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文
最近,四大國有銀行相繼獲準開辦“人民幣理財”產品業務,其銷售能力是中小銀行無法比擬的。他們的介入,標志著理財產品市場份額和影響力將迅速擴大,同時也是監管層力求讓金融市場公平競爭的表現。隨著2005年2月1日中國建設銀行第一期人民幣理財產品“利得盈”的面世,加上人們把四大國有銀行的信用都看成是國家信用,“存款爭奪戰”全面
升級。
熱銷背后是儲蓄資源的再分配,四大國有銀行顯然不愿輕易坐失。
表面上的儲蓄存款大搬家,實質上將對投資者、銀行以及貨幣和銀行監管當局利益或行為產生深刻影響。
其一,對投資者的影響。銀行理財產品的投資領域與貨幣市場基金是完全相同的。主要投資的對象包括協議存款、國債、金融債以及央行票據等貨幣市場的產品。而這些基本上是國家或金融機構發行的短期工具,具有相當的擔保能力和極高的信用,是現在的金融市場上最安全的產品,其收益也應該不低于同期儲蓄利率。也就是說,不管銀行是否承諾,該產品的“保本”不應成為問題,從這一點來看,由于其投資對象不同,人民幣理財產品的風險比開放式和封閉式基金都要小。
但是,商業銀行作為一個市場主體,就收益率高與低來說,不可避免地存在隨經營和市場風險而波動的可能。
投資風險主要來源于:(1)投資對象市場價格的變化:以理財產品投資的央行票據為例,2005年1月25日中國人民銀行發行了200億第13期央行票據,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正回購,期限1年,參考收益率為3.1353%,由于金融機構資金極度寬裕,遠期央行票據收益率的大幅走低,較上期同類遠期央行票據收益率下滑14個BP。截止到2004年年底,金融機構存在巨額“存差”,達6.3萬億元,超額資金準備1.26萬億元,即時流動性明顯超過往年,佐證了這個市場存在著過于充沛的流動性,供求關系導致央行票據價格下跌。如果央行票據收益率繼續走低,必將影響人民幣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的實現。(2)產品期限設計與貨幣市場期限不匹配。近期人民幣理財產品的期限呈現長期化趨勢,例如,民生銀行的“保得”理財產品的最長期限為3年,已經超過貨幣市場的范圍,其資金投向很可能轉向資本市場或貸款市場等高風險領域。
其二,對商業銀行的影響。人民幣理財業務實質上就是基金業務的預演,是商業銀行從分業到混業經營推進的有效步驟。從風險控制來看,人民幣理財產品的賬戶必須設立與銀行自營業務相分開的專門的資金賬戶和資產賬戶,保證銀行不將理財業務與自營業務混合操作。如果將理財業務與自營業務混合操作,既有可能損害委托人的利益,也將給銀行帶來經營風險。
開展人民幣理財業務,就整個銀行系統來說,會導致儲蓄存款轉化為理財資金,負債規模會有所減少,表外業務資產比重上升,銀行的盈利結構將發生較大變化,在很大程度上改變過去資產運用中貸款比重過大的盈利模式,提高非利息收入主要來源的手續費及傭金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這對商業銀行改變經營模式、擴展盈利渠道意義重大。
但同時,儲蓄存款的市場格局及規模有可能發生變化,人民幣理財產品突破了儲蓄利率的法定高限,在此利率下的儲蓄規模將迅速瓦解,銀行的資金成本明顯提高。
2004年10月29日升息之前,銀行的資金成本大約為1.2%,如果四大國有銀行全面加入理財行列,在未來的一年中,成本極可能會上升至1.4%-1.5%。低成本資金的比重逐步減少,銀行的經營和競爭壓力日漸增大,加息爭儲的利益沖動明顯,銀行的經營能力將面臨嚴峻考驗。
其三,對貨幣和銀行監管當局的影響。隨著WTO金融機構最后保護期限的臨近,銀行業混業經營的步伐將加快,業務范圍的限制也將越來越少,貨幣和銀行監管當局的宏觀調控能力將面臨檢驗。
從1996年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利率市場化正式啟動,經歷了放開外幣貸款利率和存款利率、擴大金融機構貸款利率浮動幅度等重要步驟,到2004年10月中央銀行只管存款(大額長期除外)上限,經過8年的漸進式利率市場化改革,金融機構利率方面真正受限制的基本上只剩下這最后一道防線。通過中央銀行的間接調控,利率在優化金融資源配置和調控宏觀經濟運行方面的功能越來越突出。就目前的通貨膨脹情況來看,儲蓄存款利率相對較低,人民幣理財業務的推出,法定存款利率的影響作用隨之降低,只要存在理財產品,原有的法定存款利率產品幾乎沒有什么競爭力,其市場份額就會迅速被瓜分。隨著四大國有銀行相繼推出理財產品,無論在公眾心理還是在實際操作中,均增加了升息的預期,最后會倒逼貨幣當局加息。
《市場報》 (2005年02月22日 第十二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