劣幣驅逐良幣企業“外包”上市堪憂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3月11日 13:46 證券時報 | |||||||||
近來,由于股票市場的走低,我國在香港、新加坡、紐約等證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總市值開始超過深圳和上海兩個市場的流通市值。資本市場“外包”現象引起了業界的注意,更引起了市場的擔憂。其實,資本市場“外包”現象的背后是企業的境外上市,企業境外上市是全球范圍內的普遍現象。 據國際證券交易所聯合會(FIBV)最新統計,2004年底我國大
值得憂慮的是企業境外上市的動因。企業為什么愿意到境外上市呢?傳統觀點認為,打破全球投資市場隔離是企業境外上市的主要動因。在國內證券市場不發達情況下,本國上市公司通過到境外上市,讓非居民投資者參與投資,在擴大投資者基礎前提下以更低成本獲得資本,并通過進入發達市場提高股票交易的流動性。 但更多的研究發現,市場隔離理論并不能完全解釋企業境外上市現象。首先,如果企業境外上市真是為了獲得低融資成本,那么為什么只有部分企業愿意追求這種好處,而許多企業還是選擇在國內上市呢?其次,90年代末以來,全球市場一體化程度越來越高,投資者直接參與各國市場越來越容易,市場隔離狀況得到極大改善,從這個角度講,愿意境外上市的企業數量應逐步減少,但實際情況與此正好相反。該理論也不能完全解釋我國企業的海外上市動因。從直接成本上講,我國投行機構的議價能力遠不如國外大投行,在募集相同資金情況下,企業境外上市支付給境外機構的費用肯定高于境內上市費用;從融資金額來看,由于國內市場發行市盈率較高,在發行同等股份的情況下國內募集資金額應高于境外發行。境內發行上市的直接經濟利益是顯而易見的。 還有什么原因驅使企業境外上市呢?在金融經濟學家的分析基礎上,包括法學家、財務專家、產業經濟學家等在內的學者通過理論總結和實證分析,近期提出了新的解釋,認為以下原因也可促使企業到境外上市:一是追求更好的公司治理評價。公司治理已成為影響企業估值的重要因素,企業通過境外上市,將自己“捆綁”在一個法制更健全、公司治理要求更嚴格的市場,使自己與境內上市公司區別開來,以獲得投資者更高的評價和估值。二是避開國內市場的隱形成本。企業發行上市的成本包括直接支付的經濟成本和間接的隱形成本,在一個不發達的證券市場中,大量隱形成本存在,使企業的實際成本高于名義成本,這也促使企業到境外上市。三是市場競爭的驅動。全球主要證券交易所如倫敦、香港、新加坡證券交易所等都實行了公司化改制,公司的逐利性使交易所在全球范圍內競爭上市資源,企業通過比較更愿意選擇到條件合適的市場上市。 縱觀我國的企業發行上市環境,上述理論結論無疑值得我們深思。2005年以來國內多名上市公司高管被查或被拘,上市公司治理和投資者保護機制急需完善;企業發行上市周期較長,發行上市進程與前景預期不明朗。如果真如研究結論所說,目前我國大陸企業愿意到香港和其他境外市場上市,是因為“劣幣驅逐了良幣”,是因為隱形成本高企,那么這才是資本市場“外包”現象的可憂之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