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月1日我國開始征收紡織品出口稅一個月來,絕大多數紡織品出口企業能自覺地執行國家采取的紡織品出口“自限”措施,積極組織紡織品出口,如實申報和納稅。但海關發現仍有極少數企業不顧國家利益,采取各種手段逃避征稅,海關提醒紡織品出口企業不要“因小失大”。
以廈門海關為例,據統計,1月份,該關各業務現場查獲出口紡織品申報不實、涉嫌逃
稅情事51起,總值284萬美元,涉及出口稅22萬元。其中,移交緝私部門查處25起,總值138萬美元。這些企業采取偽報品名、數量申報不實、商品名稱模糊申報等手段偷逃關稅,例如廈門某進出口有限公司將8.856萬件應征出口稅的棉制圓領短袖T恤申報為免稅的男上衣,涉稅金額為1.7萬元。東莞市某實業投資有限公司將應征出口稅的男T恤衫申報為上衣,涉稅金額2.3萬元等。
廈門海關通關處負責人分析認為,從這一個月的情況來看,平均每票出口報關單征稅5700元,稅額最小50元,最大15萬元。企業為了蠅頭小利而欺騙海關,最終將是得不償失。因為企業走私違規的記錄將會進入“檔案”,帶有“案底”的企業甚至還會被降低信用等級,下次再從事進出口活動不僅不能享受海關推出的優惠措施,還可能受到限制。情節嚴重的還會被移交海關緝私部門進行處理。
這位負責人提醒,企業大可不必因為擔心影響通關效率,逃避征稅。不少海關為了將開征紡織品出口關稅對貨物通關效率的影響降到最低,都及時調整了紡織品出口通關方式,對出口應稅紡織品實行“綠色通道”,即:出口報關數據申報后,直接流轉到現場辦理接單審核、征收稅費和驗放手續。只要企業及時、完整、準確申報,就一定能順利完成紡織品出口通關手續。
(紫/編制)(來源:金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