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商務部提出了2005年多項重點工作,其中“萬村千鄉”工程,即鼓勵城市連鎖和超市向農村延伸,實施建立新型農村流通網絡和生產生活網絡一項內容,引起了各方極大關注。
這項工作的提出對我國的流通業具有重要的意義,中國商業政策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萬典武教授指出,沒有農村流通業的現代化,就不可能實現整個流通業的現代化。農村逐
步推行現代化的流通形式,有利于縮小城鄉差距。
據有關部門統計,2004年,中國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936元,比上年實際增長6.8%,是1997年以來增長最快的一年。去年1至3季度,中國農民人均生活消費現金支出達1247.9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了11.9%,遠超出2003年全年同比增長7.4%的水平。11月當月,縣及縣以下零售額1763億元,同比增長12.5%。
農民收入的增加,農村購買力的提升,是商務部鼓勵城市連鎖和超市向農村延伸的主要原因。另外,2004年12月我國取消了外商投資商業企業在中國開店受股權、地域和數量上的限制,國外知名零售業涌入中國,中國本土的零售業將面臨很大挑戰。萬典武還指出,已經有一些行業,比如農資、醫藥開始向農村擴展,這也是促成這一工作提出的一個原因。
此前就已有專家建議,中小商業流通企業和其它民間商業資本,可以到中小城市和鄉鎮農村去一展身手。目前我國的中小商業流通企業占全部流通企業總數的98%以上,銷售額占銷售總額的52%多,但這些企業普遍力量弱小、規模有限,缺乏競爭力。而中小城市和鄉鎮農村市場廣闊、競爭壓力小、需求大、市場風險相對較小,比較適合正在成長期的民間商業資本去發展壯大。
本土零售業進入農村市場的發展前景非常好。中國現在有8億多農村人口,在中國的城市化進程中發展集鎮是最主要的形式。集鎮的壯大必然會形成新的市場空間。擁有70%人口的農村蘊含著龐大的消費市場。雖然目前購買力只占40%左右,但隨著國家對三農問題的重視,農村稅費逐漸減免,農民的購買力會逐漸上升。
農村現在的商品的流通方式主要是個體戶、私商、供銷社,而這些零售商信譽都不是很高。大型超市比較可信,雖然價格可能會比一些私商高。但是因為它的可信度比較高,所以會受到農民的歡迎。最先進入農村的是一些農資超市或者醫藥超市,將來還會擴展到其他領域。而外商現在主要搶占的是大城市的市場,暫時還到不了農村。
“誠信是本土零售業進入農村市場首先要做到的!比f典武在分析本土零售業在農村的經營策略中強調。農民最害怕買到假種子、假農藥。如果零售商在銷售農藥、種子等商品的時候,都能給農民開發票,并承諾如果是假的,公司會賠償。他們就不會有后顧之憂了。
另外,布點不要太散。要選在縣以下的重點集鎮,人口有幾千上萬的比較興旺的集鎮,不能遍地開花。店鋪的規模不要太大,布置也不能像城市超市這么豪華,規模太大,費用較高,成本就會加大。而豪華的裝修則不太符合農民的特點。農民需要什么還可以事先預定。還有一種有效途徑是采取加盟的辦法。知名零售商與農村當地人或者農村已有的個體私商合作,用當地人的房子、鋪面,掛公司的牌子,公司負責進貨。公司可以不用修店面,利用已有的人力和物力,降低成本。當地人則利用公司的知名度,提高信譽。這樣做可以不增加新的失業人口。因為大公司向農村延伸,必然會擠垮當地的個體小店,這樣就會增加新的失業人口。采取與已有小店聯合的方式,就避免了這種情況。
(編發:范嵬 信息來源:國際商報 記者:歐雅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