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電廠被環保總局點名,廣州經委力促脫硫建設
粵電55億啟動脫硫工程
國家環保總局在全國兩會即將召開的前夕,一紙巡查報告毫不留情地對各地涌動的環保違規建設項目進行曝光。“現在該是大家自我檢討傳統經濟增長模式的時候了。”日前,廣州市經濟委員會專門召集全市重點工業企業,痛陳長期以來沿循的以能源消耗增長為主的“資源——產品——廢棄物”單向運行的經濟模式,商議工業發展與環保建設的良性循環經濟。
火電廠成酸雨主因
盡管在廣州全市56家的重點工業企業當中,已有25家左右的企業完成了
脫硫任務,但全市的二氧化硫的排放仍處于居高不下的水平。
在廣州的產業經濟布局當中,工業企業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接近50%的水平,但同時也帶來令人不安的環境問題。2004年,廣州約有半年以上的時間處于灰霾天氣。據統計,酸雨已成為珠江三角洲地區環境的主要威脅之一,廣東二氧化硫排放量逐年上升,而火電廠首當其沖,成為眾矢之的。廣東自2004年燃油價格普遍上漲后,許多發電廠購進劣質煤發電,致使城市的空氣質量明顯下降。
脫硫成本高昂
1月27日,國家環保總局公布了46家尚未啟動脫硫項目的火電廠名單,并要求這些電廠按國家環保總局指定的時間表完成脫硫項目的建設。其中,廣州番禺蓮花山電力公司、廣州鋼鐵公司熱電廠和湛江發電廠三家公司赫然在列。
廣東沙角電廠的一位經理人士滿腹委屈:脫硫項目遲遲未能運行是由于裝置造價高昂,一個裝機容量30萬千瓦的中型火電廠,脫硫運行一天就得支付10多萬元的費用,在煤炭價格日漸高漲的情況下,發電企業還要攤銷高昂的脫硫成本,發電成本的提高又不能在電價上同步反映。于是,寧肯交處罰費也不愿開脫硫裝置,許多企業購進的設備往往用于擺設,而處罰力度遠低于治污成本,令監管者顯得力不從心。
粵電投入55億專項資金
國家環保總局辦公室的相關負責人表示,各地重點火電脫硫項目務必在今年1月底完成項目可研審批,在2005年4月底前開工建設,12月底前完成主體工程建設。
省粵電集團透露,公司正在啟動一項“藍天工程”,計劃在2010年前投入55億元資金,專項用于所屬9大火電廠運行的28臺脫硫工程,并對新建機組同步安裝脫硫裝置。廣州市經委的官員向記者表示,相關部門正在抽調人員,落實資金,“我們將加強對企業脫硫設備的管理,核查重點工業企業,特別是污染戶的設備開工率,要求脫硫設施的運行率必須達到100%。”
此外,環保總局還將配合有關部門擬定治污的政策補償措施。“可以考慮將現有火電機組脫硫成本納入電網上網電價、保證脫硫機組的上網電量、制定發電環保折價標準、提高二氧化硫排污收費標準,對重點脫硫工程項目進行補助等。” 本報記者 黃夢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