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進出口雙增 中國農業如何應對貿易逆差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2月21日 10:15 中國新聞網 | |||||||||
中新網2月21日電 去年中國農產品貿易出現55億美元逆差,中國從農產品凈出口國變為凈進口國。中國農產品如何應對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 農產品貿易為何出現逆差 出現高額逆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國內供求形勢變化是決定性因素.
從海關統計數據來看,農產品貿易高額逆差的產生主要緣自糧食類、作為工業原料的棉花和糖以及畜禽產品三大類農產品。這三大類農產品出現逆差,原因各不相同。 2003年,中國糧食產量降到近年來的最低。2004年中國實施了一系列刺激糧食生產的政策措施,同時在農產品貿易方面,減少了主要農產品的出口配額,增加了刺激農產品進口的鼓勵措施。另外,2004年國內主要農產品價格出現了恢復性上漲,漲幅高達30%—40%,政府和企業都主動進口了大量糧食,從而使得2004年中國糧食進口量出現了超常規的大幅度增長,這對巨額貿易逆差的形成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全球紡織品服裝配額將于2005年初全部取消,國內紡織企業看好由此帶來的出口機遇,紛紛增加棉花原料儲備。雖然去年中國棉花豐產,但國內市場仍然供不應求,進口激增。 而畜禽產品貿易逆差則與2004年初禽流感的大規模暴發所帶來的災難性影響密切相關。 專家指出,導致去年中國農產品貿易逆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國內供求形勢變化是決定性因素。 進出口雙增是必然趨勢 不用懼怕農產品進口增加,關鍵是要調整好進出口結構,最大限度地發揮比較優勢 農業部有關人士說,雖然去年中國農產品國際貿易首現逆差,但加入世貿3年多來,由于應對措施較為有力,再加上一些國際環境的有利變化,加入世貿對中國農業所產生的實際沖擊并不如原來預料的那樣突出。 中國農業的未來發展,將置身于日益開放的國際市場環境中。農產品進口、出口雙增是必然趨勢。農業部有關負責人強調,不用懼怕農產品進口的增加,關鍵是要調整好進出口結構,最大限度地發揮比較優勢,增強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怎樣增強農產品國際競爭力 善于用足用好WTO“綠箱”和“黃箱”政策,加大農業“走出去”戰略力度 首先,進入WTO后過渡期,要善于用足用好WTO“綠箱”和“黃箱”政策,進一步加大對農業的支持保護力度。 根據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則,廣義農業補貼被界定為綠箱政策,如由公共基金或財政開支所提供的一般性農業生產服務、為保障食品供給而支付的儲存費用、自然災害補貼等。而“黃箱”措施是指政府對農產品的直接價格干預和補貼。中國政府承諾的黃箱補貼數額相當于農業生產總值的8.5%,但據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陳錫文在日前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中國政府盡管給了農民一些補貼,但是離最終承諾的比例還相差較大。 其次,當前要大力發展外向型農業。加快優勢農產品產業帶建設,大力發展具有出口優勢和進口替代作用的農產品。推進農業標準化,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標準和檢驗檢測體系,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再次,農業“走出去”戰略力度要加大,發揮我們的技術等優勢,利用國外的農業資源,帶動國內農產品及農業技術產品的輸出。同時要加強農產品的國際促銷服務。通過舉辦展示、展銷、推介等措施,促進優勢農產品出口,特別是要積極推進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出口,如蔬菜、水果和鮮花等。(據《人民日報海外版》;顧仲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