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一千年前,珠江古岸(今下九路附近)設有繡衣坊碼頭,古印度高僧“達摩”禪師就在此登岸傳教。以后江岸南移,今下九路之南又形成了著名接街來華使節的懷遠驛,驛館周圍有各式店鋪經營。而西關最早的商業聚落是在宋代的繡衣坊(今下九路),至明代隨著開鑿大觀河發展成為城西主要商業街圩,并逐步擴展為十九個“甫”,即沿西濠和大觀河而興建的街圩。上九路、下九路、第十甫路原來不是叫“路”的,而是叫“甫”。因為當時這里是河涌的上落埠頭,各甫旁都有河涌流經,當地居民稱這些埠頭為“水腳”。廣州諸“甫
”的地名往往與“水腳”和“水巷”聯系一起。后來才將部分的“甫”改為“路”,并于1929年修建為馬路。西關商貿經年持久地發達,它以商業生活為中心構成積淀的人文景致,尤其以綿長喧鬧的上下九路和第十甫路為最。鴉片戰爭后,廣州城的富商巨賈紛紛在西關擇地興建住宅,隨之而來的是各式蘇杭雜貨店、洋貨店以及茶樓食肆。至晚清時間,這里已成為廣州繁華的商業中心。到了清未民初,上九、下九甫、第十甫已有許多商人在此經商了。1937年,十八甫一帶的商戶毀于大火,西關的商業逐漸向上下九甫和和第十甫轉移。特別是到了40年代中后期,侵華日軍投降后,為逃避戰火而疏散到內地的商人紛紛回來重整旗鼓,最終形成了現在的繁華模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