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 軍 楊 立/文
河北省內邱縣是一個僅有25萬人口,總面積778平方公里,山區、丘陵、平原各占三分之一的小縣。這兩年卻贏得了邢臺市“河北廊坊”的美譽。新一屆領導班子上任3年來,財政收入由2002年的7000萬元到2003年的1.1億元再到2004年的2.1億元,一舉進入邢臺市第一經濟平臺,連續幾年都被評為實績突出縣和先進縣,并榮獲“全國科技工作先進縣”、“
全國兩基先進縣”和省級衛生城、文明縣城等多項稱號,真正實現了3年三大跨越。內邱之所以有今天的“和諧”,主要得益于新一屆縣委、縣政府為落實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總體要求,突出抓好了三個方面的建設,努力構建和諧社會。
首先,抓的是經濟基礎建設。經濟建設是中心任務,構建和諧社會需要堅實的物質基礎。3年來堅持以人為本,高度重視縣域經濟發展,明確工業立縣目標,牢牢把握產業發展方向,重視產業布局,形成了建材、冶金、化工、煤炭、農副產品加工五大支柱產業,努力推動建滔化工集團、鑫磊建材集團、龍海鋼鐵公司、恒祥制藥公司等一批立縣重大項目的落實,增強了發展后勁,推進了經濟更快更好的良性發展,為構建和諧內邱提供了堅實的經濟基礎。
其次,抓的是基礎設施建設。社會的公平、公正是社會和諧的重要前提,內邱縣建立健全了社會保障機制,把造福于民作為最大追求,一心一意為群眾謀利益、辦實事。2004年,按照省、市委要求,大力實施“民心工程”。目前,十項“民心工程”進展順利,特別是在文明生態村創建活動中,按照不同地域特點,制定不同的創建標準,35個示范村已基本建成。內邱縣本著“以新區開發帶動舊城改造”的思路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步伐,不斷加快城市化進程。“村村通”工程已完成110個村。165公里的路面建設,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歡迎和好評,為構建和諧內邱提供了有利的群眾基礎。
同時,抓旅游開發建設。以內邱旅游發展為出發點,努力建設文化大縣。幾年來,他們堅持從內邱旅游發展的實際出發,狠抓山區自然旅游資源開發,帶動平原新興旅游發展,以已構筑的一廟扁鵲廟、一窯邢窯遺址、一山寒山、一嶺鶴度嶺、一溝寨門溝、一峪杏峪、一村富嶺度假村、一莊園長壽百果莊園的旅游精品項目為框架,以隆昔路為軸線形成內邱旅游走廊,通過展示太行壯麗風光,再現扁鵲、邢窯歷史文化古韻,培育生態農業特色產品,打造全國旅游強縣和文化大縣,為構建和諧內邱的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奠定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