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滾動新聞 > 正文
 
中國彩電行業不妨結盟共贏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2月03日 08:02 中華工商時報

    中國彩電行業最值得回憶的時期是十五年前,當時國外品牌占據著中國彩電市場的70%以上的份額,老百姓買彩電言必談東芝、夏普、索尼、三洋等日資品牌,但是很快,TCL、長虹、康佳等一批國產品牌分別開始了國產品牌的攻堅戰,一時間中國彩電市場硝煙四起,戰役不斷,最終的結果是國產品牌以全面獲勝收兵,將原來國外品牌和國內品牌的7∶3格局變為3∶7格局。從那時起,中國的百姓家庭中如果要采購彩電這樣的大件,已經不再把目光放在洋品牌上,而是首先在“平整如冰、清晰似鏡”的康佳鏡面電視、
“一呼天下應”的TCL的王牌和長虹的“紅太陽(資訊 行情 論壇)”中選擇。

    如果說中國彩電市場的第﹁仗是國產品牌群體和洋品牌的對決的話,那最后是以國產品牌的全面獲勝并由此形成了長虹、康佳、TCL等行業新領袖而鳴鑼收兵。于是在后來十年的中國彩電市場上,大多數的戰役都是以國產品牌的相互博弈為主要特征。

    從20世紀末開始,彩電企業之間的競爭愈演愈烈,其背景在于市場存在著巨大的風險和機會.其中,最大的風險來自于其它行業特別是IT行業對于彩電行業的滲透,甚至美國人專門為此創造了兩個單詞:te lecom pu te r和com-pu v is ion,其含義為:未來彩電市場和PC市場將會融合,消費者不會簡單地從原來的PC廠商中選購PC,也不會從原來的彩電廠商那里買彩電,而是從融合后的市場領袖那里去購買融合了PC和彩電特征的既不是純PC,也不是純彩電的一種混血兒產品,如果未來市場上是PC廠商吞并了彩電廠商,這種產品可能就是com pu v is ion,如果是彩電廠商吞并了PC廠商,這種產品就是te lecom pu te r。因此國際PC廠商中DELL、GATEW AY等開始做彩電,國內的PC老大聯想也推出了可以看電視的液晶PC,而此時康佳推出的藝術電視等也是融合了彩電和電腦的產物。

    原本的PC特性和彩電特性也都在因此發生著變化,PC原本是強調私密性,每個人都不想把自己的電腦拿來給他人共享,因此未來家庭中一人一臺電腦是PC廠商的夢想,它屬于家庭中書房中或臥室中的一大件兒,而彩電,原本強調共享性,是一家子人飯后一起共同擁有的產品,是客廳中的標配。但是康佳上個世紀推出的七彩小畫仙,卻走進了家家戶戶的廚房、衛生間和臥室,而微軟倡導的m ed ia cen-te r,卻明明白白地表明了進軍客廳的企圖,而由聯想、康佳發起的標準組織閃聯,則明明白白地告訴業界一個信號,未來市場博弈的最大特點之一就是:不論是客廳還是臥室,恐怕不是靠以往的廠商之間明火執仗的競爭來占據,而是靠PC廠商和彩電廠商的結盟來共贏。

    2004年對于彩電行業可謂是大風大浪之年,開年便面臨整個行業被美國反傾銷的起訴,給整個行業罩上一層灰色,盡管彩電大企業積極應訴,并采取了一系列的積極舉措,將行業的整體損失大幅度地降低,但是畢竟給走出去的中國彩電企業帶來了短期進入美國市場的巨大障礙;隨后,TCL收購湯姆遜之后遲遲不見出手,一個龐然大物顯然需要持續考驗TCL的消化能力;長虹倪潤峰的下課則意味著一個時代的結束,甚至可能意味著純粹規模導向發展模式的終結,因為新帥趙勇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在深圳的高交會上高調宣布加入閃聯,于是一個規模化的倪潤峰長虹正在蛻變為技術化的趙勇長虹,當然繼任者需要為以前規模化的模式買單,近期APEX事件就是對新帥的嚴峻考驗。而康佳在市場上表現一如既往,侯松容帶領康佳,已經儼然成為了國內彩電的新王者,并且創下了連續20個月保持國內整體第一的記錄,中怡康、賽諾公司的監測統計數據顯示,2004年的1到11月份的累計市場占有率分別達到16.44%和15.56%。

    2005年的侯松容出起牌來,越來越顯得胸有成竹,在占據市場最大份額的基礎上,力拼高端市場,其液晶電視更是一枝獨秀,其占有率全年累計一直保持著行業第一的位置,內聯聯想、外部則和愛普生結盟,為高端之戰搶占最有利的戰略位置,相信一切積極的后果會在今年顯現出來。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彩電新聞




評論】【談股論金】【推薦】【 】【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熱 點 專 題
我國局部發生流腦疫情
田亮被國家隊除名
2005年春運 票務論壇
萬眾矚目央視春節晚會
澳網公開賽百年
2005新春購車完全手冊
歲末年初汽車降價一覽
北京在售樓盤分布詳圖
《漢武大帝》連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