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0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3月01日 13:36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 |||||||||
2004年,全省各族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以來的各項方針政策,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貫徹執行中央宏觀調控政策,深入推進各項重點工作,取得明顯成效,經濟發展實現了新跨越,整體經濟達到近年來最好水平,各項改革不斷深化,對外開放邁出新步伐,社會事業全面進步,人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圓滿完成了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目標任務,提前一年實現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翻兩番、三步走”的第一步戰略目標。
一、綜 合 國民經濟平穩快速增長。經濟總量跨上新臺階。初步核算,全省生產總值達到8836.9億元,比上年增長12.9%,為1997年以來最高增幅,提前一年實現了“翻兩番、三步走”的第一步戰略目標(即2005年地區生產總值力爭達到8000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370.4億元,增長6.7%;第二產業增加值4703.4億元,增長14.8%;第三產業增加值2763.2億元,增長12.5%。在第三產業中,批發和零售貿易餐飲業增長10.7%,房地產業增長4.5%,其他服務業增長13.7%。人均GDP在上年突破萬元的基礎上,達到13017元,比上年增長12.2%,增速是1997年以來最高水平。 價格上漲的結構性特征明顯。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上漲4.3%。其中,城市上漲3.7%,農村上漲4.8%。食品類漲價是拉動價格總水平上漲的主要因素,同比上漲10.7%,影響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3.4個百分點。受部分生產資料價格大幅上漲的影響,工業品出廠價格上漲11.6%,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上漲18.4%。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6.7%。農產品(資訊 行情 論壇)生產價格上漲10.1%,農、林、牧、漁產品價格呈現全面上漲態勢,分別上漲7.1%、12.3%、12.1%和27.0%。 表1:2004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 指標 全省 城市 農村 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 4.3 3.7 4.8 食品 10.7 10.0 11.6 糧食 23.7 23.2 24.2 肉禽及其制品 15.9 16.4 15.2 蛋類 24.9 24.0 26.0 水產品 14.1 15.2 12.1 鮮菜 93.7 93.0 95.0 煙酒及用品 0.7 2.3 -0.5 衣著 -3.2 -3.4 -2.9 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 -2.6 -2.9 -2.1 醫療保健及個人用品 2.2 1.0 3.2 交通和通訊 -1.4 -1.8 -1.1 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 2.4 0.8 3.9 居住 5.9 5.7 6.1 服務項目 3.5 2.3 4.7 就業工作取得新進展。就業人數增加。年末全省就業人員3515.6萬人,比上年末增加45.4萬人。其中城鎮就業人員847.1萬人,增加25萬人。全年有22.1萬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比上年末增加0.1個百分點。 宏觀調控取得明顯成效。從實際出發,堅持積極有為的工作方針,認真貫徹國家宏觀調控政策措施,注重把握宏觀調控力度,經濟運行中不穩定、不健康因素得到有效抑制,薄弱環節得到加強,國民經濟保持了良好發展態勢。糧食生產出現重要轉機。糧食總產量扭轉了連續5年減產的局面。農民收入邁上3000元臺階,實現近7年來首次兩位數增長。按照國家宏觀調控的重點,堅持“有保有壓”,積極支持符合國家政策、有市場有效益的重點項目,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幅穩步回落,由一季度的48.8%回落到全年的28.8%。尤其是國家宏觀調控的重點鋼鐵行業,年初過快增長的勢頭得到控制,全年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投資增長18.6%,增速比一季度回落155.5個百分點。土地市場治理整頓取得成效,金融信貸保持平穩。 改革步伐不斷加快。國有企業改革深入推進,加快國有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大力發展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經濟,國有股減持取得突破,國有經濟布局繼續調整。國有經濟比重降低、活力增強。截止2004年底,純國有工業企業個數由上年的1508家減少到1204家;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實現利潤204.6億元,比上年增長29.5%。財政、金融、投資、行政管理體制等各項改革扎實推進。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民營經濟發展,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積極營造有利于公平競爭的環境,民營經濟快速健康發展。民營經濟完成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5.6%;實繳稅金324.2億元,增長44.2%;民營企業出口創匯38.5億美元,增長94.9%。 經濟社會發展的協調性增強。深入實施城市化戰略,促進了城鄉共同發展,城市化水平進一步提高。積極推進“一線兩廂”戰略,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形成了“一線”領跑、“兩翼”齊飛的局面。堅持以人為本,社會事業全面進步,人口資源環境工作得到加強。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偏弱,糧食增產和農民增收的基礎還不穩固,產業結構不盡合理,投資和消費比例不夠協調,就業和再就業壓力較大,資源、環境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制約矛盾突出。 二、農 業 農業實現豐產豐收。種植業出現新變化。糧食播種面積9005.1萬畝,比上年增長1.0%,總產量達2480.1萬噸,比上年增長3.9%,扭轉了連續5年減產的局面;棉花播種面積1003.7萬畝,增長15.1%,總產量66.5萬噸,增長27.5%,是歷史第三高產年;油料播種面積875.4萬畝,下降8.0%,總產量154.3萬噸,下降5.4%;蔬菜播種面積1623.3萬畝,增長1.3%,總產量6187.5萬噸,增長4.8%。畜牧業較快增長。肉類、禽蛋和牛奶產量分別達到540.1萬噸、432.9萬噸和266.5萬噸,分別增長6.7%、4.3%和34.6%。林業、漁業保持較好發展勢頭。全年完成造林面積621萬畝,其中人工造林面積570萬畝;水產品產量92.8萬噸,增長7.6%。 表2:主要農產品產量 指標 單位 產量 比上年增長(%) 糧食 萬噸 2480.1 3.9 油料 萬噸 154.3 -5.4 其中:花生 萬噸 137.9 -7.0 棉花 萬噸 66.5 27.5 蔬菜 萬噸 6187.5 4.8 鮮果 萬噸 1346.3 6.0 其中:園林水果 萬噸 877.0 10.0 肉類 萬噸 540.1 6.7 其中:豬牛羊肉 萬噸 431.1 7.3 禽蛋 萬噸 432.9 4.3 牛奶 萬噸 266.5 34.6 水產品產量 萬噸 92.8 7.6 農業結構調整取得成效。種植業結構調整力度加大,糧食播種面積增加。畜牧、蔬菜、果品三大支柱產業產值占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比重達67.7%,對農業生產增長的貢獻率達70.1%。農業產業化步伐加快,產業化經營率達到45.6%,比上年提高1.5個百分點。 農業基礎設施得到加強。農田有效灌溉面積達446.0萬公頃,新增有效灌溉面積5.6萬公頃,有效灌溉率達74.3%,比上年提高0.8個百分點;新增節水灌溉面積16.9萬公頃;農業機械總動力8135.6萬千瓦,比上年增長4.8%;農村用電量310.8億千瓦,增長43.4%。 三、工業和建筑業 工業生產快速增長。全部工業完成增加值4154.6億元,比上年增長15.1%。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即國有及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非國有工業)完成增加值2459.2億元,增長22.2%,為1993年以來最快水平。產銷銜接較好,產銷率為98.4%。 表3:工業增加值主要分類情況 指標 增加值(億元) 比上年增長(%) 規模以上工業 2459.2 22.2 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 1120.8 9.3 其中:集體企業 189.0 12.4 股份制企業 1353.5 22.0 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 319.0 27.5 其中:輕工業 527.6 9.6 重工業 1931.6 25.9 其中:大中型企業 1795.6 18.6 經濟效益明顯提高。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潤513.2億元,比上年增長34.2%。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實現利潤204.6億元,增長29.5%;股份制企業實現利潤226.5億元,增長27.3%;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實現利潤89.2億元,增長13.3%;私營企業實現利潤106.9億元,增長60.0%。多數行業盈利水平提高。在38個工業行業大類中,有31個行業利潤增長。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黑色金屬礦采選業是拉動全省利潤增長的主要力量,對全省利潤增長的貢獻率為56.5%。 工業結構調整穩步推進。積極運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主導產業帶動作用增強。鋼鐵、紡織、石油加工、化工、醫藥、建材、食品七個行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的55.4%,對工業生產增長的貢獻率為62%。高新技術產業保持較快增長,生物技術、現代醫藥、電子信息、新材料等產業發展加快。規模以上工業中高新技術產業實現增加值242.9億元,比上年增長23.1%。主要能源、原材料產品產量增長較快,原煤增長9.6%,焦炭增長57.6%,發電量增長15.4%,生鐵增長28.3%,鋼增長38.7%,成品鋼材增長28.3%。汽車產量快速增長,增速為28.5%。 表4:工業主要產品產量 產品名稱 單位 產量 比上年增長% 紗 萬噸 49.9 2.0 布 億米 18.2 16.7 軟飲料 萬噸 155.4 16.5 乳制品 萬噸 126.5 30.1 原煤 萬噸 7156.1 9.6 發電量 億千瓦小時 1255.6 15.4 生鐵 萬噸 5283.5 28.3 鋼 萬噸 5641.4 38.7 成品鋼材 萬噸 4697.8 28.3 水泥 萬噸 7825.5 20.3 平板玻璃 萬重量箱 3612.3 13.8 化肥(折純) 萬噸 245.8 6.8 汽車 萬輛 14.3 28.5 變壓器 萬千伏安 5008.1 48.9 照像膠卷 萬平方米 214.5 12.5 化學原料藥 萬噸 32.0 17.2 建筑業穩步發展。全社會建筑業完成增加值548.8億元,比上年增長12.7%。資質等級以上建筑業房屋施工面積9487萬平方米,增長6.4%;房屋竣工面積4083萬平方米,下降14%。 四、固定資產投資 固定資產投資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215.3億元,比上年增長28.8%。其中城鎮投資2438.6億元,增長37.6%;農村投資776.7億元,增長10.1%。 表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情況 名稱 單位 絕對數 比上年增長%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 億元 3215.3 28.8 #城鎮投資 億元 2438.6 37.6 農村投資 億元 776.7 10.1 #建設與改造投資 億元 1839.0 35.7 房地產投資 億元 315.9 25.7 投資結構得到優化。第一、三產業投入力度加大。第一產業完成投資191.9億元,比上年增長17.0%,增速比上年提高1.8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完成投資1588.5億元,增長25.4%,比上年提高10.5個百分點。薄弱環節得到加強。教育、衛生、交通運輸、水利和公共設施管理業投資均保持了快速增長,增速在30—90%。第二產業投資保持快速增長,完成投資1434.9億元,增長37.1%,其中工業和制造業分別完成投資1352.2億元和1090.3億元,分別增長36.1%和35.5%。 企業自主投資能力增強。在城鎮固定資產投資中,自籌資金1621.2億元,增長39.9%;利用外資58.5億元,增長79.2%,表明經濟自主增長的能力增強。 重點項目建設得到加強。大中型建設項目投資206.8億元,比上年增長56.5%。高速公路、農村公路、電力等建設均邁出較大步伐,港口、水利、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取得積極進展。河北國華定洲電廠一期、衡水恒興發電二期、唐鋼超薄熱帶深加工、首鋼200萬噸鋼搬遷、京承高速公路、黃驊港二期工程等重點項目建設進展順利。 五、國內貿易 消費品市場繁榮活躍。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2522.9億元,增長15.8%,為1998年以來最快水平。城鄉市場共同繁榮,增幅差距進一步縮小。城市零售額1240.6億元,增長16.6%;農村零售額1282.3億元,增長15.2%。各行業均保持較快增長。批發零售貿易業零售額1816.9億元,增長16.6%;餐飲業零售額289.2億元,增長23.9%。 在限額以上批發零售貿易企業商品零售額中,通訊器材零售額比上年增長1.2倍,家具類增長43.1%,汽車類增長34.3%。 六、對外經濟 對外開放成效顯著。全年進出口總額135.3億美元,比上年增長50.7%。其中進口總額41.9億美元,增長37.2%;出口總值93.4億美元,增長57.6%,為1990年以來最快水平。出口商品結構進一步優化。工業制成品出口增長64.1%,占出口總值的比重達80.1%,比上年提高3.2個百分點;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比上年分別增長59.1%和66.7%。積極推進出口市場多元化戰略,對各大洲出口全面增長,與世界主要貿易伙伴往來日益密切。 表6:全省進出口情況 名稱 單位 絕對數 比上年增長% 進出口總額 億美元 135.3 50.7 #進口總額 億美元 41.9 37.2 出口總額 億美元 93.4 57.6 #初級產品 億美元 18.6 35.6 工業制成品 億美元 74.8 64.1 #一般貿易 億美元 81.5 63.4 加工貿易 億美元 11.3 28.1 #亞洲 億美元 43.3 56.1 日本 億美元 11.1 47.1 韓國 億美元 9.8 59.2 非洲 億美元 3.7 54.9 拉丁美洲 億美元 2.3 78.1 歐洲 億美元 31.8 65.1 歐盟 億美元 13.4 22.7 北美洲 億美元 11.1 43.2 美國 億美元 1.2 24.9 大洋洲 億美元 1.1 37.2 利用外資規模不斷擴大。全省實際利用外資19.8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7.0%。其中外商直接投資16.2億美元,增長45.5%,增速為1997年以來最快水平。大項目帶動作用明顯,總投資500萬元以上到位外資占全省外商直接投資比重達80.0%。新批合同項目594個,增長3.7%;合同外資額21.5億美元,增長9.3%。 表7:主要行業外商直接投資情況 名稱 單位 絕對數 比上年增長% 農副食品加工業 萬美元 8941 183.8 食品制造業 萬美元 2657 -48.0 醫藥制造業 萬美元 4083 -39.5 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 萬美元 31757 208.6 非金屬礦物制品業 萬美元 8218 16.8 造紙及紙制品業 萬美元 15028 140.4 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 萬美元 14118 226.8 房地產業 萬美元 13911 208.2 對內開放邁出新步伐。全年引進省外技術4777項,比上年增長11.8%;引進資金420.3億元,增長28.0%;引進人才4.1萬人,增長7.3%。 對外經濟技術合作發展勢頭良好。全年新簽對外經濟技術合作合同金額5.3億美元,比上年增長41.6%;完成營業額2.7億美元,增長31.2%。 七、交通、郵電業和旅游 交通郵電業發展步伐加快。全年交通運輸和郵電通信業實現增加值724.3億元,比上年增長16.5%。 交通運輸業快速發展。全年貨物周轉量比上年增長25.5%;旅客周轉量增長21.1%。港口吞吐量首次突破兩億噸,達22515萬噸,增長25.1%。全省公路通車里程702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706公里,分別增長7.4%和1.5%。另外,村道達到57084公里。 表8:各種運輸方式完成運輸量 指標 單位 絕對量 比上年增長(%) 貨物周轉量 億噸公里 3796.1 25.5 其中:鐵路 億噸公里 1955.5 9.4 公路 億噸公里 658.6 11.3 旅客周轉量 億人公里 945.4 21.1 其中:鐵路 億人公里 479.1 24.8 公路 億人公里 466.3 17.6 港口吞吐量 萬噸 22515 25.1 郵電通信業保持較快發展。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2000年不變價)432.0億元,比上年增長47.4%。其中,郵政業務量22.3億元,增長6.2%;電信業務量409.7億元,增長50.5%。年末局用電話交換機總容量達到2045.3萬門,比上年末增加314.8萬門,增長18.2%;固定電話用戶達到1578萬戶,增長17.8%,其中城市電話用戶897.4萬戶,鄉村電話用戶680.6萬戶,分別增長22.7%和12.0%;移動電話用戶1606萬戶,增長28.2%。全省固定及移動電話用戶總數達3184萬戶,增長22.8%,電話普及率達47部/百人。 旅游業蓬勃發展。全年接待國際游客58.1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1倍,旅游外匯收入1.9億美元,增長1.3倍;接待國內游客7226.7萬人次,增長20.8%,創收334.6億元,增長26.2%。旅游業總收入350.4億元,增長70.7%。 八、財政、金融和保險業 財政收支增長較快。全部財政收入完成778.3 億元,比上年增長22.6%,增幅為1995年以來最高水平。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完成407.8億元,增長21.4%。財政支出753.2億元,增長16.5%。 金融存貸款平穩增長。年末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9249.9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6.2%;各項貸款余額6152.2億元,比上年增長11.4%,F金收支相抵凈投放貨幣331.7億元。 保險事業穩步發展。保費收入205.4億元,比上年增長22.9%。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49.8億元,壽險保費收入146.0億元,健康和意外傷害險保費收入9.6億元,分別增長57.6%、15.6%和4.4%。各項賠款和給付36.8億元。其中,財產險賠款23.2億元,壽險賠付8.8億元,健康和意外傷害險賠付4.8億元,分別增長28.9%、30.5%和33.3%。 九、教育和科學技術 教育事業全面發展。研究生招生6491人,增長29.3%,在學研究生14932人,增長33.7%。普通高等學校87所,招生23.9萬人,比上年增長17.1%,在校學生69.7萬人,增長21.2%。中等專業學校在校生32.1萬人,職業中學在校生33.7萬人,普通中學在校學生532.9萬人,小學在校學生547萬人,學齡兒童入學率達99.8%。幼兒園在園幼兒108.5萬人。 表9:各類學校招生和在校生情況 指標 學校數(個) 招生數(萬人) 在校生數(萬人) 畢業生數(萬人) 普通高等學校 87 23.9 69.7 14.3 中等專業學校 341 11.8 32.1 12.8 普通中學 4917 172.4 532.9 173 職業中學 313 12.9 33.7 6.9 技工學校 173 4.2 8.3 2.0 小學 22593 71.5 547 128.1 科技事業邁出新步伐。科技投入增加。全省用于科技活動的經費支出為84.1億元,比上年增長13.2%,其中研究與發展(R&D)經費支出42.5億元,增長11.5%,占地區生產總值的0.48%?萍缄犖椴粩鄩汛蟆D昴⿵氖驴萍蓟顒尤藛T11.5萬人,比上年增長0.9%,其中科學家和工程師8.1萬人,比上年增長3.8%?萍紕撔履芰υ鰪。建設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中試基地153家。全年組織實施重點技術創新項目106項,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103項,其中在建國家重大專項和示范工程37項,新增國家重大專項和示范工程23項?萍汲晒@著。全年共取得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1155項。專利申請量5647件,授權量3407件。技術市場活躍。全年共簽訂技術合同2622份,技術合同成交金額7.3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21.8%和7.0%。 表10:2000年以來科技成果情況 指標 單位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省級登記的科技研究成果 項 1223 942 1009 1011 1155 其中:國際領先 項 22 24 23 35 30 國際先進 項 224 192 206 241 218 國內領先 項 583 514 519 554 587 國內先進 項 278 165 150 143 121 綜合技術服務能力進一步增強。全省共有產品質量、體系認證機構3個,累計完成對1000個企業的產品認證。共有法定計量技術機構150個,全年強制檢定計量器具177萬臺件。全省共有天氣雷達觀測站點11個,衛星云圖接收站點16個。有地震臺站28個,地震遙測臺網40個。有4個海洋觀測、監測站點。測繪部門審核地圖50件。全省省級地質環境監測站12個,成功預報地質災害17起。 十、文化、衛生和體育 文化事業繁榮發展。年末全省共有藝術表演團體129個,文化館97個,公共圖書館148個,博物館44個,檔案館205個。廣播電臺12座,中、短波廣播發射臺和轉播臺30座;電視臺12座,一千瓦以上電視發射臺和轉播臺42座。有線電視用戶419.1萬戶。電視劇產量15部。出版全國性和省級報紙5.2億份,各類雜志4539.7萬冊,圖書1.9億冊。 表11:2000年以來廣播電視及出版物情況 指標 單位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廣播人口覆蓋率 % 97.9 98.4 98.4 98.4 98.4 電視人口覆蓋率 % 97.4 98.1 98.1 98.3 98.4 雜志出版量 萬冊 5200 5000 5900 4600 4540 圖書出版量 億冊 3.1 2.8 3.0 2.5 1.9 報紙出版量 億份 9.0 9.2 10.6 5.7 5.2 衛生事業健康發展。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得到加強,80%以上的疾控建設項目已經完成,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取得良好效果,有效防止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發生。年末全省共有衛生機構4556個,其中醫院、衛生院4025個;衛生技術人員19.2萬人,其中醫生8.4萬人,護師、護士4.8萬人;床位16.2萬張,其中醫院、衛生院15.3萬張。擁有衛生防疫、防治機構206個,衛生技術人員1.0萬人;婦幼衛生機構186個,衛生技術人員1.0萬人;鄉鎮衛生院1966個,床位4.0萬張,衛生技術人員4.4萬人。農村有醫療點的村數占總村數的95%,鄉村醫生和衛生員6.3萬人。 體育事業成績喜人。全民健身活動蓬勃發展,競技體育取得新成績,在國內外重大比賽中,我省運動健兒獲金牌46枚,銀牌41枚,銅牌50枚。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全省總人口達到6808.75萬人。其中男性3479.61萬人,女性3329.14萬人。低生育水平得到鞏固。全年出生人口81.33萬人,出生率為11.98‰;死亡人口42.02萬人,死亡率為6.19‰;凈增人口39.31萬人,自然增長率為5.79‰,比上年提高0.63個千分點。 表12:人口主要構成情況 指標 年末數(萬人) 比重(%) 年末總人口 6808.8 -- 其中:男性 3479.61 51.1 女性 3329.14 48.9 其中:0-14歲 1188.13 17.45 15-64歲 5076.60 74.56 65歲及以上 544.02 7.99 城鄉人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7951.3元,比上年增長9.8%。在國家扶農政策、農產品價格上漲及糧食增產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下,農民人均純收入邁上3000元臺階,達3171.1元,比上年增加318元,增加額是1997年以來最多的一年;增速達11.1%,為近7年來首次實現兩位數增長,也是近6年來首次超過城鎮居民收入增速。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增長7.0%,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增長14.7%。城鄉居民恩格爾系數分別為36.8%和42.5%,比上年分別提高1.6和2.6個百分點。 表13:城鄉居民生活提高情況 指標 單位 絕對量 比上年增長(%) 城鎮居民家庭 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7951.3 9.8 人均消費性支出 元 5819.2 7.0 人均住房使用面積 平方米 19.3 2.3 農村居民家庭 農民人均純收入 元 3171.1 11.1 人均生活消費支出 元 1834.9 14.7 人均住房使用面積 平方米 26.1 2.1 社會保障工作不斷加強。年末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數472.5萬人,比上年增加89.3萬人。其中參保職工363.6萬人,參保退休108.9萬人。參加失業保險的職工達479萬人,城鎮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數為683萬人,其中參保職工達511.1萬人,參保離退休人員達171.9萬人。企業養老金社會化發放率達到100%。全省81萬人享受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社會福利事業穩步發展。年末全省各類收養性社會福利單位床位達6.0萬張,收養各類人員4.1萬人。城鎮建立社區服務設施達1.0萬個,綜合性社區服務中心250個。全年籌集社會福利資金2.8億元,直接接收社會捐贈款0.16億元。 十二、資源和環境 耕地總資源繼續減少。年末實有耕地總資源6441.5千公頃,比上年減少45.0千公頃。其中常用耕地面積6000.6千公頃,增長0.2%,呈現恢復性增長。建設占用耕地6781公頃,生態退耕43581公頃,分別減少2273公頃和139151公頃。 城市環境保護工作有所加強。監測的11個省轄市建成區中,有1個城市空氣質量達到二級標準;有7個城市達到三級標準。建成環境噪聲達標區88個,達標面積994.7平方公里。全省建成煙塵控制區137個,面積達1509.5平方公里。 生態環境建設力度加大。全省自然保護區達25個,總面積46.3萬公頃;建成生態示范區5個。生態環境保護得到加強。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京津風沙源治理和退耕還林等工程建設進展良好。 注:1、本公報2004年部分數據為快報數。 2、公報中全省生產總值、人均GDP、各產業增加值絕對值按現行價格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