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股市收益冠全球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2月23日 08:03 上海證券報 | |||||||||
通常,投資者看好亞洲股市都是因為那里經濟的高增長,但眼下情況發生了微妙的變化。英國《經濟學人》日前撰文指出,相對于增長潛力而言,目前亞洲股市的高收益似乎更具有吸引力。 亞洲企業盈利增長放緩
在過去兩年里,購買亞洲股票的投資者大都得以分享該地區經濟快速增長的成果。從傳統意義上講,亞洲是目前全球范圍內最具活力的經濟圈之一。得益于全球經濟的擴張、科技股泡沫破滅以來大刀闊斧的企業重組以及非典疫情結束后的經濟反彈,亞洲地區的企業近年的發展勢頭十分迅猛。隨著企業盈利增長,股市的表現自然水漲船高。由摩根士丹利編制的MSCI亞洲指數(日本除外)在2003年和2004年分別上漲逾40%和14%。 然而,隨著2005年的到來,分析師們對亞洲地區股市的前景預測卻突然顯得謹慎了許多,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隨著全球經濟增長降溫,同時以美國為首的許多國家步入加息周期,投資者對股市風險的承受能力趨于減弱。而經濟大環境不佳、原材料價格看漲以及成本控制余地減小,使得亞洲出口商們的日子較以往難過了許多。荷蘭銀行的首席亞洲股票策略師王艾迪表示:"亞洲是全球的制造中心,但亞洲的制造商們卻幾乎不享有任何定價權。" 花旗集團負責股票策略研究的地區主管馬科斯表示,上述情況意味著,亞洲地區公司今年的盈利增長可能低于3%,遠不及2004年的45%。他預計,亞洲科技公司的盈利狀況將首當其沖受到沖擊,平均盈利可能下降10%-15%。馬科斯并非唯一的悲觀主義者。許多基金投資者也變得越來越謹慎。美林公司2月15日公布的對亞洲地區基金經理所做的一項調查顯示,看好持有亞洲地區股票前景的基金經理所占的比例由1月份的33%降至2月份的29%,而就在去年12月份,這一比例還高達39%。 出口型制造企業受重創 在這樣的背景下,還有什么理由可能讓投資者心甘情愿地掏腰包呢?馬來西亞可能是答案之一。有觀點認為,本幣林吉特的重新估值,可能會讓以外幣計算的國內資產更加值錢。在印度尼西亞,公眾都寄望新總統蘇西洛能大力懲治腐敗和鼓勵外國直接投資。而去年落后于地區平均發展水平的泰國股市,也可能會受惠于偏重商業的他信的再度當選。相比之下,中國臺灣則被脆弱不堪的科技行業所累,而韓國仍深陷信用卡危機之中。 就行業而言,制造業尤其是出口導向型制造企業的盈利狀況,很可能繼續受到收入增長減緩和成本不斷攀升的雙重壓制;能源和礦產類股則更多受中國的需求變動影響;而對科技行業而言,半導體、液晶電視和電腦等產品的嚴重生產過剩,預示了這一行業短期前景不會是一片光明。然而,那些完全針對國內消費的行業,如銀行、公用事業、電信和零售等,則可能有更好的表現。 相對其他地區而言,亞洲股市的股價依然屬于較低水平。按照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CSFB)分析師佩特森的推算,如果以2005年的預計盈利計算,亞洲地區股票的平均市盈率為12,低于日本和美國的16以及歐洲的15。 風險下降,收益上升 盡管亞洲股市可能不再能夠給投資者提供誘人的盈利增長,但它能提供高收益卻是毫無疑問的。自從1997至1998年的金融危機以來,亞洲企業已經大幅度削減了債務和盲目投資。花旗集團的馬科斯指出,亞洲企業的平均杠桿比率已降至25年低點,資本開支相對銷售收入的比例也下降了近50%,至8%。與此同時,企業老總們用于購并的資金也顯著減少,2004年亞洲企業購并涉及的資金總額僅為100億美元。 那么錢都省下來干什么了呢?都返還給了投資者。里昂證券的統計顯示,在1998年至2004年間,亞洲企業支付的股息平均每年增長了25%。亞洲股票的收益率已高達3.3%,超過了歐洲的3.2%和美國的2.1%。位于倫敦的霸菱資產管理公司的投資部主管斯塔尼昂表示:"這些數據進一步表明了亞洲企業對投資者態度轉變,相比以前,亞洲地區的投資風險已大大降低。" 更為嚴謹的企業開支制度,使得亞洲股市成為國際投資者更為安全、穩定的投資目的地。從短期看,亞洲股市是一個收益頗豐的投資場所;從長期看,亞洲地區的投資風險無疑還會有所上升。但無論如何,亞洲地區的增長前景還是有目共睹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