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人口只有4800萬,但卻是僅次于日本和中國之后的亞洲第三大農產品進口國。最新的資料顯示,2004年中國內地農產品對韓國的出口額為21.2億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7.2%。不過在中國的農產品出口市場中,韓國仍是位居前列的重要出口目的地;而對韓國來說,中國則是其主要的農產品進口來源國。
在過去的一年里,韓國的農產品的進口需求結構悄然發生變化。韓國農林部日前公布
的統計資料顯示,韓國綠色有機農產品的進口數量呈猛增的勢頭。2000年,韓國國內綠色農產品的產量僅為3.5萬噸,到2004年產量則猛增至46.1萬噸。韓國農林部稱,近年來,由于韓國消費者日益關注食品安全,韓國形成了很大的綠色有機農產品市場,開始大量生產和進口綠色有機農產品。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的翁鳴博士,不久前完成了對韓國農產品市場結構的分析。在他看來,雖然中國對韓農產品出口出現下降局面,但無論從地理位置、文化淵源和運輸成本等方面,還是從中國農產品生產總量及農產品質量等方面分析,中國對韓國農產品出口增長潛力仍然較大。由于農業資源非常有限,韓國注定是一個典型的農產品進口國。雖然其進口總額在世界上排名僅為第13位左右,但人均農產品進口額很大,市場發展潛力也比較可觀。翁鳴博士認為,中國企業應該關注韓國消費者的飲食偏好,同時避免不必要的貿易磨擦。
綠色農產品受青睞
由于綠色有機農產品受到韓國消費者的青睞,韓國農林部的統計,2004年韓國共進口5313噸綠色農產品,其中下半年的進口量達到3498噸。2004年全年,韓國進口最多的綠色農產品是大豆,進口量達到4420噸;其次分別是小麥(570噸)、芝麻(183噸)和綠豆(40噸)等。
翁鳴博士介紹,韓國面對國內農業勞動力數量急劇下降情況,每年進口相當數量的蔬菜、水果、畜禽產品和水產品等勞動密集型產品,以補充國內市場的需要。在韓國農產品進口市場上,中國玉米、蔬菜類等農產品具有很強的競爭力,水產品具有較強的競爭力,而畜禽類產品的競爭力較弱。一些新鮮或冷藏水果的競爭力相當弱,只能以水果制品的形式進入韓國市場。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韓國企業認為中國一些動物產品和水果產品含有某些疫病,這實際上形成了中國部分農產品遭受韓國封殺的局面。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韓國作為一個人口較少的國家,進口較多的棉花、羊毛、生皮、生毛皮和蠶絲,進口總額竟能占到其進口農產品總額的一成以上。翁鳴解釋說,這是因為韓國制衣業、皮革工業較為發達,而本國的這些農產品產量又供不應求。
韓國與日本相同,將保證大米的自給作為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政策,嚴格限制大米的進口,而對大麥、小麥、大豆和玉米的進口已基本放開。翁鳴博士分析,在韓國進口農產品分類項目中,進口金額最大的類別是糖、棉花、飲料、蠶絲等;其次是園藝產品、谷物和水產品,這三項的進口金額幾乎差不多;然后是畜禽類產品,進口金額最少的農產品是油籽。
中國是主要進口來源國
在韓國農產品進口來源國中,中國僅次于美國,排名第二。翁鳴博士介紹,在中國對韓出口的農產品中,占韓國農產品進口市場70%以上份額的農產品有活魚、干及鹽漬的魚、新鮮或冷藏的卷心菜、菜花、冷凍蔬菜、玉米、生絲、部分動物毛等;占50%~70%份額的農產品有活鮮冷凍干鹽漬的軟體和水生無脊椎動物、新鮮或冷藏的洋蔥青蔥大蒜?蔥、面食、糖漬蔬菜和水果、部分含油子仁及果實;占30%~50%份額的農產品有新鮮和冷魚、甲殼動物、醋制蔬菜及水果、濃度大于80%的未改性乙醇;占10%~30%份額的農產品有鮮冷凍魚片、小麥及混合物、植物液汁和果膠、不含可可的糖食、麥精和乳品、面包和糕點等。
中國出口韓國的其它農產品均不及韓國進口市場上同類農產品份額的10%,這些份額很小的農產品包括:部分家禽的凍肉、乳酪、去殼禽蛋、干熏鹽腌或鹽漬的肉及雜碎、鮮堅果、部分鮮水果、食用高粱、大豆、葵花籽、巧克力及其食品等等。還有一些中國基本上沒有向韓國出口過的農產品,包括:豬、牛、羊、馬以及雞鴨鵝等活動物、鮮冷凍豬牛羊馬驢騾肉及食用雜碎、乳清、奶油、酪乳,新鮮或冷藏的馬鈴薯、番茄,咖啡豆、大麥、葵花油等。
對韓出口應力求提高品質
目前,影響中國農產品出口韓國市場的制約因素,既有衛生質量安全性、技術壁壘等方面問題,也有市場營銷、消費偏好和政策研究等方面問題。隨著這些問題的逐步解決,中國對韓國農產品出口額將有不小的增長。翁鳴博士表示,由于韓國農產品市場規模并不是很大,我們應該注重開發和擴大那些價值較高的農產品,以及關注韓國消費者的飲食偏好,特別是通過改進產品質量和提高技術含量來擴大農產品出口(如發展綠色有機農產品對韓出口),并注意控制中國在韓國市場上份額已經較大的農產品(如芥菜類蔬菜等)出口增長,同時還要注意韓國政府的進口政策變化,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貿易磨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