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3月9日電 就和諧社會的發展觀,最新一期《證券市場周刊》專訪了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經濟局局長李連仲。
李連仲認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從根本上說決定于經濟發展的總體進程。社會的發展首先決定于經濟的發展,經濟的發展必定推動整個社會的發展。在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發展中,要防止因為強調各方面的全面發展而忽視經濟發展在社會發展中的基礎地位。
只有經濟發展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才能有充分的物質保障。
破解經濟矛盾有“五板斧”
李連仲指出,針對經濟生活中出現的主要問題,要更新發展觀念,開拓發展思路,豐富發展內涵,用發展的辦法解決發展中的問題,用市場的手段解決市場中的矛盾。李連仲詳細詮釋了破解經濟矛盾的“五板斧”。
第一板斧:推動經濟結構、產業結構調整。
李連仲認為,首先要高度重視“三農”問題,加快農業發展,特別是加快推進中西部地區農業發展整體水平。同時,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改造提高傳統服務業,提高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最終推動經濟結構調整。
其次要走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新型發展道路,推動產業結構調整與升級,著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形成以高新技術產業為先導、基礎產業和制造業為支撐、服務業全面發展的產業格局。
再次要增強關鍵行業和領域的控制力。要通過資產重組,著力培育和發展一批競爭力強、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著名的大公司、大企業集團,不斷提高國際競爭力。
最后要支持企業大力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技術,健全技術研究開發體系,增強企業的研究開發能力。
第二板斧: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
李連仲指出,緩解經濟發展中能源、資源約束的矛盾,需要盡快扭轉高消耗、高污染、高投入、低產出、低效益的狀況,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要充分發揮科學技術第一生產力的作用,著眼于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真正把經濟建設轉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
同時,堅持研發與節約并存,把節約放在首位,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構建節約型的產業結構和消費結構,要大力發展節能環保型企業和節能省地型住宅,推廣和普及節能技術,實行嚴格的節能、節水、節材標準。
第三板斧:堅持公平與效率的統一。
李連仲認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要正確處理公平與效率的關系,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在經濟生活中把效率放在第一位,在社會生活領域把公平放在第一位。市場經濟的基本規則是價值規律,它要求平等競爭、等價交換。只有在競爭中優勝劣汰,社會資本才會朝著效率高的方向流動,從而實現資源最優的配置。
市場經濟不會自發帶來社會公平,首先要通過合理的分配制度,縮小收入差距,擴大社會保障,使人民群眾享受基本的經濟公平。其次,還必須從法律上、制度上、政策上努力營造公平的社會環境,保證全體社會成員都能比較平等地享有教育、工作就業、勞動創造和社會福利的權利,享有社會政治生活的權利和法律保護的權利。在實踐中要積極創造既有利于生產力發展,又有利于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體制和機制,讓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的成果惠及社會全體成員。
當前,要高度重視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切實采取有力措施解決地區之間和部分社會成員收入差距過大問題,逐步實現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
第四板斧:促進區域經濟協調互補。
李連仲認為,要積極發揮市場機制在區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充分發揮各地區的比較優勢,根據全國統一大市場的要求,結合本地經濟特色,加強地區之間的經濟協作,促進產業在地區之間合理轉移。要實施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等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鼓勵東部地區率先發展。各地區要積極發揮具有市場競爭力和比較優勢的產業,逐步形成以市場為紐帶,以當地經濟為依托,互利互補的發展局面。加大對革命老區、少數民族地區、邊遠地區和欠發達地區的支持力度,促進貧困地區加快脫貧致富,實現區域經濟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第五板斧: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李連仲認為,在構建和諧社會中要更加積極主動地對外開放,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兩類人才,進一步拓展經濟發展的空間。
首先,加快轉變外貿增長方式,推動外貿從數量增長為主向以質取勝轉變,推進貿易方式和市場多元化,積極促進出口商品結構優化,提高傳統出口商品的質量、檔次和售價,增加自由品牌的出口,限制資源型和高耗能商品出口,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提高出口商品附加值。
其次,要提高利用外資質量,優化利用外資結構,把引進外資與促進我國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結合起來,鼓勵外商投資高技術產業、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現代農業和環保產業;參與國企改組改造,參與西部大開發和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
再次,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鼓勵有條件的企業開展對外投資和跨國經營。推動更多企業開展境外加工貿易,合作開發能源資源,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鼓勵我國有競爭優勢的輕工紡織、家用電器、民用船舶、機電等行業以成熟技術和設備向新興市場轉移。(陳玉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