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知名的大超市里,卻買不到非轉基因大豆油,這讓陳先生很困惑,“有轉基因大豆油,也該有非轉基因大豆油,哪怕是貴點兒,我們老百姓也可以去買,但是現在就是買不著”。
陳先生住在白石橋附近,從小就喜歡吃大豆油,現在在一家計算機公司上班,自從有了孩子后,就關注起一些食品的安全問題。“網上有一種說法,轉基因產品對小孩會有影響
,大人無所謂了,但是要為小孩想想啊!”
在超市找不到非轉基因大豆油,陳先生為此向北京市糧食局、技術質量監督局、農業局及農業部轉基因安全處等部門咨詢和投訴,但結果是,沒有一個部門能管這個事情。
轉基因大豆油“一統江湖”
根據2002年3月20日起實施的《農業轉基因生物標識管理辦法》,國家把大豆種子、大豆、大豆油等都列入了“標識管理”,凡是轉基因產品都應在產品上標明。
當時,一些專家和貿易商分析,這些產品被貼上“轉基因標識”后將會影響到豆油的銷售,而且還可能導致大豆進口的減少,并最終限制大豆進口。
誰也沒有想到,時隔3年,大豆油貼上轉基因標識后,不但銷售量沒降,反而在市場上“一統江湖”。
根據陳先生提供的線索,記者來到白石橋附近的家樂福超市,一位銷售人員介紹,“最近一周來買大豆油的,大約有40%左右的消費者關心大豆油的原料是否為轉基因”。
一位姓郭的女士剛買了一桶大豆油,她說,商場里似乎沒有非轉基因大豆油,像什么橄欖油、山茶油、葵花油等等才是非轉基因的,但價格都相對較高。
為什么超市里進的貨都是轉基因大豆油?對此,家樂福超市的相關負責人員表示“按照規定什么也不能說”。北方區辦公室的尹先生表示:“關于大豆油的轉基因問題,太專業了,你們還是去問生產廠家吧。”
記者隨后又對超市發、小白羊、迪亞天天、物美、華普、順天府等超市的10多個店面進行了為期一周的調查,結果和家樂福差不多。這些超市大豆油主要有福臨門、元寶、金龍魚、四海、火鳥、魯花等品牌,他們的標識上無一例外地寫著“加工原料為轉基因大豆”。華普超市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現在超市里面銷售的全是轉基因大豆油,不光是我們這里,全國基本上都是這樣。”
這使得消費者在購買大豆油時已經隱性地喪失了選擇權,因為幾乎找不到非轉基因的大豆油。
生產廠家不愿接受采訪
消費者質疑“沒了選擇權”,而超市進貨似乎也“沒了選擇權”,這種狀況是由生產商家決定的嗎?
記者先后電話采訪了福臨門、金龍魚等品牌的生產廠家,令記者感到不解的是,沒有一家生產廠家愿意接受采訪,有的以“相關人員不在”為借口,有的推來推去,更有廠家相關人員在聽到記者的身份后,再也不接電話。
陳先生說,他曾經打電話給以上生產廠商,有關廠家表示“只生產轉基因大豆油”。
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專家張昭新對記者說,“目前,中國進口大豆以轉基因大豆為主,福臨門、金龍魚等主流品牌都主要靠進口大豆生產,所以市場上大都是轉基因大豆油”。
全美國的非轉基因大豆也滿足不了中國需求
張昭新說,中國進口轉基因大豆,也是不得已,因為國內大豆產量低,而市場需求量大。“中國市場豆油的消費量很大,不進就沒得吃。”
從1994年就從事大豆市場研究的李磊,現在是專門從事農產品方面研究的北京德潤林公司首席分析師。他說,美國、阿根廷、巴西是世界上生產大豆的主要國家,就是把美國的非轉基因大豆都出口到中國也滿足不了市場的需求,所以不進口轉基因大豆,實際上是不可能的。
李磊分析,要想吃非轉基因大豆油,只有靠中國自己提高大豆產量,因為進口的大豆基本為轉基因大豆。據中國植物油行業協會最新數據,去年中國大豆產量是1800萬噸,進口大豆為2023萬噸。但在1800萬噸產量中,實際用于榨油的大豆只有800萬噸左右。
然而,就是這800萬噸左右的大豆壓榨的非轉基因大豆油,也很難進入主流市場,張昭新認為,因為山東、河南、東北等大豆產地的當地農民都是吃大豆油的,一般都由當地的小作坊加工生產。“實際上,國產大豆能進入大型榨油廠的,也就是東北和山東的個別企業”。
中國消費者協會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專家說,消費者可以到一些小的百貨商店看看,也許有非轉基因大豆油,“因為一些大超市進貨的門檻比較高,一些小的品牌難以進入”。
當記者就采訪的相關情況和陳先生交流時,他表示不能接受,“人家歐盟為什么至今不允許轉基因大豆進口,既然不能證明轉基因無害,就不能拿我們當實驗品”。
陳先生對轉基因大豆油的質疑,讓我想起了電影《秋菊打官司》里的“秋菊”,和“秋菊”為老公討個“說法”不同,陳先生要討的這個“說法”也許很難有明確的答復,但它涉及更多老百姓的利益。
作者:記者 魏和平 實習生 樊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