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矚目中國并購市場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3月06日 11:00 證券市場周刊 | |||||||||
并購浪潮又開始在全球范圍內興起了。“去年最活躍的是通訊產業的并購,第二個值得關注的行業是金融產業,第三個就是醫療行業的并購。我預計今年全球并購市場會延續 2004 年的浪潮,將會繼續增加, 2005 年的并購市場將會比 2004 年增長 15 %— 20 %,也就是說,如果用廣義的美元這個概念來計算的話, 2005 年的并購市場總額將會達到 23000 億美元到 25000 億美元之間。”雷曼兄弟全球并購業務部主管馬克·夏弗( Mark Shafir )如是告訴《證券市場周刊》(下稱《周刊》)。
沒有理由懷疑投資銀行家們的預言。他們最先了解那些并購安排。一些正在醞釀中的重大交易已有風聲傳出,另外,在歐洲大陸等地區以及日本等國家,某些行業顯然有整合空間,這些地區的收購活動驟然增加。 此種風潮下,馬克·夏弗在接受《周刊》專訪時大膽斷言:“ 2004 年,中國在亞洲國家 ( 除日本外 ) 的總并購額中的比例僅占 20% ,但 2005 年以及未來數年,中國將成為世界并購圈中的重要國家。” 中國企業跨國并購集中于自然資源 “全世界的跨國公司都在關注中國。”馬克·夏弗直言。當然,“首先,你必須承認,雖然中國的并購市場在過去的一段時間內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和令人驚嘆的成績,但它依然是全球并購市場上一個非常小的組成部分,盡管它在亞洲(除日本)市場占據了重要的位置。但是,如果我們將目光瞄向長遠,我們不得不承認,中國在全球并購市場上的重要性將會與日俱增,不可限量,中國將成為重要的一環,這才會和中國近年來經濟的高速增長相匹配。” 事實上,中國的跨國 ( 境 ) 并購交易最近幾年才剛剛起步。有資料顯示,過去 4 年中,中國逐漸出現了一些大型跨國并購交易。到 2004 年,情況出現很大變化,跨境交易總交易額約為 390 億美元左右,而且這一數字還在不斷增長。 英國市場調查機構一項近期調查也顯示了這個趨勢:由于政府鼓勵企業向海外投資,因此中國企業今后向海外投資并購還會繼續擴大, 2005 年亞洲市場并購預計規模將比去年增長 10% — 15% ,其中,中國企業將唱主角。 馬克·夏弗認為:“我們觀察到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通過長期的高速發展正在制造出很多優質的現金流,我也和很多中國優秀企業的負責人有過深入的溝通,他們都希望將企業越做越大,越做越強,他們都有非常強烈的增長欲望,期望為股東創造越來越大的價值。要做好這些工作,一方面這些優秀的中國企業家們需要在國內市場進行整合,另外,他們也對國外的市場很有興趣,他們也需要在外部市場開拓。” 此言不虛,過去由于外匯管制以及資本項目的不可兌換性,中國企業過去甚少涉足海外并購市場。為數不多的幾個油田收購項目也需要國務院特批。但是從去年下半年起,國家政策似乎有了一個微妙的變化。國家外匯管理局明確表示鼓勵中國企業走出國門,向海外進軍。有關的管理細節仍在修訂、審批中,但是不少企業已經行動起來。從 TCL 進軍歐洲電視機業到寶鋼涉足巴西鋼鐵業,一個中國企業活躍于國際并購市場的時代正在開啟。 走出去的中國企業需要的是什么呢? 首先,“自然資源領域是一個為中國公司所熱衷的一個領域。”馬克·夏弗表示,“我發現,對于很多中國公司而言,他們對全球范圍內的有關自然資源領域的并購行為都非常有興趣,在全球的每一個角落都出現了中國企業的身影,無論是上游還是下游。所以,我預測,未來中國企業對外的跨國并購將會集中在自然資源領域。這些是由中國目前所處的資源處境所決定的,畢竟中國還是一個石油和天然氣的進口大國。” 據預測,到 2020 年,中國發展必需的 45 種大宗礦產資源,將只有 6 種能夠自給自足,全國現有的銅礦儲量則僅夠使用 10 年。數千萬計的企業如果僅僅在國內進行競爭,將難以獲得足夠的資源支撐,更何況外國企業還要進來,因此,企業必須在全球范圍尋找資源。 “另外一個‘有意思’的行業就是通訊服務業。現在通訊服務市場的整合非常厲害,這個市場將會成為幾家企業主宰的市場,這會帶來許多的并購活動。”馬克·夏弗繼續說道,“當然,制造行業也是不可小覷的。對于制造業而言,低成本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很顯然,中國企業在這方面有非常令人羨慕的比較優勢。至于具體的并購形式,是參股、控股還是什么形式,這很難說。但毫無疑問,今后的中國并購市場面臨著巨大的發展機遇。” 另一方面,馬克·夏弗也看到了海外跨國公司對中國的興趣,他說:“對于跨國公司而言,毋庸諱言,最大的沖動當然是來自經濟上的需求。也就是說,進入中國就是他們的最大驅動力。透過過去在歐洲、日本發生的故事,我覺得,同樣的故事沒有理由不在中國發生。” 中國企業并購透明度是關鍵 一個不容忽視的情況是:無論是中國企業的“出”還是跨國公司的“進”,在這兩個并不完全相同的世界里有著太多的“沖突”。 2004 年是中國企業走出去輝煌的一年,卻也是縱欲尷尬的一年,不管是中國人壽的訴訟,還是中航油的折戟,都讓并購市場的參與者們在唏噓之余不免憂心忡忡。 “透明度在各個角度來看,都是非常重要的。”對于過去一年中,中國企業遭遇的種種波折,馬克·夏弗認為關鍵是沒有解決好透明度的問題。 顯然,即使在公司治理體制完善的地方,大部分收購最終可能失敗。原因之一就是經濟學家所說的“信息不對稱”問題。收購方管理層對于被收購企業所了解的情況,難免少于被收購方管理層,被稱為“盡職調查”的查詢也絕非萬無一失。 “但就我個人看,這些可能是在成長道路上的崎嶇或是一些波折。總體來說,中國企業正在逐步地加強自身的管理,因此,我們無須過分地感到悲觀失望,我的一些客戶和伙伴也在多種不同的場合向我表達了對中國企業以及相關并購活動的興趣。”馬克·夏弗解釋說,“應該看到,中國的并購市場還非常年輕,因此,我們也必須認真地觀察和思考,中國并購市場究竟可以發展到什么階段,的確是需要看中國法律的環境、會計的標準、資本市場的改革深度等等,從目前的情況看,中國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當然,如果中國法制建設的速度更快一些,會計制度更加透明,中國資本市場的流動性更好一些,這些都會給中國乃至中國境外的并購行為帶來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我相信,假以時日,在中國并購市場上也會出現像其他國家一樣的好現象,如日本最近已經開始在并購當中將股票像現金一樣使用。” 馬克·夏弗也對那些對中國企業感興趣的跨國公司提出了忠告:“他們想要進入中國市場除了常用的一些手段以外,最為快捷和行之有效的工具就是并購。在這方面,需要跨國公司對中國的法律制度有更多更全面的了解。” 馬克·夏弗強調,成功的并購中,最重要的是人員的選擇,“要找到正確的人,這也是我們持之以恒不斷堅持的事情。另外一個變量,或是說重要的因素就是同我們的客戶保持高質量的不間斷接觸,讓客戶知道我們的想法。我期望在中國我們可以一如既往地和客戶保持這種默契和諧的關系。” 并購環境發生了改變 從傳統上講,跨國公司的并購業務向來是投資銀行的“富礦”之一,但 3 年來受經濟低迷拖累而一直差強人意。 2004 年,全球商業并購活動脈搏越來越強,無疑給華爾街送去了一塊“蛋糕”。所以,對馬克·夏弗來說, 2004 年的他重新找回了久違的激情。大型并購交易重新粉墨登場的推動讓 2004 年的全球并購市場充滿著不可思議的“奇跡”。 從華爾街多家投資銀行公布的季度報告來看,在 2004 年最后一個季度中,來自并購業務的收入已經成為擴大利潤的重要支柱。雷曼兄弟公司在第四財政季度中利潤總額增長了 22 %,其中并購業務收入增幅達到了 27 %。 “就雷曼兄弟的全球并購業務而言,去年的一年是讓我們滿足的一年,在所有已經公布的案例當中,我們所承擔的項目占到了第 3 位,在全球則是第 6 位。”馬克·夏弗亮出了“成績單”。 毋庸諱言,在市場斷斷續續傳聞 10 年之后,寶潔公司 (Procter & Gamble Co.)524 億美元收購吉列 (Gillette Co.) 的交易終于塵埃落定,大白于天下。美國電話電報公司 (AT&T Corp.) 被競爭對手收入囊中的歷史性事件似乎是 3 年來勢態演變的必然結果。而這一切不過是并購市場在歲末年初上演的賀歲大片而已,它將 2004 年的并購狂潮推向了高潮,但這也許僅僅是一個更激動人心故事的開頭。 沉穩的馬克·夏弗似乎并不想掩飾自己的興奮:“去年全球并購市場的總額達到了 2 萬億美元,其中,主要的驅動力還是來自美國市場,可以說美國市場的發展非常驚人,去年有關并購的金額達到了 9000 億美元。相比較而言,歐洲可能要稍微遜色許多,我們原先預想的一些大項目并沒有如期發生。日本的情況雖然不錯,但眾所周知,日本的并購市場基本上是由幾個大的案例所主宰,活躍性相對要小許多。但是,從行業的角度看,去年在并購市場上最令人感到振奮的行業是通訊服務業,這已經為人們所看到了。總體上說,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沉寂后,說并購市場風煙再起是并不夸張的。” 很明顯的一個事實是,在并購市場熬過了漫長的冬季蟄伏之后,一些大型的企業重拾信心、腰纏萬貫而來,這些商業界的巨鱷們忍受了多年埋頭應付削減成本、飽守非議和指責的苦差事。過去 3 年間,各大企業一直在努力降低經營成本,盡量節約人員和新技術開支。這些措施幫助企業積累了可觀的現金。芝加哥 Treasury Strategies 披露,截至 3 個月前,美國企業資產負債表中結余的現金及短期投資總額高達 4.7 萬億美元,而 1999 年時是 3.6 萬億美元。 CEO 們現在終于可以長出一口氣,開始急切地尋找增加收入的新路徑。董事會知道,他們不能永遠回避這個問題。在手中握有大量現金、低成本融資唾手可得、股市景氣尚可的狀況下, 2005 年注定會是一個非常活躍的并購年。而像雷曼兄弟這樣的華爾街投資銀行當然樂于充當“媒人”,為各方撮合好事兒。 “我想最重要的、占首要地位的原因是:越來越多的大型企業、這些世界上重要的、有領導地位的大公司對增長的尋求在提升。另外一個是對風險偏好的改變,過去的歲月當中,由于種種因素,這些 CEO 們會謹小慎微,前幾年市場環境處在非常困難的時期,不過現在情況變了,今天,一切都在發生著改變。環境發生了改變,一切都有利于 CEO 們尋求并購。”馬克·夏弗說,“其他還有一些重要的因素,比如說美國到現在保持著非常低的利率水平,資本市場也有利,盡管不同地區的市場表現千差萬別,但總體來說,無論在美國還是歐洲,去年是比較好的一段時光。” 亞洲將成 2005 并購主戰場 不過,馬克·夏弗很清醒:有關各方似乎已吸取上世紀 90 年代末失敗的教訓,盡管已經宣布了數起大額交易,但各家公司在處理合并事宜時都非常謹慎。這是不爭的事實,從 2002 年以來,企業董事會對大型并購交易大多聞之色變,會計方面可能隱藏的麻煩,恐怖活動對美國經濟的影響都讓他們心有余悸。 另外,董事會和 CEO 們無法忘記“美國在線時代華納” (AOL Time Warner) ,這場本是天作之合的聯姻,最終卻證明更像地獄之災,他們當然擔心在自己手上造成一樁像美國在線收購時代華納那樣讓人悔之晚矣的并購案。他們同樣無法忘記瑪麗-梅西埃 (Jean-Marie Messier) ,帶領維旺迪環球 (Vivendi Universal) 踏上一條災難性、自命不凡的跨大西洋(資訊 行情 論壇)之旅;無法忘記馬可尼 (Marconi) 管理層,它們展現了商業史上最壯觀的一場自我毀滅。曾經發生的這些企業災難可以一直這樣羅列下去。但問題是,不幸的投資者是否不得不再經歷這一切。 “至于說這樣的勢頭可以保持多長的時間,其實,在并購這個行業當中,做預測是非常困難的事情,現在人們的確都很關心全球并購市場的熱潮可以維系多久,特別談論到市場的不穩定性,但是,我認為,今年應該可以保持良好的勢頭,但不可否認,某些不利的因素的確使我們對這個市場的走勢有一些擔憂,比如說股票市場呈現出一種下滑的勢頭,這勢必對并購市場的發展產生微妙的影響。”馬克·夏弗很嚴肅地表示。 他繼續補充指出:“另外還有兩個變數,一個是對未來經濟增長預測的不斷地改變,另外一個就是對恐怖主義日益增長的擔心,這些都有可能對并購市場產生比較大的影響。” 2005 年的并購市場依然是一出引燃激情的大戲,主角是誰呢?“ 2005 年在并購市場上,亞洲的市場在日本和非日本都會有比較大的增長,特別是在日本,今年將會出現一些比較大的并購案例,這非常值得人們期待。”馬克·夏弗胸有成竹地說,“就中國并購市場的發展狀況,我發現,中國的并購市場在最近幾年可以說是飛速發展,在整個亞洲市場,除日本以外,中國的并購市場幾乎占據了其中的 20 %,而且,我認為,未來的幾年中中國的并購市場將會繼續進一步快速發展,許多大的并購案正在醞釀之中。” “對中國的并購市場,我有一些直覺,這些直覺大都來自我在和客戶的交流和溝通中的發現,相比國內并購市場的發展速度,跨國或是跨境并購的速度或許要稍微慢一些。”顯然,馬克·夏弗并不滿足現狀,“對投資銀行的戰略而言,我們還要建立起顧客和客戶之間的關系和信任,前后一致的關系和信任,這是我們要在中國努力做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