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多“兩會” 上證指數行情還有足夠騰挪空間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3月01日 11:16 證券市場紅周刊 | |||||||||
A股市場上總有春季攻勢的慣例和“兩會”行情的情結。統計也顯示,歷年“兩會”前后產生中級行情的概率是100%,這是全年最穩健的黃金賺錢期。今年的行情始自2月2日的單日井噴,截至2月25日,上證指數已經上漲10%。從行情的啟動時間看,今年無疑也暗合了歷年“兩會行情”的節奏,行情能夠持續一段時間已成為大概率事件,這也是目前各路資金敢于一搏的原因。如果姑且將春季的這一次賺錢效應稱為“兩會行情”,那么2005年的這場行情能持續多久?將呈現怎樣的熱點機會?各路機構對此又是何種心態?
行情還有足夠的騰挪空間 我們統計了1995年開始,上證指數每年“兩會”期間的行情表現。可見每年“兩會”期間,盡管漲幅大小不同,但指數都處于一輪中期上漲的中間階段。10年之中,這種情形出現的幾率達到了100%。從行情時間跨度看,每年的“兩會”行情,是處于一輪中級上升行情的中間階段。觀察歷年“兩會行情”的上漲節奏,有助于把握買賣的時機。 歷年“兩會行情”的運行節奏 一般而言,“兩會”召開是在每年的3月3日左右。在會議召開之前,行情上升時間最長的是2004年,從行情啟動到“兩會”召開,反彈行情走了70個交易日,“兩會”期間指數仍然微升2.9%。會議結束17天后大盤見頂。而啟動時間與“兩會”召開時間最接近的是1999年,2月8日行情創出底部,6個交易日后就迎來了“兩會”,前后只持續了35天。雖然其漲幅是10年中最小的,但正孕育著“5·19”這樣的大行情。 “兩會”期間,指數上漲幅度最大的是2002年,從3月3日至3月15日,10個交易日連拉6根陽線,指數上漲10.59%。10年中,僅有兩次在會議期間出現下跌,屬于小概率事件。 “兩會”結束后,10年中上證指數經歷了最短8天、最長12天的上升,然后均到達階段性頂部。會后漲幅最大的是1997年,達到33.27%;2000年最小,但也達到2.21%。這就提醒我們,其實“兩會”召開之后,都給投資者留出了獲利出局的充裕時間。在8-12天中,如果發現大盤有做頭見頂跡象,就應該采取必要的措施。 中國股市的這種“冬播春生”規律,在近3年中更為明顯。2002年、2003年、2004年都是在1、2月份或前1年年底指數創下底部后,春節期間發力上攻,3、4月份創高點后開始下跌。除非特殊情況(如“6·24”行情),“兩會行情”創下的頂基本就是當年的頂部。 本輪行情還有足夠的騰挪空間 始于2月2日的本輪行情已經上漲了10%,人們關心的是本次行情能否在“兩會”期間完成“空中加油”,這將影響到行情的高度和長度。我們認為,2002年以來的“兩會行情”,對今年的指導意義更大,因為這3年均處于熊市之中,指數也均處于下降通道。 2002年是在1月29日探得1339點的底部后,以長陽線開始反彈的。到當年3月3日,指數上漲了10.52%,與目前為止本次行情的時間和幅度都很相似。那次上證指數在“兩會”期間上漲了10.59%,會后上漲3.95%,一共上漲了26%。而本輪行情是在2月1日下探到1178點這個5年新低后開始上漲的,如果按25%的漲幅計算,上漲高度將達1472點。我們注意到,這個點位也與眾多市場人士預測的1450點上漲目標非常相近。如果今年能夠復制2002年的走勢,那么就目前而言,“兩會行情”正處于中繼階段,還有足夠的操作騰挪空間。 從股票的漲跌結構來看,2002年從“兩會”召開至指數見到中期頂部,A股市場呈現典型的“齊漲共跌”,除了6只股票下跌外,其余全部上揚。2003的這個階段則是漲跌平分天下。2004年,“兩會”開始27天后上證指數即見頂,但仍有80%的股票上漲。從今年行情啟動以來的市場漲跌情況看,雞犬升天的事恐怕很難出現,因此接下來的一個難題就是如何捕捉今年“兩會行情”的熱點。 主流熱點有些“四不像” 在把握今年“兩會行情”的熱點之前,我們試圖從過去3年“兩會”期間的熱點變換中尋找一些端倪。我們將2002年以來的歷次“兩會行情”分為“啟動”、“盤整”、“下跌”三個階段,分別考察期間的市場熱點轉化脈絡。 過去三年熱點主線貫穿首尾 自2002年以來的春季行情中,雖然屢有黑馬蹦出,但實際上都有一條主線,并往往橫貫行情首尾。2002年的“兩會行情”是以ST(包括?鄢ST)為代表的重組股和地產股為主線;2003年是以“五朵金花”為代表的周期性行業大放異彩;2004年則以電子元器件、網絡游戲為領袖的科技股,以及石化、煤炭為主的景氣行業獨領風騷。作為當年的主流熱點,這三條線基本上貫穿了行情始末。 雖然存在熱點主線,但在行情前、中、后階段,熱點主線的表現也略有差別。如2003年行情前段表現最好的是ST股票,但以長安汽車(資訊 行情 論壇)為代表的汽車股已經初露鋒芒,進入后段,漲幅前10名中就有3家汽車股,成為當年最大的贏家。2004年行情初段,電子元器件、網絡游戲為代表的科技股一鳴驚人,在行情中段它們進入中場休息,而以馬鋼股份(資訊 行情 論壇)、上海石化(資訊 行情 論壇)為代表的周期股則逆勢上漲。到了行情后段,科技股再拾領漲大旗。從過去3年“兩會行情”主流熱點的演變可以看出,熱點主線不但漲幅很大,漲勢還較為持久。 今年“兩會”炒題材? 如果說2003年“兩會行情”炒的是行業景氣周期,2004年炒的是景氣周期的尾巴,那么經過了宏觀緊縮后的2005年,“兩會行情”中又該炒什么呢? 我們看到,今年行情啟動的時間比前3年都要晚,直到2月2日才確認低點探底回升。其后再逢春節,這就使得行情的前段不夠充分。從公司業績上看,今年的情況有些微妙。雖說今年的公司業績應是幾年來最好的,但由于宏觀調控的原因,再往后走公司業績將出現明顯下滑,因此并不存在前兩年炒作業績增長的背景。我們判斷,在預期業績大幅放緩的背景下,今年“兩會行情”的炒作主線可能將與2002年相似,即以題材炒作為主線。由于2002年的題材炒作行情要比2003年和2004年的業績行情更弱一些,因此今年的整體行情恐怕也難過分樂觀。 粗略統計2月2日以來的市場熱點可見,在漲幅前100名中,ST股票有14只,整體表現突出。漲幅前100名中,只有27只的預期市盈率低于30倍,前10名中只有2只,可見過去兩年崇尚的“低市盈率”板塊并未受到青睞,位于漲幅前列的是以力諾工業(資訊 行情 論壇)為代表的新能源概念股,以及國際實業(資訊 行情 論壇)、士蘭微(資訊 行情 論壇)為代表的各類超跌股。 此外,結合今年1月份下跌行情中逆勢上漲的板塊來看,排在漲幅前列的仍是ST股票、新能源概念股以及地產類藍籌股等,此外還有以文山電力(資訊 行情 論壇)為代表的年報高送配概念股。值得注意的是,在1月份的下跌行情中,漲幅前100名中有46只預期市盈率在30倍以下。因此相比之下,在本輪行情啟動之前,市場還比較崇尚對業績的挖掘,而“2·2行情”啟動之后,今年的“兩會行情”似乎就轉向了更加注重題材炒作了。 熱點結構有點亂 如果再將今年初以來上漲的股票進行分類統計,還能得出一些有趣甚至矛盾的結論,使得本次行情的熱點看起來有點“四不像”。在漲幅前30名股票中,預期市盈率在30倍以下的只有4只;但在漲幅前100名股票中,預期市盈率在30倍以下的股票卻多達33只。仔細觀察發現,這些低市盈率的股票多為基金四季度增倉的品種,它們有的提前見底,有的抗跌逆勢上漲甚至創出新高。同時,以上海汽車(資訊 行情 論壇)為代表的一些周期性大盤藍籌股也在1月21日提前見底,并出現了一定的漲幅。他們更多的是嚴重超跌之后的技術性反彈。從這個角度看,今年的行情有點像2004年基金與游資共贏的行情,但業績類股的表現相對又弱了很多。 從股價結構的角度看,年初至今的漲幅前100名中,10元以上的有17只,5元以下的有35只,整體看仍是低價股的天下,這與2004年的中高價股行情呈明顯不同。另外,雖然目前市場上演繹的熱點可以歸屬于許多不同的題材,但都呈現出共同的超跌特征。譬如新能源概念的新代表春蘭股份(資訊 行情 論壇)就是典型的例子:既是超跌,又有題材。 實際上,今年的“兩會行情”缺乏2003年和2004年來自上市公司基本面的配合,但由于部分品種還有業績增長的機會,所以基金既沒有完全主導行情,也沒有完全喪失行情,對于游資而言也是如此。這輪行情未來的熱點,可能是以制造各類超跌題材(如新能源、重組、送配年報等等)為主,同時二線藍籌為輔,這與大盤自去年“9·14行情”以來的熱點情況比較相似。但值得注意的是,本周四,一度活躍的題材股東方寶龍(資訊 行情 論壇)和?鄢ST農化跌停,同時即使是基金,對于一些二線藍籌股也存在分歧,因此今年的行情就如啟動前期的成交量一樣,并不堅決。 由于目前市場的焦點在于對股權分置問題的說法,“兩會”之后這個政策預期如果不能兌現,那么今年的春季攻勢將會與往年一樣匆匆結束。但如果能有一些有利于補償投資者的解決股權分置的試點推出,或許今年這種“四不像”的春季行情將會迎來最大的機會和熱點。 各路機構都有“小算盤” “兩會行情”發展至此,身處其中的投資機構又是如何看待的呢?記者采訪中發現,不同的機構對這波行情的判斷,雖然總體上都是先當反彈看待,也基本上同意“上半年該掙的錢還沒有掙完”,但思考問題的邏輯和心態卻各有千秋。 保險:謹慎入市留有后路 作為股市上的新生力量,某保險公司投資管理中心資金運用部負責人出言謹慎:“我們認為,這波行情資金推動很明顯,主要是由于跌多了洗出來很多資金,去主攻超跌品種。由于上漲缺乏清晰的主線,這也制約了行情發展的力度和高度。” 盡管如此,他仍認為上半年會有一波反彈,從最低點算起,持續時間將有3-5個月,高度大約200-300點,在1500點附近會遇到較大阻力,下半年可能還會創新低,明年才會真正見到熊市的底部。因此他表示:“我們如果在今年入市,一定要考慮留條退路,而且在入市的資金量和購買的品種上都會非常審慎,入市速度也不會很快。現在大家都認為,保險資金年內可能入市資金達200億元,但就我了解,年底能有20億資金進入二級市場就算不錯了。” “入市相對謹慎”,是采訪中保險方面的一個共同表態。從保監會有關“股票資產市場價值發生大幅波動,虧損超過本公司股票投資成本10%的,或者盈利超過本公司投資成本20%的,應當于三日內向中國保監會報送《股票投資風險報告》”的規定看,保監會對風險的控制也可謂謹小慎微。 券商:休養生息態度積極 新的行情中,券商這股曾經的“破壞性”力量,又將充當怎樣的角色呢?華泰證券管理客戶資產的負責人武曉春斷言:隨著規范券商這一批隊伍的名單不斷壯大,券商“炸彈”的引爆可能將告一段落。因此“今年至少會有一波上升行情,哪怕目前先把它定義為反彈。”不過他也注意到,雖然行情呈現出多元化特征,但完全被大家認可的熱點還未出現。但他可以肯定的是,2003年以來打著價值投資旗號的品種和已經大幅度上漲的品種,在本次行情中不會有太好的表現。 某大券商自營部負責人則明確表示,自己將是積極偏多的一方。更讓他有信心的是,該公司的30藍籌股指數從2004年6月28日設立以來,今年已經有了10%的上漲幅度,力度遠強于大盤。隨著目前利多因素的一點點積累,尤其是對股權分置的利多預期,本輪行情的力度應該比“9·14行情”強。以他的經驗判斷,這波行情的收益率只要能達到GDP的2~3倍,即20% 之間,都算是理性上漲。作為券商的自營部門,他們將把握住藍籌股機會,積極挖掘延伸的熱點;而超跌、重組股等局部熱點,對大資金來說難以形成整體持續的收益,因此他們不會太關注。 基金:上半年該掙的錢還沒有掙完 廣發基金公司的投資總監朱平,接受采訪的語調與1月底參加本刊舉辦的行情峰會演講時相比,顯然要積極許多。他認為今年行情向上的概率比去年要大,這次反彈將是“9·14行情”以來級別最大的一次,但在1300點會有爭奪。總體看來,目前行情性質仍屬每年上半年都會出現的“常規性行情”。 朱平如此判斷的指標有兩個:第一是資金。據他所知,保險資金正在從一些基金撤出,但正式入市還需要時間。第二是他們旗下的一些主要投資品種,還未達到目標收益,比如貴州茅臺(資訊 行情 論壇)、上海機場(資訊 行情 論壇)、煙臺萬華(資訊 行情 論壇)等。他認為這些股票目前的價位尚未完全反映出其未來價值。因此對于基金來說,上半年該掙的錢還沒有掙完。但他也表示,對基金來說,目前比較難預測的一個是游資入市的意愿和數量,另外就是政策的預期。如果沒有好的政策出臺,大盤年底可能還要創新低。 在熱點方面,朱平認為,周期類的股票整體還是處在一個大箱體中。無論是處于上游的鋼鐵、石化,還是處于下游的汽車、電力、水泥等,可能要往中間走。即上游行業的股票價格要下來一點,下游行業的股票價格要上去一些。而金融、房地產行業的股票基本面會有所改善,但是存在的一些未知風險還很難判斷,比如加息、物業稅、交通銀行兩地上市的估值壓力等。消費行業的上市公司前景應當不錯,但就上市公司而言,其產品一定要有差異化。 游資:題材將作為行情的“調味品” 游資無疑是這波行情的積極實踐者。他們發動的超跌股、概念股讓行情熱鬧了許多。與游資機構頗有交往的東金顧問分析師何巖,已經注意到這波行情與“9·14行情”的差異。他發現“9·14行情”是游資熱鬧,基金旁觀,但這次則有基金的自救行為。整體看來,這波行情是市場自發形成的反彈行情。他建議投資者務必要抓住這每年一次的黃金獲利期。 何巖指出,對于游資來說,現在看得太遠還不切實際,但可以將這波行情判斷為大級別的反彈,沖擊到年線1440點附近可能會有阻力。投資者可關注站在年線上方的個股,也可以將60日均線當成判斷股票強弱的一個指標。另外對于游資來說,市場需要調味品,最近走強的環保、新能源等概念股就屬此類。何巖建議投資者關注這些流通盤不太大、業績尚可、兼有熱點題材、便于游資運作的個股。 股權分置破題——本輪行情的最大伏筆 人們很清楚,今年的“兩會”仍很難直接提及證券市場,但此次行情仍有一條與以往不同的最大伏筆:對高層解決“股權分置”問題的樂觀預期。“2·2行情”崛起之后的這段時間,恰是股權分置消息最為集中的“噴發期”,傳聞中的說法有: ——年前華建敏視察新華社時,曾談及股權分置問題,指出2005年是解決股權分置問題的最佳時機;在解決股權分置問題時不能讓流通股東再受損。這些講話在后續的報道中,由于“敏感”而被隱去。 ——由牛津大學教授古前進提出的“復權全流通方案”獲得了證監會和國資委的認可,已報送國務院。該方案將徹底解決股權分置問題,并形成補償效應。傳聞甚至稱,該方案將在“兩會”期間進行審議和通過。 ——日前國務院政策研究室陸續召見多名全流通方案的設計者,探討操作細則的可行性。預計在“兩會”之后,會公布多套操作細則,由各試點公司自行選定操作。 傳聞中的版本雖然說法不一甚至大相徑庭,但也可以從中提煉出兩個比較明朗的信號:第一,高層已著手啟動“股權分置”的解決方案;第二,推出的方案會更多地顧及投資者利益和市場承受力,因此會采取靈活的方式,甚至是一種“組合拳”的方案。據了解,目前有許多機構都在參與股權分置解決方案的制定,而傳聞中提到的各種具體版本,包括牛津大學古前進教授的“復權全流通”,都很可能僅是參與討論的方案之一。 上海視博咨詢的分析師指出,管理層如此急切地在“兩會”前加緊討論股權分置,似乎是在準備應對“兩會”的質詢。但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拿出真正好的方案,平衡各部委的權益是相當困難的。因此,雖然以股權分置為核心的政策預期是當前行情的一個主要催化劑,但這并不意味著它會在短期內趨于明朗。即便如此,申銀萬國的分析師還是樂觀地認為,只要投資者對該問題的解決有樂觀預期,前期由C股問題引發的大幅下跌就會有一個修復的過程。 至于解決股權分置問題對于市場的影響,市場人士則是不吝給予至高評價。湘財證券首席市場策略分析師王驍敏指出,就目前而言,如何將市場對股權分置的“不確定預期”轉為“確定性預期”,是問題的焦點,其影響力將大于任何政策干預影響。如果能明確A股的含權預期,將明顯化解其國際化接軌的壓力。上投摩根富林明也指出,今年解決股權分置問題的時機已經完全成熟,管理層已經自創出一套具有中國特色的解決方案,例如分類表決機制等政策,已經使A股成為含權股。無論怎樣,今年的“兩會行情”已經在市場對解決股權分置問題的期待中拉開了序幕,后面的走勢很大程度上要看這個重大消息的“臉色”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