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話月租費”之爭終于有了初步結果,然而廣大消費者遲遲等來的官方表態卻頗有推諉之嫌。
據北京娛樂信報報道:信產部某副司長在“2005年中國電信業發展與政策通報會”上表示,電信運營商和消費者這次博弈的關鍵,并不需要作為電信監管機構的信產部一紙行政命令,而是要通過市場競爭的途徑來解決。消費者完全能夠通過用手或用腳投票的方式來在
市場選擇不同的運營商,而信產部要做的就是履行作為一個監管者的職責,監督各方在市場競爭中按照游戲規則進行公平競爭。
關于市場競爭機制以及政府與市場的關系,這位副司長的確說得很清楚,遺憾的是缺乏理論和實踐的適用性。在充分競爭的行業或領域,消費者只要學會用腳投票,就能逐步和供應商達成一種“博弈均衡”,因為大家可供選擇的“門”很多且來去自由,誰也無法阻止甚至強買強賣。
而固話服務則完全是兩碼事:雖說也引入了市場機制,雖說不同城市有不止一個經營商,但真正具體到某個社區、某個用戶,假如你要使用固話,卻只能進一家的“門”。這種狀況和供電、供水大抵差不多,都屬于無法避免的技術壟斷或曰自然壟斷。即使再過若干年,也不可能有十條八條的電話線同時通到您家門口,想選哪家就選哪家。
既然用腳投票而不能,按說可用手投票。前段時間關于“固話月租費”的大討論,實際上也就是變相的用手投票。按說,民意表達得已十分清楚,取消“月租費”的理由已相當充分,但誰去受理這些用手投的“票”呢?
對于追求利潤最大化的供應者,消費者的用手投票其實并不起實質性作用,因為商人大可不必過于在乎輿論,消費者無論處于主動還是被動,只要上他的門,就算是對他的承認,就意味著交易的發生和利潤的存在。消費者用手投的票要想發揮實際作用,只能寄希望于負有維護市場公平責任的政府。然而,這次圍繞“固話月租費”而用手投票的試驗顯然是失敗的,因為政府主管部門不僅沒有基本的是非判斷,而且把消費者再度推給了“市場”,甚至號召大家去和處在壟斷地位的經營商進行一場根本不可能進行的所謂“博弈”。
僅就固定電話消費這一“市場”而言,當廣大消費者投票之“手”和投票之“腳”都失去功能,或者都被捆了起來,那么,出路在哪里?公平在哪里?有些政府部門,似乎一直都保持著某種“為民作主”情結或曰“管得寬”情結。雖然近些年一再勾畫“權力邊界”、一再強調“有所為、有所不為”,但假如把“不該管的管”現象和“該管的不管”現象作一個對比,前者明顯大于后者。就“固話月租費”之爭的結果看,它顯然應歸入后者。
作者:劉以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