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東升
從上個世紀末開始,中國凈出口對經濟增長的帶動作用減弱甚至為負帶動,消費重新成為最為關鍵的帶動力量。經濟學家們認為,中國已經進入到了新的自主性經濟增長周期,其動力源于居民消費結構的進一步升級,而消費結構升級則依賴于中國中等收入階層的產生和崛起
從1949年新中國成立到目前初步建成小康社會,中國經濟發(fā)展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消費升級也隨之呈現(xiàn)三個階段的不同特征。
第一個階段:1949—1978年
這一階段,中國從農業(yè)大國過渡到初步工業(yè)化國家。1978全國工農業(yè)總產值5869億元。中國依靠前蘇聯(lián)援建的156個項目,建立起了工業(yè)體系的基礎框架,奠定了汽車、造船、飛機、航天及核工業(yè)發(fā)展基礎。1953年-1978年,我國社會總產值和國民收入分別增長了6.26倍和3.53倍,工業(yè)總產值占社會總產值的比重則由34%上升到62%。
如果用國際上通用的指標來分析,1978年我國人均GDP雖然只有205美元,但制造業(yè)比重卻高達31%,這比人均GDP300美元的低收入國家高13個百分點,甚至比人均GDP1200美元的中等發(fā)達國家還高近9個百分點。這表明,中國人民是在極低的收入水平上以極高的代價達到較高的工業(yè)化水準的。這個代價就是全國的老百姓都“勒緊褲腰帶過日子”。
此階段,是非常典型的高積累低消費階段,國家基本包攬了城市居民所有的生活消費,全體中國人都過著整齊劃一的“票證”生活(或者叫準配給制生活)。當時人們省吃儉用追求的家庭財富夢想是:自行車、手表和縫紉機,也就是俗稱的“老三件”。“老三件”的消費量級基本上是“100元”左右。這一階段屬于“供給決定型”,即百姓的消費需求受限于整個社會能夠供給的產品種類、數(shù)量的剛性制約,在消費與供給的博弈中,消費完全處于弱勢地位。
第二個階段:1979—2000年
以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為標志,中國開始了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這20年中國從初步工業(yè)化國家過渡到新型工業(yè)化國家,國內生產總值從6175億元上升到89404億元。消費需求的急劇擴張是這一時期的重要特點。經濟學家普遍認為,這一時期所發(fā)生的變化是我國居民消費史上的第一次消費革命。從消費的內容和性質,特別是居民選擇偏好的變化來判斷,1984年是一個重要的歷史拐點:在此之前可以稱為消費數(shù)量的擴張階段;此后則是消費質量的提升階段。
在數(shù)量擴張階段,居民消費的基本特點是解決溫飽問題,對改革前長期未能得到滿足的消費需求進行量的補償。因此,人們幾乎對所有品類的必需品都有著強烈的需求,集中表現(xiàn)為在原有消費結構下進行平面型的數(shù)量擴張。
居民的消費擴張有力地促進了1979年-1984年國民經濟的轉軌和結構性調整。其中比較突出的事實,一是恩格爾系數(shù)由0.56上升到0.59;二是居民消費占國民收入的比重由65%上升到70%;三是受需求拉動的強烈影響,農業(yè)和輕工業(yè)產值份額分別由22%和26%上升到25%和27%。此外,居民儲蓄率由3%上升到12%,居民儲蓄份額,即居民儲蓄占社會總儲蓄的比重由9.6%上升到21.4%。這表明:
第一,整個國民經濟長期積蓄的潛能,特別是必需品生產方面所積蓄的潛能,也得到了空前的釋放,并由此帶來了發(fā)展模式的全面轉軌;第二,中國開始從重視國家積累走向“藏富于民”,居民的消費需求得到公正的待遇,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開始彰顯。
可以說這個時期是居民的消費需求與國民經濟增長之間“擬合度”最好的時期,是我國經濟發(fā)展史上一個足以令人自豪的黃金時代。
1984年以后,我國居民開始進入以追求消費質量、檔次為中心內容的質量充實階段。這一階段以恩格爾系數(shù)持續(xù)走低為特征,2000年,恩格爾系數(shù)降至39.2%。正是在這個階段,居民的消費選擇真正具有了獨立的意義:它不僅擺脫了傳統(tǒng)體制強加的行政性約束,也擺脫了數(shù)量擴張階段由于收入水平低而形成的生理性約束。
隨著收入水平的上升和選擇空間的不斷擴大,消費者對國民經濟的發(fā)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消費成為產業(yè)結構升級、國民經濟結構變革的基本力量,并對中國經濟增長起決定性的帶動作用,如80年代消費對GDP的貢獻平均高達68%,90年代后,投資和外需增加很快,消費需求的作用下降,但消費需求依然舉足輕重,平均達到55%。
這一階段是中國居民向小康生活躍進的一個重要階梯,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新三大件”成為這個時代的財富寵兒,消費量級已經上升到了“1000元”是第一階段財富寵兒的10倍,這也意味著消費對經濟的拉動效應增加了10倍。
第三個階段:2001—2020年
從上個世紀末開始,中國凈出口對經濟增長的帶動作用減弱甚至為負帶動,消費重新成為最為關鍵的帶動力量。經濟學家們認為,中國已經進入到了新的自主性的經濟增長周期,其動力源于居民消費結構的進一步升級,而消費結構升級則依賴于中國中等收入階層的產生和崛起。
國家統(tǒng)計局資料顯示,2000年我國GDP已經突破1萬億美元,人均GDP超過800美元,整體上已從“八五”時期的世界低收入國家行列躍入世界中下收入國家行列,與意大利基本處于同一水平。中國社科院和國家統(tǒng)計局都曾經做過全國社會階層抽樣調查,調查結果基本上認定,中國的“中間階層”人群數(shù)量大量增加,已經占總體人口的15%—18%左右。
隨著中等收入階層的崛起,中國消費率(消費占GDP的比率)將不斷上升,從2002年的58%上升到2010年的65%,并于2020年達到71%,接近發(fā)達國家水平。
迅速增長的中等收入階層的消費傾向是購買高端、新型商品,從而推動消費結構和產業(yè)結構的升級。去年我國人均GDP超過1000美元,正是消費升級的起跑線。目前在人均GDP逾3000美元、中等收入階層“扎堆兒”的滬、京、粵、浙等沿海發(fā)達地區(qū),消費升級表現(xiàn)尤為明顯,這些地區(qū)已經率先進入小康階段。
2000年上海因人均GDP超過4000美元而引人矚目。按照國際通用的標準計算,上海已經躋身中等發(fā)達城市。2002年4月份,上海一家報紙公布了對該市家庭收入進行的一次社會調查分析:1%的居民“很富有”,年收入超過12萬元;5%的居民比較富裕,年收入為5萬~12萬元;71%的居民屬于“小康”,年收入接近5萬元。上海市提出今后五年人均GDP要達到7500美元,中等收入家庭的消費能力將達到10萬元。北京在2002年3月的調查結果是,城鎮(zhèn)居民家庭資產總值戶均達到47.5萬元(其中金融資產達到13.2萬元)。
中等收入階層消費支出中,2002年與1992年相比,食品、衣著等生存型的消費傾向下降了22個百分點,而醫(yī)療保健、交通通信、娛樂文化教育、居住等享受型和發(fā)展型的消費傾向卻顯著上升,提高了17個百分點。不動產、金融和保險類投資成為時尚,城市投資者漸次浮出水面。依據(jù)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這群人已經開始追求經濟安全、享樂和發(fā)展,一個穩(wěn)健的投資理財計劃對他們會很有吸引力。中等收入階層的儲蓄性支出正向投資性支出轉變,股票、教育、保險等成為他們的消費熱點,而且他們普遍對品牌的忠誠度較高,消費理念非常成熟。最近,零點調查公司對中等收入群體的理財情況進行調查,結果表明在理財工具價值的認同方面,風險較低的保障類工具如子女教育基金、保險、國債等增長幅度最大。
中等收入人群的邊際消費傾向(每增加一元收入所增加的消費,等于消費增量/收入增量)最高,為1.1,即每增加1元收入,可帶動1.1元的消費。其后依次為:中高收入人群、最高收入人群、最低收入人群、中低收入人群。中等收入人群成為經濟增長的持續(xù)推動力量。國家統(tǒng)計局預測,如中等收入群體每年增加1個百分點,20年后就可達到38%。全國約有2.5億多從業(yè)人員達到中等收入群體。20年后中等收入者個人的年收入水平大體應在5萬-8萬元,個人金融資產應在30萬元以上,恩格爾系數(shù)降至25%左右。
中等收入人群的成長勢必帶來消費的轉型,即生活質量越加受到關注,從追求數(shù)量型向講求質量型迅速轉變;在可支配收入中,消費開支絕對量增長,投資類消費(保險、住房儲蓄、債券、股票)比重上升。這些積極變化會反過來促進城市產業(yè)結構、經濟結構的調整和優(yōu)化,特別是將提升第三產業(yè),迅速增加對第三產業(yè)的需求,推動第三產業(yè)快速發(fā)展,改變中國第三產業(yè)比重偏低的不合理狀況。
(作者為泰康人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國際金融報》 (2005年03月03日 第七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