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監會首次明確表態我國將組建郵政儲蓄銀行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2月01日 06:14 深圳商報 | |||||||||
銀監會首次明確表態 我國將組建郵政儲蓄銀行 專家稱年內“出生”尚有困難
【據新華社信息北京1月31日電】(記者史麗)近日,銀監會主席劉明康在2005年的工作計劃中提到,“今年,銀監會將根據國務院關于郵政體制改革的統一部署,組建郵政儲蓄銀行,并將其納入銀行監管體系”。寥寥幾十字,卻引起了業界的廣泛關注,因為這是官方對傳聞已久的設立郵政儲蓄銀行的首次明確表態。 郵政儲蓄自1986年開設以來,目前已擁有3.15萬家分支機構和2.5億個儲蓄賬戶,存款余額超過1萬億元人民幣,占儲蓄總額9%以上,僅次于工、中、農、建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位居第五。因此,有金融界人士認為,新組建郵政儲蓄銀行將成為僅次于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另一艘金融“航空母艦”。 “斷奶”之后覓出路 人民銀行在1986年恢復郵政儲蓄,最初的用意在于通過郵政系統的龐大網點有效地回籠貨幣,從而降低通貨膨脹的壓力。而郵政儲蓄也不負眾望,成功回籠了大量的閑散資金。 與其他商業銀行絞盡腦汁尋找優質的貸款客戶不同,郵政儲蓄資金是“皇帝的女兒不愁嫁”。郵政儲蓄存款全部轉存到人民銀行,并由人民銀行支付轉存利率,而該利率遠高于郵政儲蓄系統支付儲戶的利率,郵政儲蓄也由此成為全國惟一一塊沒有任何壞賬之憂的金融資產。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郵政儲蓄利息支出,已經越來越成為央行的一個沉重包袱。資料顯示,僅2002年,央行就向郵政儲蓄支付了180億元的轉存利息。 因此,早在郵電未拆分時,國家就開始醞釀將郵政儲蓄從郵政中獨立出來,成立郵政銀行,1997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人民銀行首次提出通過組建郵政儲蓄銀行來解決轉存政策所帶來的各種問題。 到了1999年,國務院和人民銀行明確批復表示同意郵政儲蓄銀行成立,只等掛牌。但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利益錯綜復雜這一改革模式一直沒有下文。 2003年8月,人民銀行將郵儲資金推向市場,郵政儲蓄資金因此開始自主運用,郵政儲蓄開始被迫為自己吸收的存款資金苦尋出路。 目前,人民銀行對郵政儲蓄自主運用的政策是,自主運用的郵儲資金只局限于新增存款,暫不包括原有存款。根據國家郵政儲匯局統計數據,該局2004年新增儲蓄余額1750億元,2003年為1496億元,也就是說目前能真正走向市場的郵政儲蓄資金為兩千億元左右。 那么,這兩千億“初出茅廬”的資金的出路在哪里?由于規定所限,龐大的郵政儲匯機構只能吸納存款而不能如商業銀行那樣發放貸款。而從目前來看,郵儲資金比較現實的出路是在債券市場和銀行的中間業務上。 專家:今年組建仍有阻礙 不改革沒有出路,但改革又難免造成陣痛。因為事關重大,政府部門采取了極其謹慎的態度。郵政儲蓄銀行的成立也一直停留在論證階段。但有關方面也意識到,改革遲遲不能啟動,改革的成本會越來越高,問題也會越來越多。長痛不如短痛,從劉明康明確的表態來看,郵政儲蓄的改革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銀監會在2005年工作會議簡報中說,新的一年里,要“抓緊實施郵政儲蓄體制改革”。資金出路問題困擾郵政多年,將存款余額達萬億元的郵政儲蓄剝離出來單獨成立的郵政儲蓄銀行會在今年組建嗎?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認為,成立郵政儲蓄銀行是郵政改革的目標。但這是個復雜的系統工程,不是一兩年能解決的。 另外,郵政儲蓄改革最主要的就是解決與國家郵政局的利益分割。郵政儲蓄的收入已超過郵政全部收入的30%,是重要的收入來源。如果讓郵政儲蓄市場化,那么沒有了占其收入1/3的郵政儲蓄,整個郵政的生存都存在問題。而郵政儲蓄又依托于郵政,大量房屋、人員、設備都與其他郵政業務共用,成本也很難計算。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長夏斌認為,郵政儲蓄必須與郵政體制聯動改革。將郵政體制撇在一邊,單獨進行郵政儲蓄的改革不可行;不考慮郵政儲蓄改革,單獨改郵政體制也不行。 然而在郵政和電信分家之后,來自財政的補貼到2003年已經停止,郵政普遍服務的虧損只能靠郵政儲蓄等暗補。在未找到有效補虧辦法前,郵政儲蓄不可能與郵政徹底分家。 而也有一位業內人士分析,盡管最近關于郵政儲蓄改革提速炒得火熱,但實際上郵政儲蓄銀行成立也面臨很多問題。郵政儲匯局不能提供貸款,也不允許吸納公司存款,沒有任何商業銀行的從業經驗,不可能在一夜之間變成一家商業銀行。 作者:記者史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