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勞動力不必太便宜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2月25日 08:34 上海證券報 | |||||||||
前兩天有朋友從北京來,在茶樓閑話,說到中國貨的出口問題。朋友是搞國際貿易研究的,談到紡織品出口,跟我爭執起來。他說為了平抑國際貿易爭端,爭取最合適的份額,中國今年主動開征了紡織品出口稅。我說中國貨價廉物美、有競爭力,憑啥自我設限,老外得了便宜還賣乖,沒有道理。我嘀咕道,中國貨質量好,其實不必賣那么便宜。 中國貨為什么便宜?一個重要原因是勞動力便宜。市場巨大與勞
然而,勞動力太便宜未必是好事。作為特殊商品,勞動力的價格構成除了維持吃穿住行等生理需要外,還包括技術、知識的養成,以及對子女教育、老人贍養等家庭和社會義務所需要的成本,更進一步,還包括休閑文化娛樂等文明社會所需要的成本。現在,有些廠商開出的勞動力價格,只能從生理上滿足簡單再生產的需求。從單個企業的單個產品看很有競爭力,但從國家、社會,乃至企業長遠發展來講,其實是很不利的。 收入是居民消費、儲蓄和投資的源頭。就國家與社會而言,居民收入太少、勞動力太便宜,或者收入增長過慢,對提升消費層級,調整產業結構與投資結構,改變經濟增長方式,促進社會進步都是不利的。有研究表明,居民收入增長長期滯后于國民經濟增長,已經對經濟發展產生一定的抑制作用。 對企業來說,工資給的過低,表面上看可以降低成本,使產品更有競爭力。但產品做出來,人家沒錢買,或者買的人很少,也不是件好事。所以從千千萬萬個企業的整體角度看,企業給出的工資中,其實還包含了相互間培育產品消費市場的成本。因此勞動力太便宜、員工收入少、產品消費不起,對企業來講也未必合算,未必是好事。 另外,再講到國際貿易摩擦問題。去年秋天,在西班牙小城埃爾切曾發生當地人燒毀溫州鞋商17個集裝箱的事件。燒鞋事件是個極端例子。具體原委我們不去說它,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貿易競爭的惡化。試想人家拿1600歐元左右的勞動力成本怎么來與你人民幣1000元左右的勞動力成本來競爭呢?所以,別的不說,但就勞動力價格,我們就要考慮有一個合理定位。 去年珠三角鬧民工荒,企業招不到合適的人,熟練工特別搶手,起薪也高了。今年春節剛過,最新的消息是,流向長三角的農民工比珠三角要踴躍。什么原因?一是工價,二是機會,包括提升文化生活質量的機會。說明人均GDP達到1000美元的今天,我國勞動力市場也在發生變化,勞動力價格開始發揮作用,工資有自然上漲的苗頭。 當然,勞動力的價格主要由市場來決定,工資的上漲也有一個度的問題。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我們仍有勞動力便宜的優勢,在國際競爭中還沒有必要放棄這種優勢。現在的關鍵是要意識到,隨著經濟的發展、經濟結構,特別是消費結構的變化,居民收入增長的同步跟進是非常重要的,不能忽視或者輕視這個處于收入--消費--儲蓄--投資經濟生物鏈源頭的因素。 回到與朋友的爭執。中國貨價廉物美,老外其實享受了中國生產者創造的剩余價值。得了好處,還落下話,算那門子事。現在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成本也上去了,如果加上涵養勞動力的附加成本,中國貨真的不必賣那么便宜。然而,員工的工資怎么加,這是一個非常具體的話題,不僅需要企業多思量,還需要社會組織,特別是工會、行業協會多協調。但不管怎么說,讓居民收入增長與國民經濟發展保持相應的協調性,應該是各方都要考慮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