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彭衛 報道:2月7日開始,一個關于空客A380超標的傳言通過匿名郵件的形式在全國媒體廣為傳播,在選擇了短暫的靜默之后,空客開始奮起反擊。在日前召開的南航引進A330-200的儀式上,空客方面有關人士表示,380超標純屬國際玩笑。
匿名郵件來路不明
2月7日,包括本報在內的全國主流媒體普遍收到一個署名為airnews的來信。這個看上去頗像空客郵箱發出的信中寫道:對A380首次公開亮相的大肆宣傳已經消散,空客公司在圖盧茲的工程師們卻身負重任,他們需要知道這個龐然大物是否真能飛起來。他們非常擔心的一個問題就是這架巨無霸新飛機的重量比其設計值重了5噸,這5噸重量足以威脅到購機協議里空客所承諾保證的飛機性能。信中聲稱,作為啟動用戶之一的新加坡航空公司抱怨該飛機的四臺發動機噪聲太大,有可能使該公司因違反機場的噪音分貝限制而招致罰款。空客怕因此失去這一啟動用戶,所以決定采用更寬更重的發動機來降低噪聲。目前,工作人員正竭盡全力對多出的重量進行補救。
事發之后空客沉默
盡管該郵件的用戶貌似空客,而且使用的是空客與媒體溝通的記者郵箱,但是與以往空中客車的新聞通稿不同的是,文章的后面沒有像以往那樣署上空客中國公司公關部的三人名單:米曉春、顧明、龔賀。記者立刻與空客中國公司取得了聯系,但是所有手機均未接通,固定電話也一直處于留言信箱的狀態。次日,公關部有關人士致電本報,隨后會有詳細的資料提供給媒體。
空客憤怒作出反擊
2月25日,空客的沉默終于打破。空客中國公司公關部總經理米曉春發表了《致媒體朋友的一封信》,在這封信中,她用“悲憤”開始了反擊。她表示:“A380的體面問世也確讓有些人不高興了,有看法可以理解,可以正面發表意見,可以用一切陽光的手段討論,但是……這一切擾亂了我們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她表示,這種向記者提供匿名文章、損害或攻擊一家企業的做法,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也是沒有基本的職業道德和不講行業規范的做法。在A330—200的飛抵廣州之時,空客中國公司公關部新聞主任顧明依然不忘反擊匿名信:“如果有噪音和超重問題,A380怎么可能通過嚴格的適航認證呢?這種說法純屬國際玩笑。”他表示,空中客車公司也正在通過一切有可能的渠道調查匿名文章的出處,并執著地將調查進行下去,直到匿名者受到應有的譴責。(觀宇/編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