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后廣東金融業發展軌跡及原因探析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2月18日 11:00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 |||||||||
改革開放以來廣東金融業取得的成就令人矚目,但1990年后金融業發展漸顯疲態。本文就如何看待本省金融業的過去和現在,如何正確理解金融業在廣東省經濟總量(GDP)中的地位試作分析。 一、廣東金融業的歷史、現狀和特點
1、金融業發展成就驕人。首先,我省金融總量始終居全國首位。廣東金融總量在改革開放之初曾處于全國中下游水平,得益于經濟的快速發展,廣東金融業迅速向前躍進。上世紀80年代我省金融機構存貸款先于廣東經濟總量確立了在全國的首要地位,此后該地位一直保持至今。截至2004年9月,全省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31987億元,占全國的13.6%,其中儲蓄存款余額17052億元,占全國的14.8%;全省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21178億元,占全國的11.4%;其次,資本市場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截至2004年9月,全省共有上市公司150家,位居全國第一。證券市場融資總量也居全國第一。全省基金公司資產與基金份額均占了全國市場的50%左右。再次,全省有各類金融機構14789家,金融業從業人員214029人,均居全國首位。廣東創造了中國金融業發展史上的多個第一,如成立了第一家證券公司,建成了國內目前規模最大的跨銀行ATM網絡系統等。 2、金融業增加值比重、增速和增量變化特點: 金融業占經濟總量中的比重,呈現由低到高又逐步回落的軌跡(見圖1)。1978-1989年金融業比重在起伏中上升,總趨勢向上,到1989年上升到最高點,比重為5.3%。從1990年開始比重逐年下降,總趨勢向下,2003年比重已回落到3.1%。 金融業增加值增速前高后低特征明顯。從1978年到1990年的12年中,有8個年份金融業增速高于經濟總量增速,平均高11.9個百分點,其中1985年、1986年、1987年和1989年金融業增速高達30.0%、30.2%、40.3%和33.0%,分別比同期經濟總量增速高12.0、17.5、20.7和25.8個百分點。1991年開始這種狀況出現逆轉,在此后的13年中,除1999年和2000年,其余年份金融業增速均低于經濟總量增速,平均低8.2個百分點。 金融業增加值增量跌宕起伏。從圖3可以看出,1985年以前金融業增加值增量少,1979年到1985年7年間年平均增量只有1.17億元,1986年開始增量加速上升,1986年、1987年和1989年增量分別為8.10億元、13.41億元和25.89億元,分別占當年GDP增量的9.0%、7.5%和11.5%,此后增量大起大落,2000年增量88.06億元,為歷年最高,但旋即2001年和2002年金融業增量迅速由正數變為負數,2003年又回復為正數。 3、金融業行業結構中銀行業主導的格局未變。改革開放初期,銀行業基本上是金融業的代名詞。上世紀90年代以來,保險業逐漸起步,證券市場也開始上路,兩者的發展使其在金融業中的地位不斷提升,它們在量上的波動已對整個金融業增速和增量產生巨大影響。但保險業和證券業基數較低,尚難以撼動銀行業在金融業中的主導地位。2003年證券業和保險業增加值合計109.53億元,占金融業增加值的26.2%。 4、金融業所有制結構中公有制經濟地位牢固。金融業是各盈利性行業中公有制經濟所占比重最高的行業,不僅遠高于國民經濟所有行業的平均數,也遠高于其所在的第三產業的平均數,而且這種狀況一直以來都沒有明顯的改變。2003年金融業中公有制經濟比重為89.7%,比所有行業和第三產業公有制經濟比重分別高47.7和31.0個百分點;同時非公有制經濟比重僅為10.3%。另外外資金融機構勢力單薄,中資金融機構在金融業中占據絕對優勢,以銀行業為例,2003年銀行業增加值304.98億元,其中外資銀行增加值8.55億元,僅占2.9%。 5、金融業尤其是銀行業收益結構已出現可喜變化。銀行業正突破存貸款獲利格局,雖然各家銀行利潤的主要來源仍是傳統的存貸款利差收入,但作為銀行三大業務(資產業務、負債業務、中間業務)之一的中間業務,其經營收入占全部經營收入的比例正不斷提高,以2002年為例,工、農、中、建行廣東省分行中間業務收入占全部經營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5%、11.0%、8.8%和11.0%,增幅均居全國各家銀行系統的前列。中間業務種類多、服務面廣、收費標準彈性大,是商業銀行新的收入來源。作為21世紀商業銀行業務發展的主流,正日益受到商業銀行的重視。 二、本省金融業存在問題及原因分析 廣東金融業在上世紀80年代后期曾經輝煌,90年代以來廣東金融業發展漸顯疲態,尤其是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后,廣東金融業受到較大沖擊。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廣東金融對本省經濟的支持也日益增強,但廣東金融業現狀與本省現階段經濟發展水平仍不相稱,主要表現在: 1、近年金融業發展速度低于各行業平均水平,金融業增加值占經濟總量比重偏低,并逐年下降。2001年、2002年、2003年金融業增加值增速分別為0.6%、-0.5%和9.4%,比經濟總量增速分別低9.0、11.9和4.9個百分點。2002年和2003年金融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均為3.1%,是1995年以來的最低點。期間2000年增速和比重曾出現短暫反彈,當年金融業增加值增速為21.3%,高于經濟總量增速10.5個百分點,比重回升至3.8%,可惜反彈曇花一現,2001年開始增速和比重又重新回落。原因有: (1)市場化步伐慢。我國改革開放迄今,其他盈利性行業的市場化程度已到相對高度,但是金融業改革步伐較慢,整個金融資源仍然由政府所控制,金融行為仍在計劃和市場之間徘徊,其運作效率的低下使金融業規模優勢不能有效地轉化為效益優勢和產業優勢。雖然這些年來本省金融業也在發展,但其發展步伐慢于其他行業,金融業增加值年平均增量遠低于其他盈利性行業(見表1),要提高其在經濟總量中的比重和提升其產業地位困難重重。 表1:1979-2003年部分行業增加值年均增量(單位:億元) 金融業 農業 工業 建筑業 交通運輸倉 批零貿 房地 社會服 儲及郵電業 易餐飲業 產業 務業 年均增量 16.56 41.53 258.27 30.54 47.90 49.07 29.21 30.62 (2)受證券市場低迷的拖累。證券業對金融業的影響是雙重的,其一是證券機構本身的效益,其二是證券交易印花稅。當證券市場行情看漲,證券機構收入大長,證券交易印花稅水漲船高,兩者效用相疊加,證券業增量驚人,這時只要銀行業和保險業發展平穩,整個金融業在證券業帶動下,增速忽升,增量喜人,2000年金融業增加值增量創歷史記錄,金融業增加值增速遠高于當年經濟總量增速,金融業占經濟總量比重在下降過程中出現反彈,就是這種狀況。2000年深交所證券交易印花稅232.09億元,是1999年的2.1倍。但當證券市場發生逆轉,成交量大跌,證券公司收入銳減,證券交易印花稅隨之大降,這時即便銀行業和保險業發展良好,其增量也會被證券業下跌的量部分蠶食或全部吞噬。這是2001和2002年金融業增速急速下墜和增量變為負數的原因。2001年和2002年深交所證券交易印花稅分別為115.52億元和43.64億元,比上年下降了50.2%和62.2%。 2、外資金融機構發展不快。廣東是國內最早向境外金融機構開放的地區之一,但截至2003年底,廣東外資銀行的資產規模僅排全國第五位,盈利能力居第三。以下兩大原因致外資金融機構發展緩慢: (1)受某些地方性非銀行金融機構停業整頓或退出的影響。上世紀90年代初期外資銀行向這些機構的項目融資,后來這些資金絕大部分成了壞帳,導致虧損嚴重。少數銀行至今尚未恢復元氣,廣東國際信托投資公司案對外資金融機構“影響深遠”; (2)外資銀行出于自身戰略考慮調整布局,近年來逐漸收縮在華南地區的業務,將業務重心轉移至其他地區,導致廣東外資銀行主營業務量和收益下降。 3、金融業所有制結構中非公有制經濟比重偏低。雖然金融業增加值中非公有制經濟比重也在不斷提高,從1997年的6.6%上升至2003年的10.3%(見表2),但上升的過程異常遲緩,平均每年僅提高0.6個百分點,是所有盈利性行業中所有制結構優化最慢的一個行業。除外資經濟(含港澳臺和外商經濟)發展緩慢之外,2003年金融業中的個體和私營經濟所占比重更低至2.4%。國有金融機構仍然享受著壟斷和特權的地位,較高的準入門檻阻擋了民資的進入。 表2:增加值中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比重(單位:%) 1997年 2000年 2003年 公有經濟 非公有經濟 公有經濟 非公有經濟 公有經濟 非公有經濟 生產總值 59.0 41.0 50.7 49.3 42.0 58.0 #第三產業 67.0 33.0 65.5 34.5 58.7 41.3 #金融業 93.4 6.6 92.9 7.1 89.7 10.3 4、金融機構盈利能力受到削弱。表現為近年金融機構存貸差(存款余額和貸款余額之差)持續擴大,存貸比(貸款余額與存款余額之比)不斷下降。上世紀90年代以前存款余額通常小于貸款余額,存款余額大于貸款余額始于1991年。此后,存貸差持續擴大,2004年該差額達到11231.77億元,是1995年的7倍,見圖4。存貸比也從1995年的77.5%下降到2004年的63.4%,見圖5。存貸差的擴大和存貸比的下降與本省外匯順差對貸款需求的替代效應有關。 存貸比越高,雖然發生不良貸款的風險加大,但當期盈利能力越強;反之,存貸比越低,在風險降低的同時,當期盈利能力會受到削弱。本省各家銀行的主要業務仍是傳統的存貸款業務,雖然中間業務已得到重視和發展,但在其營業收入占全部營業收入的比重尚未得到極大提升的情況下,存貸比的不斷下降致金融機構的盈利空間有縮小之虞。 5、歷史包袱沉重,金融資產質量仍然欠佳。改革開放以來,廣東經濟持續快速增長,但同時不良貸款也不少。以2002年為例,從不良貸款數額來看,廣東不良貸款總量在全國31個省和直轄市中是最高的,占全國不良貸款總量的13.5%。從不良貸款結構看,呆滯、呆帳貸款占90%以上。我省不良貸款較多,其歷史原因是金融業改革滯后,部分地方政府過多干預金融業導致產生了大量與政府財政貸款項目有關的不良資產,包括四大行在廣東的分支機構在內,廣東金融機構普遍受不良資產的牽連。 6、除金融業本身外,我省以外向加工型為主的工業結構,也成為制約金融業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因素。廣東是外向度很高的省份,2003年全省經濟總量中,港澳臺和外商經濟占了37.5%,尤其在國民經濟的主導行業-工業中,港澳臺和外商經濟比重更高達64.2%,而港澳臺和外商經濟又以加工企業居多,它們的資金需求和資金結算兩頭在外,在本省貸款的份額很小,且其占貸款總額的比重近十年都沒有太大的變化,單就外商投資企業來說,其比重大體保持在3-5%的水平。這樣的經濟結構使廣東金融業的進一步發展屢受制約。 三、發展金融業的幾點思考 1、加快金融改革,創造有利于金融業發展的良好的政策環境。廣東金融業走過了早期受地方政府過多干預和后來地方政府又撒手不管的歷程。這一歷程使曾經輝煌的廣東金融業一度陷入困境,從而直接導致了全國金融業格局發生改變,廣東近年來在金融改革、發展速度、資產質量、效益和結構等方面不敵江浙,這與地方政府對金融業的態度直接相關。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采取積極措施關心和支持金融業的發展,是振興廣東金融業的前提條件。本省已經開始反思金融改革滯后的問題,提出了金融強省的戰略。2004年6月8日,廣東掛牌成立了省金融服務辦公室,在金融改革方面邁出積極主動的步伐。 2、重視經濟和金融的關系,改善經濟結構,提高金融服務水平。經濟和金融相伴而行,兩者以資金為紐帶,經濟發展對資金的持續需求會有力地拉動金融業的發展,金融業的發展又以資金供給和提供各種金融服務對經濟起促進作用。 本省經濟結構的特點之一:工業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導力量。工業是廣東國民經濟中最大的行業,也是港澳臺和外商經濟比重最高的行業,該行業中技術含量較低的加工企業眾多,對資金和金融服務的需求相對較弱,但這些企業對吸納就業人員、保持社會穩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不能輕易言退。在加工企業繼續存在的前提下,大力發展高技術高附加值制造業,努力提升其在工業中的地位和比重,對金融業的發展意義重大。本省經濟結構的特點之二:服務業比重低,發展明顯滯后。尤其是服務業中非公有制經濟受阻于準入門坎和受制于資金欠缺而發展不理想。要使服務業的快速發展成為廣東經濟發展的主旋律,金融業應在資金投向和金融服務上起積極作用。 3、加快金融業所有制改革步伐,拓寬非公有制經濟進入空間。所有制格局其實也是市場化程度、對外開放程度的直接反映。本省金融業中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力量的強弱對比,從另一個方面反映了本省金融業市場化程度低、對外開放度不夠的問題。提升非公有制經濟在金融業中的比重,是金融業所有制改革最直觀的體現。在金融業所有制改革中,應破除各種制度性、體制性的歧視現象,真正實行多種所有制金融共同發展,改變非國有金融機構缺位,外資金融機構只是陪襯的現狀。任何金融企業包括國有金融企業,都必須遵從市場競爭淘汰的選擇,并在制度上為公平競爭優勝劣汰創造和設置良好的外部退出條件。 4、優化金融行業結構,促進保險業、證券業和其他金融業的發展。首先,培育適合整個金融業成長的土壤。要打造金融強省,就不單純是研究、解決和改革銀行業的問題,而是要研究金融各業存在的共性和特性問題,制定金融各業改革和發展的模式和路徑,以利于保險業、證券業和其他金融業的成長和壯大。其次,協調好間接金融和直接金融的關系,重視證券市場的改革發展,充分認識證券市場所獨有的重要作用,徹底改變和扭轉“重銀行、輕股市”的做法,盡可能避免政策因素引致證券市場頻繁的大起大落,以免影響了金融業的穩定發展。總之,要有做大金融市場、做強金融機構、做多金融產品的決心。 5、從實踐和理論方面探討適應可持續發展的金融業發展戰略。過去幾十年,發達國家金融業者的投資觀念發生了深刻轉變,可持續發展的新金融投資理論等學術研究已經深入開展,并取得相當成果;國外金融企業亦已行動起來,自覺地實踐新型的企業發展戰略,將企業競爭力和改善環境聯結在一起。反觀國內,雖然已有金融企業開始在實踐中探索,但國內金融業整體對環境風險、環境價值的認識還不足,公共部門對適應可持續發展的金融業的認知和關注程度也還很不夠。借鑒國外的研究成果,盡快縮短與國際同行的差距,改變傳統的貸款方針,在信貸投資安排上盡可能體現環境與經濟的和諧,引導經濟發展走上“綠色”之路,這是國內金融業應有的思路和應承擔的社會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