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省長韓寓群
時報專訪本報記者 李小千
作為我國沿海開放大省的山東,近年來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協調發展,結構調整取得積極進展,經濟活力明顯增強,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城鄉居民生活水平有了較大提高。但
中央提出的建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仍是一個新課題,山東如何構建和諧社會,激發全社會的創造活力?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省長韓寓群就這一話題接受了中國經濟時報記者的專訪。
城鄉統籌:山東農業由“大”變“強”
中國經濟時報:溫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讓全體人民共享改革和建設的成果”。農村、農民應如何才能共享改革成果?“三農”問題涉及到農村的錢、糧、地、人等多方面,您認為應該如何才能有效協調?
韓寓群:要解決“三農”問題,必須堅決貫徹中央一系列有關“三農”問題的方針政策,實行城鄉統籌發展,從根本上提高農民收入。
要從根本上改變農村的落后面貌,就必須加大對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投入。去年,山東省用于“三農”的財政投入達222億元,增長48.5%;農業貸款增加235億元,增長20%以上;直補糧農資金7.36億元;減免農業稅和農業特產稅38億元。
要富裕農民,還必須減少農民。我們通過大力發展工業、服務業,發展民營經濟,增加就業崗位,吸納農村富余勞動力,去年全年山東省轉移出農村勞動力130多萬人。農民人均純收入達3500多元,比上年增長11%以上,農民生活和生產條件得到很大改善。
今后,山東將繼續堅持統籌城鄉發展,實施“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方針,保持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好勢頭,解放和發展農村生產力,使山東由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邁進。
東中西聯動: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中國經濟時報:地區發展不平衡也是中國社會的一大問題。對于山東省來說,也存在類似的東西部發展不平衡,山東是如何解決這一問題的?
韓寓群:的確,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是制約今后山東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這主要表現在東、西部發展不平衡,東部相對比較發達,西部內陸地區比較落后。從人均生產總值來看,最高的市是最低市的11.8倍。東西發展不平衡問題也反映在縣域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中,全省30個強縣中有22個分布在東部六市,30個欠發達縣有24個分布在西部五市。
為此,山東省委、省政府確定了“三個突破”、“三個戰略”、“一個培育”的區域經濟發展思路。
“三個突破”是:東部突破煙臺、中部突破濟南、西部突破菏澤。全省東、中、西聯動,扶強促弱帶中間,推動和形成“東部率先發展、中部加速崛起、西部跨越式趕上”的區域經濟發展格局。經過幾年努力,煙臺市開放力度加大,發展步伐加快,經濟增長速度在14個沿海開放城市中由第七位上升到第一位。濟南市在五年大變樣的基礎上,又高起點完成了新一輪城市建設規劃,一年來城市面貌和經濟發展發生了顯著變化。對菏澤實行重點幫扶,組織實施了“百個項目進菏澤”、“西輸東接”等工程,落實了一批“東西聯動項目”,去年菏澤經濟增長速度15年來首次超過全省平均水平。
“三個戰略”是:山東半島城市群戰略、膠東半島制造業基地戰略和縣域經濟戰略。我省已經完成了山東半島城市群規劃體系的編制,區域內部合作全面啟動,開始建立“8+2”無障礙旅游區、膠東半島3市人才開發一體化機制。去年,半島城市群8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利稅分別占全省的69.7%和68.2%,地方財政收入占全省的65%。省里成立了由省領導牽頭的膠東半島制造業基地建設領導小組,制定了總體規劃和基礎設施、產業發展、人才隊伍等專項規劃,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打算5年內投資2萬億元,把膠東半島建成世界級制造業中心,輻射和帶動全省制造業跨越式發展。去年膠東半島制造業基地招商成效顯著,承接日韓產業轉移步伐加快。對縣域經濟發展,實施“雙30”工程,突出抓好30個經濟強縣和30個欠發達縣,制定完善政策措施,建立激勵幫扶機制,加大對口扶持和干部交流力度,縣域經濟發展活力明顯增強。30個經濟欠發達縣除地方財政收入外,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均超過經濟強縣。
“一個培育”是:培育青島的龍頭城市地位。省政府為此專門召開會議,進一步落實青島計劃單列城市經濟管理權限,發揮龍頭帶動作用,一批骨干企業、知名品牌越來越強。2004年,青島實現了生產總值過2000億、工業增加值和固定資產投資過1000億元“三個突破”,生產總值增長16.8%,占全省的14%,人均躍過3000美元大關,成為全省開放度最大、經濟活力最強、最具競爭力的地區。
建設生態山東:實現可持續發展
中國經濟時報: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對資源的過度開采利用,已經對環境造成了巨大壓力。人與自然如何和諧相處已經迫切地擺在人們面前,山東是如何兼顧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的關系,實現可持續發展的?
韓寓群:歷屆山東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并提出了建設“大而強、富而美”的社會主義新山東的宏偉目標,要通過不斷的經濟結構調整,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循環經濟,達到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相互協調。
2003年,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我省制定出臺了生態省建設規劃綱要,突出抓好生態山東和循環經濟,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加強重點流域的污染防治,實現排污總量控制制度,繼續關停污染大的企業和生產線,嚴格控制新上產生污染的項目。循環經濟系統試點啟動,開展了具有山東特色的“點線面”相結合的循環經濟綜合試點。187家企業和7個開發區旅游區通過了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265家企業進行了清潔生產審核。
此外,山東各級黨委政府全心全意為群眾解難題、辦實事,把人民群眾利益作為各項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大力推進“平安山東”建設,去年全省信訪量下降6.8%,安全事故數和死亡人數分別下降17.6%和12.8%。全省和諧穩定,群眾安全感普遍增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