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實現工業化仍然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艱巨的歷史任務。”當前的工業化,就是要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走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發揮的新型工業化路子。湖南作為中西部省份和人口大省,不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就無法實現中部崛起的戰略目標。
一、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是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
一是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是世界經濟發展大趨勢和符合中國國情的現代化道路。當今我國經濟面臨著兩大趨勢、兩大壓力。一大趨勢是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知識經濟迅速崛起,高新技術產業快速發展,新的創造業不斷涌現,已逐步形成新型的工業化技術支撐體系廣泛滲透到經濟和社會發展各個領域,成為新世紀經濟的重要特征;另一大趨勢是,經濟全球化加快發展,沖擊著各國經濟傳統的國際關系,使我國經濟發展與世界經濟相融合。兩大壓力,即世界發達國家經濟、軍事、科技占優勢的壓力和國際激烈的市場競爭壓力。這就是我們必須順應經濟全球化潮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促進制造業特別是裝備制造業的發展,加快工業化發展步伐,迎接第四次技術革命和知識經濟的挑戰。
二是資源和環境承載能力不允許湖南再走粗放式發展的老路。湖南是一個有6600多萬人的人口大省,主要資源的人均占有量小,人口密度高出全國平均水平1.57倍,納入國民經濟統計的林木、煤、磷礦石、鹽等資源,除磷礦石外,其余都大大低于全國平均水平。湖南工業發展如果再走先開發、后治理的老路,資源和環境將不堪重負,走新型化工業道路是推進湖南工業化進程的惟一出路。
三是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已經起到促進湖南社會經濟發展的作用。通過實施“十六大標志性工程”等一系列針對工業發展的戰略舉措,湖南走上了新型工業化道路,湖南工業經濟進入快速增長階段,運行質量和效益也大幅提升,工業在全省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日益重要。2003年,全省工業完成增加值對全省經濟貢獻率達4個百分點。一些優秀企業、強勢品牌和新型產業,產生了很好的聚集作用,在一些地區形成了工業集群,拉動了當地經濟快速增長,消化了富余勞動力,促進了社會的文明與穩定。
二、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
一是按照市場經濟規律辦事,通過市場配置資源。新型工業化不是孤立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的新型工業化。遵循市場經濟規律,通過市場合理配置資源,使之發揮基礎性作用,以獲得最佳效益,是推進工業化進程中解決資源稀缺性矛盾的關鍵。
二是要按照“五個統籌”的要求,政府加強引導和監管。湖南目前仍處于工業化中期的初始階段,工業化進程能否順利推進,很重要的一條就是能不能按照“五個統籌”的要求,加強政府的引導和監管作用,堅定不移地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三是要以人為本,大力推進循環經濟的發展。以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為核心的循環經濟,以“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為原則,以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率為基本特征,有利于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這是新型工業化解決資源約束矛盾突出、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破壞加劇等問題的根本出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