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春節比往年更熱鬧一些:多國政要紛紛向中國人民和海外華人拜年,美國紐約州將春節納入法定假日;倫敦5萬市民參加春節聯歡;聯合國秘書處也首次為中國春節舉辦文藝晚會……
對于中國春節的“全球化”,有人認為這是中國國力上升的結果,有人則不以為然,說韓國國力并非強大,但“韓流”卻席卷亞洲,說明文化的傳播與國力強弱并無必然聯系。
春節“全球化”的確不能簡單視為中國國力上升所致,春節不是靠強大的國力強行推銷到全世界的,即便按照“世界各國文化總是由強國向弱國流動、由文化發達地區向文化欠發達地區流動”的邏輯,歐美發達國家重視春節顯然也不是因為他們國力不如中國,而主要是出于承認國內文化多元的重要性,出于體現對本國少數族裔權利的尊重。
另一方面,春節的“全球化”又確實與中國經濟的崛起有關。正是因為中國持續27年的經濟高速發展積累了大量的剩余資本和剩余制造能力,使得中國商人和中國產品大批地走向世界,在世界各地形成壯觀的聚集,使得世界各國有更多機會去接觸和發現中國文化的魅力,也使各國政要越來越看重日益壯大的華人經濟力量和中國廣闊的市場,以致爭相借春節向中國人“套近乎”。
當今世界,文化與經濟和政治相互交融,在國際競爭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各國企業都在維護自己傳統文化形象的同時大力吸收外來文化為己所用,以擴大自己的全球影響力。前不久一些跨國公司爭相開發印度文化概念的媒體廣告即是一例。中華文化在全球傳播,在與世界文化的交融中逐漸由弱變強,對中國企業走向世界也是一種機遇,中國商人要很好地利用這種文化的力量壯大和擴張自己。
(曉航/編制)(來源:金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