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產經觀察 > 行業專題--聚焦信托業 > 正文
 

政策環境堪稱有利 信托公司直面外資參股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3月04日 05:40 上海證券報網絡版

  當前內地信托公司引進境外戰略投資者,對我國信托業逐步擺脫弱勢局面、獲得突破性進展,具有積極意義

  外資進入是目前政策環境和行業狀況下我國信托業創新發展的大好機遇

  外資入股將助力內地信托公司突破信托產品異地銷售限制、促進信托基金從私募走向
公募

  外資參股內地信托公司肇端于2002年,當年香港津聯集團入股天津北方信托1.57億港元,持股比例11.02%。近一個時期,外資參股內地信托業的新聞接二連三,前有2004年9月匯豐銀行牽手山西信托,后有2004年11月香港名力集團收購上海愛建信托46.6%股份,又有2005年2月香港新鴻基金融集團入主金信信托,我國信托業對外開放的腳步聲似乎急促起來。在目前政策環境和行業狀況下,外資進入能否達到臨門一腳,直接促進信托業獲得突破性的創新發展,成為市場關注的熱點。有人問,外來和尚好念經?

  政策環境堪稱有利

  中國信托業一法兩規的制度框架已經形成兩年多,配套的規章制度逐步得到確立和完善,特別是財產分離和破產隔離的制度安排,使得信托業在資產管理方面具有獨特的制度優勢。而且,中國加入WTO的協議中沒有涉及信托業開放的限制問題,監管層在信托業對外開放上具有高度的靈活變通性。近期,中國銀監會有關領導一再明確表示,鼓勵外資機構通過參股中國信托公司的方式進入中國市場;銀監會主席劉明康提出,要鼓勵境內信托公司積極和境外戰略投資者合作。

  據權威人士透露,信托業監管部門近期走訪了幾個國家的駐華使領館,就我國信托業引進外資問題進行主動溝通和聯系,這對于我國信托業的開放發展,肯定是一個積極的信號。

  行業發展初具基礎

  我國信托業在一法兩規的制度框架下已經走過兩年多規范發展的歷程,在復雜多邊的金融市場開始表現出沉著、內斂和從容,整個行業在規范穩健中有序推進和發展,積累了與外資機構對接的實力和基礎,從行業監管到自律,從治理結構到風險防范,從產品創新到盈利模式,從法律完善到制度建設,從管理能力到人才培養,無不如此。比如,截至2004年底,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財產總額繼續增加,全行業總資產2784億元,信托財產余額2042億元,比2003年末增長了632億元,增幅45%。單獨管理的信托財產協議數為9729個,金額1158億元;新設立集合信托計劃726個,集合信托計劃存續數量為1245個,金額674億元。

  從信托公司經營業績來看,2004年信托手續費收入的比例有所提高,全年信托公司的營業總收入45.7億元,其中信托管理費收入12億元,占公司總收入的26%,比上年有所增加。信托業歷史遺留風險得到控制,信托公司的合規性負債少量增加,需要清理的歷史負債繼續下降,行業總體的負債水平在下降。已經設立信托計劃的管理情況基本正常,多數信托合同執行良好。除去因德隆事件受到嚴重影響的金新乳品信托計劃等少數信托計劃外,2004年到期的單獨管理信托和集合信托計劃基本實現信托目的,所管理的財產已安全交付受益人,兌付率達到100%。

  引進外資帶動突破

  我國信托業經過規范之后在各方面有了一定發展和積累,但要進一步創新發展、實現跨越,還有若干障礙和制約;若要發展,必須突破,但僅靠內地信托公司自身力量,恐怕難以如愿。在這種背景下,引入境外戰略投資者就成為一個很好的選擇和機遇,可以為境內信托公司拓展出更大的發展空間,實現整個行業長期穩步發展所需要的最基礎性的一次跨越。

  就金融業來說,引進外資可以使內地金融機構實現進一步充足資本金、提高防范風險能力、降低不良資產比率等;外資機構大多采用混業經營模式,其業務領域可以涉及銀行、證券、保險及信托等多個方面,在資本、人才、信息、業務、服務和融資等各方面具有明顯優勢。外資機構的這些優勢,在其參股控股我國現有信托公司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為我國信托業的發展帶來推動力。

  在金融市場國際化和金融經營混業化的大趨勢下,雖然我國信托機構的業務范圍最具有混業特色,是混業經營的很好載體,但我國信托業目前仍處于弱勢地位,業務范圍優勢受到越來越多的挑戰,不尋求業務創新和新盈利模式就無法生存。

  外資的適時進入帶來了契機。外資機構通過參股控股內地現有信托公司方式,實現其進入中國市場的戰略的同時,為內地信托業通過外資股東的全球或者區域業務整合融入其國際業務提供了極大便利,獲得自身業務創新和多元經營的良好機會。

  需要指出的是,我國已有吸引民營資本進入金融機構的前車之鑒,對于境外投資者通過信托業進入我國金融市場,無論是信托公司還是監管部門,都應該特別謹慎,避免有重蹈覆轍之虞。在選擇和考察境外投資者時,必須考察他們是否真的有實力拿出真金白銀來投資入股,必須辨別他們是長期的戰略投資者還是短期的資本投機者,必須研究他們能否給內地信托業帶來先進經驗、業務創新和新的盈利模式,他們應該能夠與國內信托公司形成互補共進的良好局面。

  上海證券報記者 張學森






評論】【談股論金】【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熱 點 專 題
第77屆奧斯卡盛典
駕駛員培訓新大綱
世界新聞攝影比賽
英語四六級考試改革
騎士號帆船歐亞航海
CBA全明星賽陣容公布
上海地產面臨泡沫破滅
京城在售樓盤分布圖
劉曉慶文集:自白錄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