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滾動新聞 > 正文
 
風雨十七載 輝煌發展路---湖北證券期貨市場發展歷程回顧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3月02日 16:34 上海證券報

    從1986年12月鄂武商改制設立股份公司并發行股票開始,湖北證券市場的發展已經經歷了17年的風雨歷程。17年來,湖北證券市場堅持"法制、監管、自律、規范"的八字方針,高舉規范發展的大旗,經受了各種風險的考驗,逐步發展成為我國中部最大的區域性市場,在優化資源配置、壯大企業規模、發展中介機構隊伍、增強公眾風險投資意識、促進地方經濟建設、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體制改革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湖北證券期貨市場發展歷程回顧

    湖北證券期貨市場是伴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而逐步發展壯大的。與全國其他區域性證券市場相比,湖北證券期貨市場起步較早、發展較快。

    回顧湖北證券期貨市場發展的歷程,大致可劃分為四個階段:

    (一)萌芽階段(1986--1992)

    這一階段的主要特點是股份制改革剛剛起步,股票作為一種新生事物,難以為大多數人認識和接受;證券經營機構開始建立,但經營品種少、規模小,處于創業的艱難時期;國債和企業債券的發行及流通的規模小且主要依靠財政、銀行系統。

    就是在這種困難的條件下,證券市場的各項要素開始在湖北萌發:1986年10月,武漢市政府確定武商、武漢糧貿中心等11家企業首批推行股份制改革,定向發行內部職工股。1986年12月,武漢武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成為湖北省第一家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4月,鄂武商內部職工股向社會募集,股票作為一種新生事物,最初以不規范的形式出現在人們面前。1988年6月,人民銀行湖北省分行批準黃石東方商廈向社會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由此首開了湖北省公開發行股票的先例。此后,省人行先后批準了湖北興化、公安車橋、宜昌猴王、黃石康賽、襄樊鼓樓商場等企業向社會發行股票,使全省各相關地區的企業和群眾對股票這一新生事物有了初步認識。

    與此同時,國債的發行和轉讓也為證券市場的發育起到了明顯的催生作用。1988年4月,國務院確定武漢市為開放國庫券轉讓市場的首批試點城市,全市各銀行相繼開辦了國庫券轉讓業務。隨后,全省銀行、財政部門先后開展國庫券回購、轉讓業務。

    企業債券市場此時也開始萌發,武鋼、武石化、武漢葛化等企業分別發行企業債券,所籌資金用于技術改造,拓寬了企業籌資渠道。

    在股份制改革及債券市場的推動下,證券經營機構應運而生。1988年3月,經中國人民銀行總行批準,湖北第一家證券公司------武漢證券公司成立,這也是全國首批專業性證券公司之一。武漢證券成立之初,主要以代理發行企業債券為主,同時開展國庫券寄存單業務,體現了證券市場萌芽時期的品種單一、規模狹小的特征。1991年3月18日,經中國人民銀行和湖北省人民政府批準,湖北證券公司成立。

    (二)試點階段(1992--1995)

    這一階段的主要特征是:乘著小平同志南巡談話的東風,證券市場各個方面都以試點的名義蓬勃興起,幾經淘汰,證券市場發展的必備要素日趨完善,為市場的進一步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一是股份制試點成績斐然。國務院五部委發布《股份制企業試點辦法》及兩個《規范意見》和相關配套政策出臺后,全省掀起了股份制改制的熱潮。截至1994年7月1日《公司法》正式實施,全省共有股份有限公司430余家。

    二是股票上市試點首開先例。1992年10月3日,鄂武商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向社會公眾發行新股,募集資金22750萬元,同年11月22日,鄂武商股票在深交所掛牌交易,標志著湖北省企業股份制改造進入了新的歷史發展時期。隨后,長印股份、武鳳凰、猴王、沙隆達、華新水泥(資訊 行情 論壇)相繼在滬深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截至1994年年底,湖北省共有6家上市公司。

    三是期貨市場試點發展迅速。1993年初,湖北金保利、湖北太平洋、湖北漢富、武漢潤和、武漢融利、湖北華泰、武漢江海等期貨經紀公司作為湖北省第一批期貨公司相繼成立。到1993年年底,全省共有17家期貨經紀公司,一家商品交易所(武漢金屬交易所)。

    四是證券經營機構發展迅速。繼武漢證券公司和湖北證券公司之后,三峽證券公司于1993年5月成立,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專門為三峽工程籌措融通建設資金。同時,一大批外地券商紛紛在武漢等大中城市設立分支機構,武漢市成為全國證券經營機構較為集中的城市之一。

    (三)初級發展階段(1995--1999)

    這一階段的主要特征是:上市公司家數迅速增加,中介機構和投資者隊伍迅速壯大,證券市場初具規模,市場功能逐漸發揮。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上市公司隊伍迅速擴大。在1999年以前股票發行實行額度制的情況下,湖北企業采取了"小規模、多家數"的方式,利用有限的額度實現了更多公司的上市。1995年到1998年,湖北省上市公司增加了33家。到1998年年底,全省共有上市公司39家,上市公司數量居全國各省市第5位。

    二是證券經營機構迅速增加,證券投資者隊伍迅速擴大。截至1998年年底,全省共有證券經營機構165家,在滬深證交所投資者開戶數發展到近210萬。

    三是期貨市場治理整頓成效明顯。1995年的清理整頓,湖北省有8家期貨經紀公司通過了中國證監會的審核驗收,期貨市場逐步規范。

    四是證券中介服務機構初步形成體系。截至1998年年底,湖北省共有5家具有證券從業資格的會計師事務所,4家具有證券從業資格的資產評估事務所,14家具有證券從業資格的律師事務所,初步形成了較為健全的證券期貨市場中介服務體系。

    (四)規范發展階段(1999年至今)

    這一階段的特點是,隨著1999年7月1日《證券法》的正式實施和證券監管體制的理順,以及證券市場市場化進程的加快,湖北證券市場開始進入規范發展階段,各市場主體質量不斷提高。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上市公司質量明顯提高。從增量來看,1999年以后,武鋼股份(資訊 行情 論壇)、東風汽車(資訊 行情 論壇)等一批大盤國企股相繼改制上市,湖北省經中科院和科技部認證的12家高科技企業中,有8家成功發行上市。1999年實行股票發行核準制后,湖北又有7家公司發行上市。這些企業的發行上市,從增量上對全省上市公司結構的優化起到了積極的作用。與此同時,部分上市公司通過優化重組,調整了產業結構,也從存量上優化了湖北上市公司質量。

    二是證券經營機構結構調整進一步加速。1999年以后,湖北3家證券公司均進行了增資擴股,其中湖北證券2000年增資擴股后更名為長江證券有限責任公司,2001年增資擴股后注冊資本增至20億元;2001年9月,三峽證券增資擴股后注冊資本增至10.329億元,并于2002年5月更名為亞洲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注冊地遷往上海;與此同時,全省各證券營業部也適應證券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形勢,進行了布局調整。通過結構調整,截至2004年年底,湖北地區證券經營機構從1998年的165家減少到127家,市場布局結構進一步趨于合理。

    三是期貨市場進入恢復發展階段。經過幾年的治理整頓,隨著全國期貨市場的轉暖,從2002年開始,湖北期貨市場逐步復蘇。2002年至2004年,湖北期貨市場成交量穩步上升,期貨經營機構的盈利能力也有了明顯的提高。

    四是證券期貨監管體系初步形成。1999年7月1日,中國證監會武漢證管辦正式掛牌,作為證監會在全國各地設立的九個大區辦之一,武漢證管辦下轄長沙、南昌兩個特派員辦事處,負責湖北、湖南、江西三省證券期貨市場的監管工作,初步形成了集中統一的證券監管體系。2004年3月1日,武漢證管辦更名為湖北證監局,負責湖北轄區證券期貨市場監管工作。

    五是行業自律不斷加強。1999年和2000年,武漢證券業協會和武漢上市公司董事會秘書協會相繼成立,隨著協會職能不斷增加和完善,湖北證券業和上市公司的行業自律也不斷加強。

    六是證券市場歷史積累的風險逐步得到充分揭示和有效釋放。隨著監管的加強,湖北證券市場的歷史形成并累積的風險在這一階段得到了較為充分的揭示,通過采取積極措施,部分上市公司的持續經營風險和退市風險得到了有效化解,部分證券經營機構的風險也得到了穩妥處置。

    湖北證券期貨市場發展的主要成就

    經過17年的規范和發展,湖北證券期貨市場在市場規模、融資能力及水平、發揮市場功能等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目前已形成了我國中部地區規模最大的區域性市場。

    (一)市場規模不斷擴大

    一是上市公司初具規模。截至2004年年底,湖北省共有上市公司63家,上市股票65只(其中華新水泥和沙隆達同時發行了A、B股),上市公司數占同期境內上市公司總數(1378家)的4.57%,居全國各省市第9位。63家上市公司資產總額共計1344.78億元,凈資產632.02億元;總股本221.81億元,其中國有股95.24億元,法人股43.03億元,流通股80.56億元。

    二是證券經營機構迅速成長。從1988年3月武漢證券作為全國首批證券公司成立以來,湖北地區證券經營機構不斷發展。

    目前全省共有2家證券公司,3家區域性證券管理總部,4家證券分公司,118家證券營業部,此外還有32家證券服務部,3家證券投資咨詢機構,證券經營機構數量居全國各省市第9位,證券從業人員近4000人。

    三是期貨市場穩步發展。經過近10年的清理整頓,目前全省共有6家期貨經紀公司、5家期貨營業部。2002年以來,隨著我國期貨市場開始進入恢復發展階段,湖北期貨市場也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

    四是投資者隊伍不斷壯大。從1992年股票市場試點以來,湖北省投資者隊伍迅速壯大,以武漢市為例,1992年投資者開戶數僅4.37萬,1993年年底達到23.8萬,1994年年底為41.2萬,1995年年底47.9萬,1996年年底84萬,1997年年底129萬,1998年年底146萬。加上全省其它市州投資者開戶數,到2004年年底,全省在滬深證券交易所投資者開戶數175萬戶,客戶交易結算資金余額54億元,股票、基金托管市值264億元。

    五是中介服務體系不斷完善。隨著證券期貨市場的發展,湖北省以武漢為中心逐步形成了一批專業的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和資產評估機構等中介機構。截至2004年年底,湖北省共有具有證券期貨從業資格的會計師事務所2家,具有證券期貨從業資格的會計師58人;異地會計師事務所在漢分支機構4家;具有證券期貨從業資格的資產評估機構4家。

    此外,省內還有一批具有豐富的證券期貨執業經驗的律師事務所和專業律師。

    (二)市場主體質量穩步提高

    一是上市公司質量穩步提高。1999年以來,隨著武鋼股份、東風汽車等績優大盤股的上市,華工科技(資訊 行情 論壇)、長江通信(資訊 行情 論壇)、安琪酵母(資訊 行情 論壇)等一批高科技企業陸續發行上市,以及火箭股份(資訊 行情 論壇)、力諾工業(資訊 行情 論壇)等一批上市公司通過資產重組、收購兼并逐步轉向高科技行業,目前高科技類企業已占全省上市公司總數的28%,改變了湖北上市公司原來過于集中于傳統產業的格局。隨著市場主體質量的提高,從2003年開始,湖北上市公司的整體業績已逐步扭轉了1997年以來逐步下滑的趨勢。

    二是市場主體規范化程度不斷增強。一方面,近年來湖北上市公司不斷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加快結構調整,提高了規范運作水平。長期以來困擾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結構不完善、募集資金使用不當、關聯欠款、關聯擔保等問題都有所改善。目前全省63家上市公司均已按照要求建立了獨立董事制度,獨立董事的作用正在逐步發揮。與此同時,上市公司內部控制和監督機制也有所完善。從2003年12月開始,湖北省各上市公司全面開展了投資者關系管理工作,信息披露的主動性、及時性和全面性大大提高。

    另一方面,各證券期貨經營機構也不斷完善公司治理,強化內部控制,規范化運作水平和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都得到了不斷的提高。

    三是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競爭力不斷增強。近年來,在我國證券市場持續低迷的形勢下,湖北省各證券經營機構通過苦練內功,加強管理,不斷拓展業務空間,增強了盈利能力。2004年,湖北證券業整體實現了扭虧為盈。與此同時,從2003年開始,湖北省各期貨經營公司也扭轉了多年來連續虧損的局面,普遍開始盈利,且盈利能力不斷增強。

    (三)市場功能初步發揮

    一是證券市場的籌資功能初步發揮。歷年來,湖北省共有65家上市公司通過證券市場進行了融資(生態農業已退市,湖北興化重組后已遷出湖北),累計從證券市場募集資金381.35億元,占境內證券市場籌資總額(11280.16億元)的3.38%。其中54家公司通過發行上市(IPO)募集資金189.98億元(另有9家歷史遺留問題上市公司上市時未發行新股),35家上市公司通過配股、增發募集資金191.37億元。

    二是證券市場優化資源配置的功能得到了明顯的體現。證券市場作為資本聚集的重要場所和載體,已經成為湖北省資源配置的重要橋梁。

    一方面,企業上市向社會公眾募集資金,引導全社會、全國性的資金流向企業,這本身就是一個資源配置的過程。近年來,湖北省一大批國家重點支持和鼓勵發展的、對產業升級換代有重要作用的國企和高新技術企業成為優先扶持上市對象。這些企業的發行上市,在支持全省國有企業改組改制和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的同時,也從增量上對全省經濟結構的調整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另一方面,公司上市之后,證券市場引導各種生產要素和經濟資源向企業凝聚,逐步通過制度優勢、人才優勢、政策優勢等經濟資源優勢在上市公司的全面有機結合,實現了資源的有效和優化配置。同時,證券市場通過股票價格的漲跌,吸引市場上的資金自發地向優良企業和朝陽產業聚集。資本在尋求增值以及通過流動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的同時,也為上市公司積極進行產業和產品結構調整提供了巨大的動力。各上市公司充分利用自身的機制優勢和資金優勢,在結構調整中邁出了堅實的步伐。企業的改制上市以及上市后利用資本市場進行的技術升級、產業調整和優化重組,不僅優化了湖北省上市公司的整體結構,同時也推動了湖北省經濟結構調整的進程。

    三是資本市場的建立和發展對湖北經濟體制改革起到了重大的推動作用。資本市場作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為湖北省培育、造就了一批行業性或區域性龍頭企業,而且解決了一些國有企業改革中存在的"錢從哪里來,人往哪里去,制往哪里改"的問題。在促進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產業結構調整、經濟觀念的轉變、市場機制的深化等方面,同樣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對湖北社會經濟發展產生了重要的推動作用。由于上市公司帶來的良好示范效應,極大地推動了企業股份制改造和現代企業制度在湖北的推行。截至2004年年底,全省已改制設立了930余家股份公司。

    四是資本市場的建立和發展對湖北省國民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湖北上市公司通過證券市場做大做強,已成為全省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全省63家上市公司通過IPO融資及上市后的發展,凈資產總規模由上市前的150億元增長到了2004年年底的632億元,增長了3.2倍,總資產規模更是達到了1345億元。在資產規模擴大的同時,上市公司的主營業務收入和實現利潤的增長也已成為湖北經濟增長的重要組成部分。2003年,湖北省58家上市公司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17.19億元,占全省GDP的10%;實現利潤總額25億元,占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的一半。2003年和2004年,全省上市公司總市值分別達1154.93億元和1138.97億元,分別占到了全省當年GDP的21%和19%。

    (四)區域性證券市場風險逐步釋放

    由于市場起步階段主要是靠政府推動且缺乏有效的監管和規范,湖北證券市場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留下了不少歷史包袱和風險隱患。由于長期以來證券市場被定位為國企解困的工具,國家對股票上市采取了計劃經濟下的額度分配方式,導致大部分上市公司規模偏小,不少公司包裝上市、捆綁上市,上市公司質量不高且存在弄虛作假的情況,部分公司因連續虧損而面臨退市風險。與此同時,眾多券商在漢設立分支機構投入不菲,導致市場競爭過度,機構包袱沉重。隨著監管力度的加大和市場規范化水平的提高,湖北證券市場在經歷了一個快速發展時期之后,問題逐步暴露,風險日益凸顯,并一度成為全國證券市場的風險頻發區。1999年以來,在湖北省委、省政府的重視和監管部門的努力下,各市場主體切實加強了風險防范和化解工作。

    一是通過資產重組,有效化解了部分上市公司持續經營能力不足的風險。2001年以來,湖北省先后有40余家上市公司進行了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資產重組。通過資產重組,這些上市公司的產業結構、股權結構和治理結構得到了優化,資產質量不斷提高,盈利能力也逐步增強。天頤科技(資訊 行情 論壇)、天華股份(資訊 行情 論壇)、祥龍電業(資訊 行情 論壇)、天發股份、國投資源(資訊 行情 論壇)等一批連續虧損公司通過重組順利摘掉了ST的帽子。

    二是區域性證券市場歷史遺留的券商柜臺債務等風險得到了進一步釋放。截至2004年年底,湖北證券市場柜臺回購余額已由1999年末的43.7億元降至1.26億元,下降了97%。

    三是一批高風險證券經營機構的風險得到了穩妥處置。通過近年來的主動揭示、積極防范和妥善處置,湖北證券期貨市場歷史遺留的風險已基本得到揭示,并得到了逐步化解和釋放,部分ST公司和高風險證券經營機構的風險也在可查、可控的前提下,正在得到逐步地化解,湖北證券市場已由全國的區域性高風險市場穩步走向了健康發展的新階段。

    湖北證券市場進入發展新階段

    2004年是我國資本市場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若干意見》的第一年。隨著各項基礎性制度建設的推進和資本市場改革和發展力度的加大,湖北證券期貨市場的改革和發展也取得了重大進展。

    一年來,湖北區域性證券市場各項功能得到了進一步的發揮,市場規模明顯擴大,市場交投日趨活躍,市場主體質量和結構也有了明顯的改善。

    一是證券市場籌資金額創歷史新高。2004年,湖北省共有5家公司發行上市,2家公司通過增發配股進行了再融資,籌資金額共計111.39億元,創下了湖北證券市場單年資本市場融資水平的歷史新高,是歷史上融資額最高年份2000年籌資額(50.3億元)的2.2倍,占當年境內資本市場融資總額的12.8%。

    二是上市公司和證券期貨經營機構整體業績大幅上升。2004年前三季度,湖北省63家上市公司共計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69.3億元,同比增長了46.84%;實現利潤總額53億元,同比增長了103%;實現凈利潤36.8億元,同比增長了107%。63家上市公司加權平均每股收益0.166元,平均凈資產收益率6%,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了38.57%和28.06%;平均每股凈資產2.766元,同比上升了6.97%。

    與此同時,2004年,全省118家證券營業部共計實現利潤6535.44萬元,一舉扭轉了2002年以來證券業整體連續虧損的局面。其中有70家營業部實現盈利,占省內營業部總數的59.32%。此外,各期貨公司實現利潤也普遍增長。

    三是市場創新層出不窮。部分上市公司和證券期貨經營機構通過優化重組和創新發展初步實現了做優做強。

    2004年6月初,武鋼股份通過增發成功收購了武鋼集團鋼鐵主業的資產和業務,成功實現集團主營業務整體上市,成為資本市場增發多贏的典范。增發后公司的資產規模、主營業務收入和凈利潤均大幅上升,2004年前三季度共計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42億元,成為轄內首家銷售過百億的上市公司;實現凈利潤20.55億元,同比增長了329.81%,居同期境內上市公司第十一位。

    與此同時,長江證券的創新發展也取得了重大進展。公司改制分立工作已獲得中國證監會的批準,控股的長江巴黎百富勤證券有限責任公司開始正常經營,控股的長信基金管理公司成功發行了1只基金,該公司還成功控股長江期貨經紀公司,基本構建了證券類控股公司的框架;2004年11月底,長江證券順利通過評審,成為第一、二批8家創新試點類證券公司之一,為進一步創新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此外,金良期貨和天立期貨公司停滯多年的股權重組工作也在2004年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通過股權重組,這兩家公司分別被長江證券和湘財證券控股并更名為長江期貨經紀公司和湘財祈年期貨經紀公司,并已正式重新開業。

    四是市場交投日趨活躍。2004年,湖北證券期貨市場成交量穩步回升,118家證券營業部累計實現股票、基金交易量2106.03億元,較2003年的1670億元上升了26.11%,占同期全國證券市場成交總量的4.95%。

    隨著我國期貨市場的持續發展和期貨新產品的不斷推出,2004年湖北期貨市場也繼續保持了平穩增長的態勢,6家期貨公司全年代理成交金額共計3085億元,較2003年增加了380.89%,占全國期貨市場成交總額的2.2%,增長速度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隨著國務院《若干意見》的深入貫徹落實和我國證券期貨市場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歷經風雨的湖北證券期貨市場必將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牢牢抓住新一輪的發展機遇,再創新的輝煌!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期貨新聞




評論】【談股論金】【推薦】【 】【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熱 點 專 題
第77屆奧斯卡盛典
駕駛員培訓新大綱
世界新聞攝影比賽
英語四六級考試改革
騎士號帆船歐亞航海
CBA全明星賽陣容公布
上海地產面臨泡沫破滅
京城在售樓盤分布圖
劉曉慶文集:自白錄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