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監管合作亟待破題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3月11日 13:45 證券時報 | |||||||||
金融混業進程加快和金融創新產品的不斷推出,使金融監管合作這一古老的話題又一次成為今年兩會上的焦點之一。 來自金融領域的代表委員普遍反映:在現行“一行三會”的金融監管模式下,各監管部門之間缺乏一個協調機制來統籌解決跨行業、跨部門之間的監管問題,在金融風險的處置上因界定不嚴而存在真空。另一方面,交叉監管也帶來了低效運作,
監管協調關乎金融安全 一位來自銀行業的委員指出,金融監管部門之間的協調是目前業內最為關注的事情之一,關乎整個金融體系的安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巴曙松表示:德隆的失敗所帶來的巨大負面影響,就是一個現有的金融控股司監管體系失敗的有力證明。 同時,人們注意到,隨著銀行直接設立基金公司、保險資金直接入市和各種人民幣理財產品的誕生,我國已有的“混業”形態在金融控股公司之外,又有了新的內容。目前看來,監管層對這種新的“混業”模式持默許態度。那么,在跨業經營步伐加快和跨市場金融產品迅速發展的同時,現有的金融監管模式是否也面臨調整? “目前正在進行的銀行設立基金公司,也是一個典型的跨市場創新。金融分業經營、分業監控,便于專業管理,但也容易造成監管真空或過度監管。”正在參加兩會的中國工商銀行副行長田瑞璋委員如此說。 協調監管需要新模式? 我國目前施行的銀、證、保三方的“監管聯席會議機制”,在協同監管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它更多表現為部門之間利益的均衡和協調,日常的信息溝通和監管協作仍比較有限。 “分業體制在我國還會維持一段時期,但長遠看,未來各監管方必然要統一起來,探索新的協調監管辦法”,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名譽所長、中國金融學會副會長趙海寬說。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陳耀先在提到美國金融業的監管體系時也表示,在分業經營、分業監控的模式下,關鍵是要加強部門之間的協調。 據悉,2005年春節前,以夏斌為首的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向央行和發改委遞交了一份報告,建議成立一個“金融決策咨詢小組”,來與“一行三會”同步議事。據悉,由銀、證、保監管方和央行、財政部五部門參加的更大范圍的聯席會議正在醞釀。國務院甚至還在研究成立一個“金融穩定協調委員會”。 “我認為應建立一個金融監管協調委員會。監管機構之間的合作應從許多隨機性、個案性的安排,轉化為制度化、常規化、有實際決策內容的安排。”原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現任中國銀行卡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廷煥委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據悉,目前金融監管協調的模式在全球十分流行。從去年開始,一種更為靈活的、介于嚴格分立和完全整合之間的監管框架模式正在全球范圍內逐漸形成。這種模式和純粹的分業監管和混業監管不同,它側重于對過于分散的監管權利進行適當集中并加強各監管機構之間的協調。目前,意、法、日等國已經成立了這種監管協調機構。 對中國如何建立這種新的監管協調模式,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范建軍告訴記者:“央行的金融穩定局的地位本來就很重要,因為金融部門出了問題需要它來負責,這就促使其他金融部門必須和它合作。”范建軍相信,各監管部門之間如果經過磨合,就可以形成正常的協作機制。 范建軍分析,目前這種監管協調的趨勢,符合巴塞爾協議提倡的發展方向。新巴塞爾協議提倡功能性監管,就是根據金融企業具體功能劃歸不同部門監管。比如,我國中信集團作為一個金融控股集團,下面有不同的子公司從事不同的金融業務,而要根據子公司的功能區分來進行監管區分。監管部門之間可以通過人民銀行來進行協調。 部門協調知易行難 但是,兩會代表、委員們同時表示,“部門協調知易行難”。就拿金融風險的處置來說,以前是由央行來統一負責,但現在就缺乏明顯的界定。 北京師范大學金融系主任賀力平則認為,混業步伐加快對金融機構的內部監管以及自上而下的監管帶來了挑戰。在中國,政府機關之間以及監管機構之間的合作不是一個容易解決的問題。所以這種協調最好從上而下來做。 賀力平同時認為,當金融機構有更大的經營自主權的時候,它內部要有一個自我監管的動力,而不能只依賴外部的監管壓力,否則他們會采取一些躲避的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