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佛山澳純乳業的首批50噸“UHT”紙盒包裝牛奶抵達了南洋新加坡口岸。巧合的是,記者也從燕塘乳業獲悉,燕塘乳業已經將生產技術輸出給了亞洲國家越南,幫助越南農業部門解決乳品加工難題;而廣州風行牛奶則一直給香港供應原奶;廣州香滿樓作為港資企業也一直將給香港人供應牛奶作為自己的一大賣點。
香港作為國際市場交易的一個窗口,廣東奶業無疑將香港市場作為自己突圍的重點。
在內有強敵外有憂患的雙重壓力下,廣東乳業將突圍的目光放在了競爭更加激烈的國際市場,上演“曲線救國”。
出口國際市場尋求突圍
廣東省奶協副會長王丁棉告訴記者:“澳純牛奶出口到新加坡,打破了我省乃至整個華南地區近十多年來一直沒有乳品成品獲得成功出口的被動局面。廣東奶業雖然擁有先進的生產技術,但是一直以來由于沒有奶源優勢而在自家門口頻頻受到來自草原奶的挑戰,生存壓力非常大,澳純乳業選擇走出去,也是廣東乳業突圍的一個辦法。外國人都接受和認可我們的牛奶,中國人也應該認可我們的品質。”
王丁棉分析說:“在剛剛過去的2004年,中國的奶業市場可謂是競爭激烈無比,并達到了白熱化的程度。專家預計,2005年的國內奶品市場仍然會保持這種激烈的競爭。對乳品生產企業而言,他們的市場壓力將會越來越大,保市場求生存,已是每一個乳品企業必須面對和不得不給予認真考慮的一重大課題。在如此市場背景下,開拓海外第二市場,不僅僅是一條出路,而是廣東奶企獲得生存權的途徑。”
而佛山澳純此番在國際市場拼殺,是自己爭取到了出口權,然后依托澳純的控股公司新加坡金利太平洋集團,在新加坡的營銷網絡和渠道,打開南洋新加坡的大門。澳純乳業總經理孔翠玉介紹,首批出口50噸成品奶已經到岸,到今年底出口量將增加七八倍,達400噸左右。
自家門口競爭白熱化
眾所周知,廣東一直都是國內國際乳業巨頭爭奪市場的要塞。特別是中國奶業近五六年來,已進入一個快速發展的時期,最近五年全國奶業增長率達到20%,實現了快速穩步發展,有著奶源資源優勢的草原奶已經在廣東奶市占據了主導地位。
廣東奶業雖然擁有先進的生產技術和設備,但是面對草原奶的奶源優勢,依然有些氣短。同樣作為城市型奶業的光明、三元也紛紛在廣州、廣西設廠,頻頻叫賣于自家門口。廣東奶業自家門口的競爭愈演愈烈,尋求新的出路,展現自身的生產優勢,已經成了廣東奶業首先要解決的問題。
中小乳企生不逢時?
盡管中國乳業近5年來取得20%的快速發展,但是中國的奶業也存在一些問題。例如項目重復建設,無序競爭、市場秩序混亂和不太注意消費引導或市場培養工作等等。就目前的奶品市場來說,已經處于一個群雄割據爭紛的狀態,市場激烈競爭已達到了一個白熱化的程度,特別是價格戰連綿不斷,互相廝殺。在這樣一個市場背景下,像佛山澳純乳業這樣的中小企業感到了市場壓力。
記者了解到,佛山澳純乳業是在中國奶業快速發展的2001年創建的,也是在乳業競爭很不規范的環境下誕生的,創建后的澳純乳業一直都無法將市場基礎打的牢固些,市場品牌無法形成。澳純乳業曾經兩度進軍廣州市場,但最后還是失敗離開廣州。
王丁棉說:“像澳純這樣的中小企業,的確有些生不逢時。因為論品牌,有伊利、蒙牛的草原概念的牛奶已先入為主;論規模,大企業年產幾十萬噸,銷售收入達近百個億元;論資本,大品牌靠上市融資資金數億,實力雄厚;論成本,草原奶有廉價的奶源和人力資源;論廣告,人家可以花上數億元做宣傳廣告,立體宣傳滿天轟炸。而你手中沒有多大的本錢可以與乳業巨頭作正面交鋒過招。”
那么,廣東的中小乳企又該如何在這個市場中擺渡前進呢?該拿出什么利劍來擊出和爭奪市場一席位呢?業內人士認為,一是靠研發新產品,二是靠開拓新市場。
(信息來源: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