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鏡行業暴利之辨 價格高企為何難以破解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3月10日 07:46 外灘畫報 | |||||||||
“商會很生氣,后果很嚴重!”這是廣州一家以“平價”為號召,新開張的眼鏡店——廣州眼鏡直通車開張一個多月來的真實寫照。相比之下,去年在上海連開兩家分店的“百元眼鏡”店所遭遇的同行壓力,似乎已不值一提。 單兵對敵的一場混戰
在廣州傳統商業旺街北京路的十字路口東北角,不到30米的距離,沿街開有5家眼鏡店。在其中的“明廊”(廣州連鎖店數量最多的眼鏡零售公司)眼鏡店,一位女營業員微笑著告訴記者她的一點郁悶:“現在來問價的多了,還有人專門跑來說:你們就是暴利!” “肇事者”就是“眼鏡直通車”,它插在其他4家眼鏡店的中間位置,絕對是個異類。其他4家都是臨街的十幾、二十平方米的小旺鋪,眼鏡架價格大都在四五百元。“眼鏡直通車”則將自己的大幅招牌懸掛于樓下,要爬一個陡且狹長的樓梯上去,二至四層卻是寬敞的眼鏡店,一排排貨架取代了柜臺,裝修比起大部分廣州眼鏡連鎖店有過之而無不及,眼鏡架價格則以幾十到一二百元為主。高檔品牌通常賣2000元上下的鏡架,在這里最高也不過千元上下。 讓同行忍無可忍的是“眼鏡直通車”的宣傳手法:它號稱是“同行首創”的“眼鏡超市”,今年1月25日開張前后,連續在廣州各大媒體上發布廣告,以逐一羅列對比的方式告訴大家,它的價格只是“市場價”的1/2到1/5。 “眼鏡直通車”開張即火。第二天,它的眼鏡供貨商即受到廣州眼鏡連鎖集團大佬的退貨威脅。2月1日,廣州眼鏡商會向會員發出公開信,指責“眼鏡直通車”“大搞價格戰”,呼吁廣大會員共同“抵制與直通車經營所有雷同的眼鏡品牌”。隨即,“眼鏡直通車”招致廣州、上海等地眼鏡供貨商的撤貨和斷貨。該店通過媒體驚呼:“局勢如無改觀,經營最多只可支撐半個月。”2月25日,該店開始反擊,向廣州市越秀區法院起訴,要求廣州眼鏡商會賠禮道歉,同時索賠名譽損失費1元。 媒體隨即的關注,讓廣州眼鏡商會叫苦不迭。尷尬數日之后,3月2日,廣州眼鏡商會公開舉行大規模新聞發布會,辯稱自己的“抵制”號召絕非“封殺”,歷數“眼鏡直通車”宣傳手法上的問題,表示將向工商部門舉報,并將以不正當競爭為由,反訴“眼鏡直通車”。 眼鏡業的“暴利”之辨 在廣州眼鏡商會看來,“眼鏡直通車”顯然是誤導了媒體和公眾:它將自己扮演成一個弱者,同時卻將一個公眾關注已久的惡謚——“眼鏡暴利”,再次涂抹到廣州諸多眼鏡店巨頭身上。 2004年初,有媒體將眼鏡行業列為2003年十大暴利行業之一。同年5月,《中國經濟時報》刊出調查報道:“8元鏡架賣到180元剝開國內眼鏡業暴利驚人真相。” 此舉成為“2004年業內最同仇敵愾的事”,中國眼鏡在線說,中國眼鏡協會、《中國眼鏡科技雜志》組織有關經濟學專家撰寫了多個“理性的分析文章”,“在最近出籠的2004年十大暴利行業中,已經沒有了眼鏡行業”。 作為眼鏡業內的資深人士,廣州眼鏡直通車的老板、48歲的司徒尚炎,其實也是反對“眼鏡暴利”一說的。他給外灘記者的說法是,他和同城做得最好的眼鏡巨頭們的純利潤都在20%到30%之間,這在眼鏡業已經是很高了。 但在一般人看來,“8元鏡架賣到180元”,又豈止是百分之二三十的純利? 業內人士對這個問題往往報以苦笑。他們認為,與彩電手機乃至汽車都不同,眼鏡店賣的不是成品,而是半成品,“8元鏡架”只是工廠的出廠價,而鏡架和鏡片賣到眼鏡店后,還需要驗光配鏡等一系列加工服務程序,眼鏡店需要為此配設專業的儀器,需要有持證的專業驗光配鏡師,而不僅僅是幾個銷售人員可以解決的。 眼鏡價格高企為何難以破解? 真實的問題或許是,何以眼鏡業在零售渠道的加價銷售,其加價幅度如此驚人,并且成為一個難以打破的潛規則? 司徒尚炎向外灘記者總結了這樣幾點原因: “首先是因為眼鏡是個半成品,必須通過中間的零售商加工后才能成為產品銷售出去。這樣,工廠里出來的眼鏡產品價格的降低,很難直接反映到消費領域。 “這個行業的信息透明度很低。鏡架鏡片都要通過眼鏡店加工后才能銷售出去,所以沒有哪個廠家有那么高的積極性去做廣告,不像電器和手機。 “另外很重要的障礙在于,舊的旺鋪旺店的銷售業態,造成‘三分眼鏡,七分費用’,自己的價格降不下來,還妨礙了新的業態的出現。每個地方實際上都存在一個價格聯盟形成的行業壟斷,新的進入者往往受到擠壓。”從業多年的司徒尚炎,至今還沒有進入廣州眼鏡商會。 身份類似的上海“百元眼鏡”店的老板王方宏也認為:“造成眼鏡行業‘暴利’的根源在于買賣雙方信息不對稱。銷售人員知道他賣的眼鏡是怎么回事,但消費者不了解相關知識,只是想越貴越好,更多情況下,是花錢買個放心。” 2004年4月,王方宏在浦東上南路開出第一家“百元眼鏡”店,所售眼鏡大部分都賣100元,生意果然叫好。不到兩個月,他在浦西楊浦區的平涼路開出了第二家分店。 但是,“我們來自同行的壓力實在太大!”王方宏說,兩家“百元眼鏡”店開張后,同樣遇到同行上門責問和供貨商的斷貨提價威脅。幸好,上海眼鏡商會沒有說要“抵制”。 降價與增長的創新之道? 滬穗兩地眼鏡平價店的創新之道都是從降低鋪租開始。而這正是“旺鋪旺租”連鎖店經營模式的軟肋。 上海的兩家“百元眼鏡”店,選址都在較為偏遠的地段,100平方米月租只有1萬元;而在淮海路這樣的鬧市區,100平方米的店面月租就要幾十萬。此外,一個連鎖店牌子的使用費,像“×星眼鏡”,一個月就要6000元左右。 廣州的“眼鏡直通車”則有所不同,它身居鬧市,差別主要是從樓下轉到樓上。按其老板司徒尚炎的說法,400多平方米的樓上店面,月租1萬多元。而樓下的東方眼鏡店,20平方米的店面,按其老板宋寧的說法,月租就有2萬元。 “眼鏡直通車”與“百元眼鏡“更大的差別還在于,它與那些大眼鏡連鎖店一樣身居鬧市,一樣有漂亮的裝修,它照樣可以賣高檔眼鏡,而價格卻可以比大的連鎖店便宜不少。它還打破了眼鏡連鎖店很少做廣告的慣例,開業月余,就實際投放了16萬元的廣告費。在一般消費者眼里,“眼鏡直通車”似乎正在成為一個新的眼鏡店巨頭。 剛在中山大學讀完MBA的司徒尚炎說:“我一直在想,眼鏡店不應該像賣珠寶那樣,而應該像賣面包賣大白菜一樣。眼鏡業舊的業態給消費者的選擇很少,跟中國作為世界眼鏡的工廠很不相稱,我現在做的眼鏡超市,就是打破舊的業態的惡性循環。” “賣眼鏡像賣白菜”一說,被廣州眼鏡商會和《中國眼鏡科技》雜志總編輯賀慶稱為眼鏡業的“大倒退”。但是,迄今他們還沒有指出,“眼鏡直通車”的眼鏡質量及其驗配鏡服務有何問題。 司徒尚炎引用一位據說是香港業內權威分析人士的話說:“如果每副眼鏡平均價格在50-150元人民幣的水平,將會引發眼鏡消費像手機市場那樣發生急劇的增長。” 復旦大學企業管理學院企業管理系主任蘇勇相信,眼鏡業的行業壟斷最終將分崩離析,最后讓步的肯定是名店大店。現在,上海的有些眼鏡店里出現了“百元眼鏡柜臺”,一些著名眼鏡店近日出現大量的折扣廣告,恐怕不是巧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