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解字”(下)
印席洋海嘯來臨之前,海面看上去沒什么異兆,陽光明媚,波光鱗鱗,而且,海水還漸漸地退回一些去,引得逐浪的人們被露出海底的礁石與美麗的珊瑚吸引,又向著大海深處再跑去,全然不知險惡瞬間就要來到!
上個世紀90年代初的家電市場其實就是“市場海嘯”的前期,有競爭,但與今日相比感覺并不嚴酷。于是,張首席有了寫出《成功了再贏一次》等文章的心情。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沒躲過印度洋海嘯的襲擊,也有一些人從印度洋的地震中預感到將有海嘯發生而提前遠離海岸,海嘯發生時,驚悸地回想自己幸虧提前了一步!
雖然“一葉輕舟,順流而下,疾如閃電,令人神往”的字句體現了當時張首席對市場駕馭的輕松,但他并沒掉以輕心,“世界級品牌的‘船堅炮利’并沒有帶來‘友誼第一’,只告訴了你什么是‘社會達爾文’”,“兵貴勝,不貴久”等就是他對未來家電市場白熱化競爭的“預警”。
由此看來,海爾之所以在創業20年時始終能夠在市場上走得穩并走在前面,決非“一日之功”,張首席在思想上從未放松過一刻,時時警醒自己、警醒員工。這些文章除了《海爾是海》、《并非新春寄語》外,絕大多數并未公開發表,所以,很多人對張首席經營海爾超前的思想脈絡與一直以來的憂患意識并不甚了解。
張首席為什么會寫這些文章呢?其中大多是給海爾集團的內刊《海爾人》報的“投稿”,他認為不僅應該是他一個人這樣想,“上下同欲者勝”,《海爾人》報則是當時內部傳達信息的最好途徑。還有些是有他個人寓意之作:如給海爾工業園的建筑所寫的《乾泉》、《五龍塔記》、《時空飛碟》等,雖有易經,有老莊,有辯證法,但都歸結到創新與競爭上。流行也能成為他警示海爾人要有競爭意識的題材,電視連續劇《三國演義》、《唐明皇》都被他寫出了與市場競爭有關的讀后感,真的“寓教于樂”。還有幾篇是為別人的著作所作的序,據我了解,他似乎與這些書的作者并不相識,都是人家來信力邀他寫序,言之鑿鑿;盛情難卻之下,就有了幾篇序。當然,對于書的內容,他也是挑選的,一般是對市場營銷、管理的著作感興趣而為其作序。
有一個倒是例外,就是為《狼圖騰》所做“推薦詞”。很多人是看了張首席的推薦詞又去看《狼圖騰》的;不少記者朋友都來打聽張首席為什么給這本書寫推薦詞,我也挺納悶,一日,忍不住問了他原由,他說,是張抗抗打來電話的,于是,便寫了。這個在我看來,是“露”出了他實際可能并不是最愛好管理而是愛好文學的“冰山一角”!
在別人眼里,像張首席這樣的大企業家,怎還愿意做寫寫文章這樣“工匠”之類的活兒?無非是“風雅”之為吧。此言大謬,其實不然,在此披露大企業家的一個“小秘密”:
一次,中央電視臺記者在采訪閑暇,敬佩地問他:“張首席,您從小一定立有大志!是何志?”
“當記者!”他說。
“不會吧?開玩笑吧?”記者以為這位首席執行官在調侃,大笑。
“真的!”張首席很認真的說,“我上中學時就特別喜歡文學,當時就想將來要當記者,心目中的記者職業很了不得!能寫出那么多好文章!如果沒有‘文革’,報考大學的志愿一定是填新聞系!”
記者終于相信了他原有這樣的“志向”!
“文革”讓他當記者的夢想沒有成真,卻成就了創中國的世界名牌的大業,成就了一位偉大的企業家。
其實,盡管沒有當得了記者,在一個偉大的事業中,親身參與肯定比事后的記錄描述更對人有誘惑力!而能夠既親身開創、又親筆記錄,這可能應該是更“厲害”吧!
(待續)
蘇芳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