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層約法三章 人民幣理財產品悄然轉向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3月05日 09:46 證券時報 | |||||||||
目前市場上新推出的幾個人民幣理財產品,均在設計上呈現出更強的靈活性,而收益率則中規中矩。是什么原因促使人民幣理財產品悄然來了個轉彎呢? 來自中信實業銀行總行營業部的消息稱,從3月4日起,該行在國內首次推出兩年期利率浮動型理財產品。據介紹,這一人民幣理財產品是專門應對調息的可能推出的,一年定一次利率,若第一年央行升息1%,則該產品第二年預期收益率將達到3.
而招商銀行(資訊 行情 論壇)近期推出一款期限為1個月的產品,預計收益率為1.8%,產品單位為1元,起存點為1萬元。據相關人員稱,銷售情況很不錯,在3月4日發售期的最后一天中,各網點的銷售都有限額。 農業銀行2月28日起發售的首期“本利豐”人民幣理財產品,分為半年期和一年期兩個品種,投資者認購起點金額為5萬元,其預期收益率分別為2.33%和2.73%,打出的招牌是“不收取手續費和認購費。” 2005年伊始,隨著四大國有銀行的加盟,本來就很“火”的人民幣理財市場更是硝煙彌漫。在此過程中,為爭奪市場份額,各銀行在產品收益率上盲目攀比,許諾的收益率水漲船高;同時為了招攬儲蓄存款,一些銀行還要求客戶在該行存入相當數量定期存款才可準入,比如有銀行要客戶遵循3∶7的存款配比上限的規定,即購買7萬元的人民幣理財產品,至少要存3萬元定期存款。 但目前市場上新推出的幾個人民幣理財產品,均在設計上呈現出更強的靈活性,而收益率則中規中矩。記者向一些銷售網點咨詢時,也都表示沒有“搭售存款”的要求。是什么原因促使人民幣理財產品悄然來了個轉彎呢? 據稱,最主要原因是監管層的介入。不久前銀監會曾向各大銀行下發的一份內部通報,為人民幣理財產品“約法三章”:提出了“產品收益率不能盲目攀比”、“人民幣理財產品不能搭售存款”、“明確風險提示”三方面要求。 對于監管層的這一聲棒喝,有銀行人士表示接受,認為考慮到產品可能給銀行帶來的經營風險及可能波及投資者的投資風險,今后銀行在推出相關產品時都會采取相對保守的做法。因此,新問世的人民幣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大多保持在監管部門提示的3%的預警線之下,高收益的浮夸之風得以剎車。 沒有了高收益這一利器,銀行只能從產品設計上下功夫。“人民幣理財產品要根據客戶需要來設計,產品的走向最終要由客戶起決定作用。”該人士稱。 之前人民幣理財產品得以熱銷,主要是由于投資本金具有安全性。盡管更早前銀監會曾禁止銀行使用“保本”的字眼,并要求明確風險提示。但由于該產品投資對象以協議存款、國債、金融債以及央行票據等貨幣市場的產品為主,基本上是國家或金融機構發行的短期工具,具有相當的擔保能力和極高的信用,所以在投資者看來,該產品的“保本”不應成為問題。 不過,當時人民幣理財產品最受詬病的是,存在著資金流動性不高的狀況,比如在遭遇國家加息情況時,可能由于不能提前終止而造成損失。一些理財專家也不斷提醒投資者,在購買人民幣理財產品的時候要充分注意資金流動性和可能加息存在的風險,盡可能選擇一些中短期、有提前終止權的產品。 可以看出,目前銀行新推出的產品中,紛紛傾向于針對這一缺陷來提高產品的靈活性。如中信實業銀行的利率浮動型產品,就考慮到在利率上升周期中讓投資者分享相關收益,且付息時間為一年一付;招商銀行期限為1個月的產品,更被稱為“已經做到了想象中的極限”,不過預期收益率就僅1.8%,“魚與熊掌不能得兼”,就看投資者的取舍了。 至于人民幣理財產品下一步的走向,業內人士預計,2年期、1年期的存期或者5萬元的資金起點已經難以吸引客戶,目前市場上主流產品為3個月、6個月、1年,產品起點一般為1萬元。既然1個月的產品已現身,“那么下一步可能在1萬元資金起點上有所突破,比如起點為50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