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之急加劇 煤炭企業力不從心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2月02日 09:15 中國經濟時報 | |||||||||
電力與煤炭兩個行業都有困難,但一個是富人遇到的困難,一個卻是窮人遇到的困難 供求矛盾還在加劇 備受關注的2005年度煤炭產運需銜接會結束僅半個月后,1月26日,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召集主要產煤省產運銷企業負責人在北京舉行座談會。會議的主題是“做好2005年重點煤炭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提交了一份其對銜接會的初步統計資料,總的數據顯示:本次銜接會訂貨總量,尤其是電煤訂貨量大幅度增加。合同總量達到9.14億噸,同比增加8000萬噸。其中,重點合同6.18億噸,同比增加1.44億噸,增長30%。重點電煤合同同比增加1.29億噸,增長44.45%。其中,五大發電公司簽訂合同1.91億噸,占電煤銜接量的45.3%,同比增加4807萬噸,增長33.6%。煤炭工業協會副會長劉彩英特別強調,與往年只簽數量沒有價格的合同相比,今年簽訂的這些合同更具有可執行力。 但是,會議也認為當前煤炭供求緊張局面沒有得到根本緩解。特別是進入今年以來,煤炭供求緊張進一步加劇。據中能電力工業燃料公司1月20日統計,在電煤到貨率達到127.69%,超供322萬噸的情況下,直供電廠庫存煤仍下降到8天,處于警戒狀態。湖南、安徽、江西等省電廠的存煤只有3天,個別電廠存煤僅有1~2天,隨時可能出現停機危險。 在此背景下,又面臨著春節的到來與全國“兩會”召開,煤炭行業的代表均表示要發揚無私奉獻的精神,顧全大局,努力增加生產,保障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但是在言語間,橫亙在煤電之間的鴻溝依然存在。更有人士稱,僅靠責任感維系的電煤供應還能持續多久? 多重因素威脅保障有力 煤炭行業的人士均認為,與以往全國煤炭訂貨交易會相比,今年的煤炭產運需銜接會議無論是在名稱上,還是在實際內容上都向市場經濟邁進了一大步,供需雙方企業主體地位開始得到重視,與以往煤礦連生產出的煤賣多少賣給誰都不知道相比,企業有了選擇交易對象的權力,煤炭訂貨開始向供需雙方自主訂貨、協商定價的市場機制轉變,特別是電煤的新增部分不受計劃調控,完全由交易雙方協商,可謂是向市場化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然而,問題仍不容忽視。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副會長濮洪九稱,目前存在的問題一是有的企業主管單位用行政手段干預企業訂貨,有的重點用戶還是習慣于躺在國家身上,向上級要政策,影響了新增重點合同訂貨數量;二是受多種因素影響煤炭價格還沒有做到真正按照市場需求由供需雙方協商確定,煤炭有效供給的矛盾依然存在。劉彩英則稱,煤炭企業的自主權仍未完全實現,特別是價格自主權還存在諸多障礙,煤炭完全市場化還有漫長的路。 濮洪九分析認為,隨著電力行業投產規模不斷擴大,煤炭供求矛盾仍將加劇。預計今年電煤消耗總量將比去年增加1.2億噸左右,冶金、建材、化工等幾個重點行業耗煤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長,國內煤炭需求將在21億噸以上,供需缺口增加。 而從供應看,煤炭安全供應能力缺乏保障,長期穩定供應受到威脅。 一是近年來現有各類煤礦大多數處于滿負荷和超負荷生產狀態。“十五”期間開工建設的煤礦,大多要到“十一五”才能投產,今明兩年大中型煤礦投產規模分別為1.2億噸和0.7億噸,新增產量分別為1億噸和0.5億噸。目前鄉鎮小煤礦產量增幅較高,其產量和增量已分別占全國的35%和60%,但由于其技術與管理水平低,安全生產缺乏基本保障,大幅增產受到制約。據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通報,全國目前具備安全生產能力的礦井產量只有12億噸,僅占2004年煤炭產量的61.35%;4億噸的能力需要進行安全系統改造補套,1.5億噸的能力安全狀況不達標;還有2億噸能力不具備基本安全生產條件,需要關閉。 二是運輸瓶頸制約嚴重。我國跨省區煤炭調運量約占煤炭消耗總量的1/3,多年來鐵路部門一直把煤炭運輸作為重點,在運力增長有限的情況下煤炭運輸實現了較快增長,目前煤炭運輸占到鐵路貨運能力的45%以上。由此也造成與其他物資爭運力的矛盾愈益突出。大秦、侯月兩線通過改造,使運往華東地區的下水煤的能力有較大增長,但石太、京原、豐沙大等其他運煤通道基本無新增能力,均處于超負荷狀態。晉東南煤炭外運能力十分緊張,特別是增加鐵路直達華東、中南地區的煤炭運力比較困難。因此,煤炭市場將繼續呈總體偏緊態勢,部分時段、部分地區和部分煤種的供求矛盾仍將比較突出。 煤炭企業呼喚公平 對于當前社會呼聲較高的電煤價格暴漲以及供應不足的問題,煤炭行業的代表反應強烈。一家煤炭企業負責人對記者說:煤價過高不是實情。他拿出一份企業的成本明細表,說其所在煤礦的噸煤成本在225元,而其所簽的重點合同電煤價格每噸僅215元,還低于成本10元,與市場價相比低85元,僅該企業為電煤一年就要貼48個億。 而類似的呼吁在煤炭企業中比比皆是。有企業說,“煤炭生產企業更想要的是公平,雖然電與煤兩個行業都各有困難,但一個是富人遇到的困難,一個卻是窮人遇到的困難。” 濮洪九說,目前全國煤礦采煤機械化程度僅為42%,主要技術裝備與發達國家相比,性能指標落后10~15年左右。煤礦主體專業技術人員嚴重短缺,多數鄉鎮煤礦幾乎沒有安全技術人員,特殊工種人員配備不足,無證上崗問題突出。煤礦安全生產形勢嚴峻,2004年煤礦事故死亡人數6027人,百萬噸死亡率3.1。企業負擔沉重,歷史欠賬多,富余人員多等歷史遺留問題沒有得到根本解決,行業發展仍面臨很大困難。煤炭是個高危行業。但是目前國有重點煤礦仍然拖欠在崗職工工資和下崗職工生活費,總額達26億元;職工平均收入僅為中央管理的發電企業人均水平的45%;人均住房面積僅相當于全國城鎮人口平均數的35%。一些老礦區職工仍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簡易住房,甚至在矸石山上的棚戶區內生活。受歷史和經濟轉型多重因素影響,煤礦退休人員、內退下崗職工、傷病亡遺屬等困難群體增多,生活非常困難。 因此,繼續探索符合市場機制要求的煤炭交易形式,研究煤炭資源、運力、需求平衡以及電煤價格和煤電價格聯動等問題,確定符合市場改革的基本取向的煤炭產運需銜接和定價原則,仍是煤炭行業呼吁的重點,同時在下個年度的煤炭銜接會上能夠有更大的市場化改革步伐成為他們共同的乞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