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橋大學于近期召開會議,宣布劍橋的財政赤字在去年增加到了1050萬英鎊。不過劍橋目前并沒有大規模增加留學生人數、減少本地學生的計劃。
根據一份即將提交給由3000位管理者組成的劍橋評議院的年度財務報告顯示:從2004財年,該校赤字達到了1700萬。其主因是在教學和科研方面的損失。不過,劍橋大學測試中心考試委員會的盈利彌補了一些損失,最終赤字為1050萬英鎊。
這份報告警告學校必須采取措施處理赤字問題。有關人士表示,“這種情況不會長久持續,而且委員會已經決心要改變它了。”劍橋大學校長艾莉森·理查德對此表示贊同。
這個赤字對于學校每年6.5億英鎊的開銷來說不算什么,其中包括3700萬英鎊建筑物和教學設備折舊的費用。掌管資源規劃的劍橋大學副校長托尼·蒙森表示,“這點赤字不足以引起驚慌。”
另一位副校長約翰·胡德曾透露,學校計劃將本地學生和歐盟學生的數目從11000人減少到10000人,然后增加外國留學生的比例,因為留學生的學費要高得多。
英國下議院特別委員會主席巴里·謝爾蒙也表示,10個國家新近加入歐盟以后,牛津和劍橋已經損失了數百萬英鎊,因為那些國家的學生都只需要每年支付1150英鎊學費即可。相比之下,非歐元區國家留學生的學費最高為一年20000英鎊。他說:“如果我們希望學校對錄取外國學生做到同樣公平合理,那么政府就需要多付很多錢,這個問題比較嚴重。”
蒙森教授強調,劍橋大學沒有減少本國學生或者增加本科留學生的計劃。學校不打算大規模增加本科生數量,或者大規模改變本科生國籍比例。
不太成功的校營企業和科研成果的應用僅僅帶來了“菲薄”的收入。他說:“我們并沒有神奇的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就靠完善輔助工作和對活動成本的準確估算來解決。當我們處于虧損狀態時,我們用于投資的機會就減少了。我們真的需要通過更有效利用空間和輔助服務來改變這個情況。”
《國際金融報》 (2005年02月23日 第六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