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明靜
2005年1月31日是《國務院關于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國九條”)出臺1周年的日子。
過去的一個月,證券市場并沒有走出通常的“一月行情”,反而跌至5年的新低。但總
是有投資者會再一次地期盼:在“兩會”召開前夕,是否還有“三月行情”出現?
在為落實“國九條”而成立的六個專業委員會中,除去“積極穩妥解決股權分置問題”外,其余“拓寬券商融資渠道”、“鼓勵合規資金入市”、“完善QFII試點”、“完善資本市場稅收政策”、“積極穩妥發展債市”等五個小組,或多或少均已出臺了有關的“利好政策”。
距下調證券交易印花稅的利好也過去了一周,分類表決制度的實施,保險資金允許入市、創新試點證券公司開展集合資產管理業務的文件傳達也有數月,中小企業板塊半年前也推出了。在這些被分析人士認定為重大利好的消息中,市場除了對印花稅下調作出2天的上漲回應外,對其余多數均以高開低走的K陰線回應。
分析人士認為,在證監會為落實“國九條”而成立的六個工作小組中,除去股權分置以及稅收政策外,其余皆從資金方面入手,試圖解決股市多年以來累積的沉疴,此類治標不治本的應急措施得不到市場根本性的回應也在情理之中。
一位曾參與“國九條”起草的證監會人士表示,國務院是按照編制資本市場中長期發展規劃的目的授予證監會起草“國九條”的,“國九條”絕不是僅供短期炒作的利好。
事實上,作為一個戰略性的部署,“國九條”的內容不僅限于上述六個工作組的工作,“健全市場體系,豐富投資品種”、“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推進上市公司規范運作”、“促進中介服務機構規范發展”、“加強法制和誠信建設”等方面的作用與意義更加體現在綜合性與長期性上。
但境內的券商似乎已經無法等待了,先不說違規違法的高危券商被紛紛接管,起先接管別人的大鵬證券也墜入被托管的命運,即便連行業的領頭羊中信證券也報出虧損的消息,而另一家上市公司宏源證券高達上億元的虧損仍令市場大吃了一驚。雖然不斷有QFII傳出再次申請投資額度獲批的消息,間或有境外的機構發表諸如“看好中國市場的長期投資,不在乎股指短期的升跌”的表白。
整個市場陷入焦慮與迷茫之中,偶爾有投資者作出激烈甚至失去理性的抗議活動,使空氣中平添了幾許惶恐和不安。更有一家新基金的經理出語驚人:“股市只有幾只股票值得投資。”
埋怨與指責之聲不絕于耳。甚至一位高官在論壇中公開表示,“賭場論”以及“推倒重來論”的說法是導致近幾年市場下跌的主要原因。這種觀點竟然獲得了不少的認同。海歸派與本土派的爭論中后者一度占了上風。強調國情論,等待政策救市是我們難以改變的習氣。
什么樣的政策能夠支撐“三月”的股指?市場再一次將希望寄托于“股權分置”的解決中。在這一點上,本土派和海歸們達成了空前的統一意見。但證監會始終難以明確表態。或許如天相投資董事長林義相的分析:“各個部門制定政策不是以股市為上,如果是以股市為上的話,那么很多問題都會得到解決,包括‘國九條’,是由于很多部門實際上執行不了。”
更多的人開始反思造成境內資本市場這樣困局的根本原因。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易憲容博士認為,正是我們從市場建立的第一天起便強調“中國特色”,強調中國的資本市場特殊性,強調境內資本市場的轉軌加新興,才出現了比如“股市為國有企業服務、股票市場的制度分割、上市公司的股權分置”等這樣的制度安排,這些特色則成為資本市場的頑疾,從而造成了目前中國資本市場積重難返的最大障礙。
“境內資本市場觀念上的破局或觀念上的革命,最根本的解決方案,必須讓境內資本市場回歸市場的原點,回到真實的市場邏輯上來。讓市場成為市場,而不是市場與非市場交織。”易憲容博士說。
如果從上面的意義來說,“國九條”的最大貢獻在于:對經歷了十年的資本市場發展在體制上給予了脫胎換骨的思路性的指導:即承認市場的原則,讓市場的歸于市場。
正如證監會前主席周小川所言:“市場的事情讓市場來做。”而我們期待于政府的,不應是短期救急托市的政策,而是使政府成為市場主體經濟利益守護者,使它有效地界定產權、保證交易合約的履行、保護個人財富不會受到侵犯與掠奪,提供保證市場秩序的制度等最基本的市場法則。
《國際金融報》 (2005年02月01日 第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