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集合理財直面眾機構“夾擊”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2月28日 10:16 上海證券報 | |||||||||
日前,證監會批準了"光大陽光集合資產管理計劃"的設立申請,這是經證監會審核批準的第一只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同時也意味著證券公司集合理財業務拉開序幕。 盡管這是證券公司資產管理業務發展的重要一步,然而在集合理財業務得以正式啟動的欣喜之余,券商卻不得不面對市場上來勢洶洶的眾多機構的"夾擊"。
群雄逐鹿 業內人士稱,專戶和集合理財等資產管理是目前為數不多的利潤豐厚的一塊業務,不僅券商不愿松手,基金、銀行、信托、保險等機構也都紛紛涉足、爭搶市場份額。因而很容易理解目前在理財市場呈現出的"群雄逐鹿"之態勢。 一直以來,委托理財是券商的支柱業務之一,在經過若干次規范之后,為控制風險,各家券商都開始大力發展非負債業務,因此,對理財業務的重視程度較之前有過之而無不及。目前,能夠進行集合理財的只有創新試點券商,在光大證券的集合資產管理計劃設立申請獲批之前,光大、中信、國信、廣發、招商等證券公司都相繼公開過各自的創新思路,從中可以看出,集合理財業務都是各公司的重點。而其他尚未取得創新試點資格的多家券商也分別表示,將爭取創新試點資格以期開展集合理財、享受寬松政策。 同時,銀行等機構沒有放過絲毫機會,趁券商規范清理理財業務之際全力殺入理財市場。目前,建行、中行、工行近百億的人民幣理財產品一天之內就被搶購一空,這種火爆銷勢一方面證明該市場前景的廣闊,另一方面也顯示出該市場對商業銀行乃至四大行的巨大吸引力。 基金一向也是券商集合理財的重要競爭對手。盡管目前基金遭遇發行寒潮,多個基金都不得不延長募集期限。但幾只貨幣市場基金的份額和收益率都一路攀升,顯示出相當潛力;而且日前債市一路飄紅,若干投資債券的基金其吸引力也頓時大增。 此外,信托公司、保險公司的一些產品和計劃都具有集合理財的特征,具有相當的競爭力。象信托計劃,其收益率普遍相當高,并且其資金投向自由,可以突破證券市場這一范圍。而保險公司的投資型保險產品目前也深受市場推崇,比如友邦的"金中金"基本已經是一個完全的集合理財產品。 機構云集,產品豐富,這就是目前的集合理財市場的特征。 利耶?弊耶? 業內人士分析,在理財市場上,券商集合理財計劃面臨的"夾擊",可以體現在收益率、期限、認購起點、銷售以及市場認同度等方面。 就集合理財產品本身來說,各機構的理財產品各具特色,因此,理財市場上目前還呈現出勢均力敵的態勢,并不能顯出明顯的優劣。 實際上,在產品收益率上,券商有著相對的優勢。盡管目前人民幣理財產品的年收益率基本都穩定在3%左右,而近期貨幣市場基金的7天年收益率也有高達3.5%的品種。但是,券商集合理財集合都有一大創新,就是將自有資金投入理財計劃,以和客戶共同承擔風險。比如,剛獲批準的光大集合理財計劃稱,客戶在產品封閉期內可優先獲得3%的凈值增長率,低于部分管理人將用投入資金補足,這使得客戶的風險驟降。 在期限和認購起點上,券商集合理財計劃略顯不足。較高的認購起點和較長的期限使得這些集合理財計劃門檻較高,可能會擋住一部分普通投資者,而基金和人民幣理財產品則要靈活很多。 在銷售和市場認同度上,基金顯然有著更廣泛的基礎,盡管券商是基金銷售的主要渠道,但是由于基金是公募發行,可以進行公開的宣傳,并且基金投資已經深入人心,券商要試圖在基金和人民幣理財產品中殺開一條血路,也絕非一朝一夕之事。 此外,專業人士提醒,盡管券商集合理財計劃的一些特點看似是優勢,但若不注意其中風險,優勢可能會變劣勢。比如,較高的產品收益率和可自由贖回等條款固然可以吸引投資者,但也可能因此而成本高企,在二者中如何尋求一個平衡點則顯得至關重要。同樣,如能充分發揮券商自身的承銷、銷售渠道的優勢以及產品設計實力,那么也能在集合理財市場上后來居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