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體改司副司長、“非公經濟36條”起草組成員徐善長近日撰文指出我國非公經濟目前呈現出5個新的特點:
一是在產業結構方面,非公經濟在行業分布上從以制造、建筑、運輸、商貿和服務業等領域為主,已經開始向基礎設施、公共事業等領域拓展。近幾年在重化工、基礎設施、冶金、汽車、電力等行業已經出現了投資規模在幾億、幾十億、上百億的非公企業。鋼鐵產量
超過100萬噸的非公企業已經有10家。全國有30多家非公企業從事汽車整體生產。非公經濟發展的檔次已經逐步高級化了。
二是在組織結構方面,非公經濟在規模結構上已經涌現出一批資本密集、技術密集的大企業、大集團。全國非公企業注冊資金在100萬元到500萬元的是45萬戶,500萬元到1000萬元的是9萬戶,1000萬元以上的是5.5萬戶,1億元以上的是1200戶。
三是在企業制度方面,非公企業從以個人家族企業為主已經向多元投資主體的公司制企業發展。2003年,我國300萬戶非公企業中有限責任公司達到230萬戶,到2003年底全國有近200家由私營企業控股的上市公司,占全部上市公司的16%。
四是在區域和空間布局方面,非公經濟在沿海地區率先發展,且比重大,到現在中西部地區發展正在加速,比重在提高。在產業布局上,早先以小規模分散化經營為主,現在已經在部分地區形成一批以專業化、規模經營為特征的產業集群。這兩年中西部非公經濟發展超過全國非公經濟發展的平均速度。
五是市場結構,非公經濟以前是以國內市場為主,現在開始向國際市場迅速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