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現在起,符合條件的商業銀行可試點設立基金管理公司,自此,資本市場將新增一支強大的資金力量,基金業競爭再度加劇
本報綜合消息我國基金市場即將再添“生力軍”: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20日聯合公布并開始實施《商業銀行設立基金管理公司試點管理辦法》,商業銀行可直接出資設立基金公司。三部委有關負責人還稱,商業銀行設立基金公司試點工作已進入實質操作階
段,具體審批工作很快進入程序。這其中分外引人注意的是,在上述政策推動下,我國商業銀行此后將“縱深涉足”進入基金市場,有商業銀行做大股東背景的基金公司將登臺亮相,這將進一步加劇基金業內部競爭。基金業由此經歷一個“優勝劣汰”過程,從而有力促進基金業長遠發展,使投資者受益。經過數年普及推廣,特別是開放式基金在2001年推出后,“基金理財”這一理念已被許多老百姓所接受,我國基金業也得到迅猛發展。時至今日,我國境內基金公司已達50家左右,開放式基金早超過了100只,各公司激烈爭奪客戶。從國外經驗看,商業銀行的介入,對基金業發展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在20世紀70年代,美國的商業銀行在很大程度上從事了開放式基金的發起、管理和受托業務。1991年由銀行主管的基金公司約1100家,所管理的基金占所有基金總數的37%。1996年美國商業銀行在開放式基金的資產已經達到了40%。實際上,我國開放式基金剛設立之初,商業銀行作為基金托管人和代銷渠道,就已“涉足”基金市場。商業銀行開設的基金托管部門,負責基金公司的巨額資金托管工作,并收取一筆可觀的“基金托管費”。但是,身為資金的“管家”,商業銀行卻不能設立基金公司,來賺取“基金管理費”。近年來,讓商業銀行設立基金公司的呼聲一直不斷。商業銀行設立的基金公司,其最大的優勢在于其暢通的銷售網絡和豐富的客戶資源,這對現有基金公司構成了非常現實的威脅。一方面,商業銀行網點眾多,普及率高,商業銀行對自身設立的基金公司產品,自然青睞有加;另一方面,由于儲蓄居民出于對商業銀行固有的信任,更容易增強讓其理財的安全感,這又讓商業銀行在基金銷售競爭上更勝一籌。不過,商業銀行設立基金公司后,現有基金公司也無須氣餒。基金公司能否持久生存,靠的是一個精于理財的團隊,取決于誰能替客戶賺到更大的收益。基金公司從事的是代客理財業務,最終競爭力要靠理財業績。在銷售競爭方面之外,基金業績才是基金公司的核心競爭力。行業內現有的一批基金公司,已經在投資管理方面顯示出了較強的實力。銀行“縱深涉足”基金市場后,上述兩類基金公司無疑將各展優勢,加劇基金市場競爭和業內“洗牌”。今后,一批實力不濟的基金公司和基金產品有望逐漸被市場淘汰,那些管理規范、有業績、講信譽的基金公司,將會做大做強,并占據市場主導地位。由此,我們也不難看出,基金業的競爭加劇,受益最大的將是普通投資者。(廈門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