解決好土地、電力和運輸等投資要素價格偏高的問題,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加強和完善對電力、運輸、水、燃料等公用事業和土地有償使用的管理,推行公用產品價格聽證制度,建立成本約束機制,加大涉及外商投資企業收費的監督、檢查力度,防止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切實降低外商投資在廣西的生產成本,降低外資入桂“門檻”,增強廣西吸引外商投資的競爭能力。通過軟硬兼施,多管齊下,把八桂大地建設成為地價低、原材料價格低、勞動力價格低和投資回報率高、對外商充滿吸引力的“三低一高”地區。

    增加土地、電力和運輸等投資要素的供給能力。在不違背國家法規政策的基礎上,通過科學制訂用地規劃、內部挖潛、完善用地機制、用活國有企業土地存量、爭取國家支持等辦法,擴大土地特別是城鎮工業用地的供給能力;充分利用廣西水能等資源豐富的優勢,積極發展水電和火電,科學調度分配使用電力,加快電網改造,增加電力供應,降低電力生產成本;繼續推進沿海基礎設施大會戰,抓好南北欽防公路網、鐵路網的建設,努力建成統一、高效、便捷的出海通道,以降低廣西沿海運輸的成本。

    調動全社會的力量,共同抓好投資軟環境的建設。把軟環境建設當作吸引外資的一項生命線工程來抓。在改善投資軟環境上,不僅要創造優良的投資環境、優惠的投資政策和優質的投資服務,更要按國際慣例調整和完善各種政策,提高透明度,提供完善的、高效率的配套服務。當前,一是要抓好政策的兌現,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加快社會信用制度建設,提高政府信用水平,打造誠信廣西;二是提高政府辦事效率,簡化投資審批程序,改善通關條件,提高通關速率,從嚴治政,下大力氣、下重藥徹底治理個別機關和單位“臉難看、事難辦、門難進”的衙門作風,堅決查處“吃拿卡要”、故意刁難等現象;三是推進以規范市場為核心的立法和執法,建立健全公平透明、規范有序和誠實守信的市場環境,堅決制止封閉、壟斷、欺詐等不正當行為。

    (四)突出抓好大項目的引進,延伸產業鏈,增強產業集聚效應,加快核心產業群的建設

    大項目引進是衡量一個地區利用外資水平的重要標志。大項目投資后,不僅能夠迅速形成當地的支柱產業,增強產業集聚效應,而且能夠形成持續的外資引進能力,使引進外資持續增長成為可能。

    集中力量,突出抓好大項目的引進。要盯住大項目,盯住跨國公司和世界500強企業,要有引進大項目的雄心壯志,拿出引進大項目的具體措施,把引進大項目作為引進外資工作的重中之重抓緊抓好。

    充分利用優勢產業和優勢企業,吸引國外大公司。國外大公司在欠發達地區投資,首選因素是要充分利用當地的廉價資源以及有一定基礎的優勢產業和優勢企業。廣西的一些優勢產業如制糖、有色金屬、林漿紙一體化項目、制藥、食品、電力、汽車制造、機械等對國外大公司還是有比較大的吸引力,只要這些產業和企業努力創造條件,把握機遇,是能夠吸引國外大公司投資的。如正在洽談中的跨國公司投資沿海地區的兩個大型林漿紙一體化項目、跨國公司投資平果鋁業項目等,就是例證。當前,尤其要把廣西的有色金屬、林漿紙、汽車、機械、農業綜合開發以及農產品加工等行業做為引進外資的重點來抓。

    調整政策,創新機制,加強引導。引導跨國公司向能源、交通運輸、郵電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高新技術、生態環境保護以及服務業等行業和領域投資,把引進外資與加快產業結構的調整、提升經濟增長的質量結合起來。

    加快國有企業改造,尋找國企改革與引進外資的有效結合。近年來,外資并購方式在我國利用外資中的比重迅速上升,特別是跨國公司通常是采用并購方式。因此,要注重這種方式的變化,改變過去引進外資就是建新廠、蓋新房的觀念,樹立“靚女先嫁”的思想,把現階段前景比較好的優勢企業,通過改制引進外資,進行參股、控股或者兼并、收購等,與跨國公司強強聯手,做大做強。鼓勵外資參與國企改造,還可充分利用現有國企的閑置土地,盤活土地存量,緩解土地供應緊張的矛盾。

    (五)突出載體功能,引導外資向開發區、向中心城市等重點區域集聚,加快核心城市群的建設

    引導外資向開發區集聚。沿海省市吸引外資的一條重要經驗就是注意引導,強調聚集,引導外資向各類開發區聚集,引導外資向中心城市等重點區域聚集,從而形成核心產業群和核心城市群,形成較強的區域經濟競爭力。近年來,廣西的經濟開發區建設取得了一定成績,初步形成了一定規模,特別是南寧、柳州、桂林等中心城市的開發區大都具備了較完善的基礎設施,建立了高效運作的管理體制和機制,培養了一批熟悉國際慣例的涉外經濟人才和適應外商投資需求的職工隊伍。在當前國家實施宏觀調控,對開發區實行從嚴從緊的政策下,用好用活這筆寶貴財富至關重要。要集中力量建設好南寧、桂林、柳州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欽州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和邕寧沿海經濟走廊,要以這些開發區為重點來吸引外商投資,引導外資入園建廠,加快發展園區經濟。

    加強重點區域的引進外資功能,培育核心城市群。一方面要著力抓好南寧、柳州、桂林等大中城市的建設,要把南寧、柳州、桂林作為對外開放的窗口來抓,突出這些大中城市的招商引資功能,增強輻射帶動能力。另一方面要抓好三個重點區域的招商引資,一是以南北欽防為軸心的招商引資群,特別是北海市要重振雄風,利用區位優勢,扮演吸引外商投資的重要角色;二是以梧州、玉林等城市為中心的毗鄰珠三角的桂東引資群;三是依托水電、有色金屬等資源優勢,結合資源開發引進外資的桂西引資群。要用好用實各項政策,樹立全區“一盤棋”的思想,加強各城市之間的組織和協調,搞好區域內的整合,避免各自為政,過度競爭,以提高區域利用外資的整體效益。

    (六)轉變觀念,創新方式,提高招商引資效果

    明確各級政府與企業的招商引資功能。在招商引資的初級階段,應強化各級政府的主導地位,加強領導,建立健全招商引資目標管理責任制,完善激勵機制,提高全民和全社會的招商引資意識,樹立良好的、誠信的政府形象。實踐證明,有一個開明的政府,有一個有魅力的黨政領導班子,外商就會樂意來投資,反之,就可能拂手而去。要充分發揮企業在招商引資中的主體作用,企業是招商引資的出發點,也是落腳點,只有企業真正動起來,招商引資才有效果。

    創新招商引資方式。改變“大呼隆”、“以我為主”的促銷方式,建立科學的招商引資工作機制。以項目為中心,變一攬子招商為專題招商;以專業化為主體,變全民招商為小分隊招商;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手段,變單一方式招商為多種形式招商,建立和完善高質量的項目庫和招商網絡,廣泛開展代理招商、以商招商、網上招商等靈活多樣的招商方式。要充分利用好中國-東盟博覽會這一平臺,吸引全國、東盟各國以及全世界的目光,吸引跨國公司來廣西投資發展。

    健全招商引資隊伍。建立精干高效的招商引資隊伍,隨時跟蹤和研究國際資本的流動及投向,為各級各部門招商引資牽線搭橋,編制招商項目,組織招商活動,進行專業談判,提供專業服務,保證招商引資的質量和效果。

    加強簽約項目的跟蹤與落實。派出專業人員和力量,加強項目的跟蹤落實工作。認真學習蘇州市的經驗,不僅從簽約到開工投產都進行全程跟蹤,甚至還跟蹤到與該項目有業務聯系的上、下游配套企業,通過工作,把這些企業都爭取到廣西來落戶。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廣西新聞




評論】【談股論金】【推薦】【 】【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熱 點 專 題
第77屆奧斯卡盛典
蘇丹紅一號食品風波
3.15 消費者權益日
英語四六級考試改革
騎士號帆船歐亞航海
CBA全明星賽陣容公布
購房還貸計算器匯總
解讀商品房銷售合同
林白:婦女閑聊錄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