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企業求解品牌競爭力缺失之困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1月31日 10:15 上海證券報 | |||||||||
據權威機構統計,中國作為世界第一大服裝出口,服裝出口額中50%以上為來料加工,30%由進口國提供商標、款式、紙樣進行復樣加工,自有品牌服裝僅占10%左右。業內人士進而提出,中國由于缺乏有影響的自有服裝品牌,尚且只能被稱為服裝制造大國,而非服裝強國。 品牌競爭力不強成為發展瓶頸
2001年12月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后,中國服裝(資訊 行情 論壇)業迎來了一次新的騰飛。服裝工業總產值連創新高,出口增長勢頭強勁。2002年和2003年中國服裝出口總額同比分別勁增12.6%和26.1%,中國已經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大服裝生產國和出口國。然而,由于中國服裝出口方式主要以貼牌為主,自有品牌的競爭力弱已經成為制約服裝行業發展的突出問題。 據華夏證券研究所分析師盧揚介紹,以美國為例,中國出口美國服裝折平方米數量從1999年的9.1億平方米增長到2003年的22.9億平方米,增幅達到151.6%,但單價卻由4.8美元/平方米跌至3.17美元/平方米,跌幅達33.9%,價格的連續下跌,不僅影響到服裝經營企業的盈利能力,還被各主要進口國和地區冠以低價傾銷之名,針對中國服裝出口的反傾銷調查接二連三。盧揚認為,出口價格的連續下跌,究其原因是美國、歐盟等服裝跨國大型采購商憑借其掌握的一系列品牌和品牌背后的巨大國內外市場,對全球的服裝生產資源進行整合,四處詢價;同時,中國服裝生產企業積累的龐大產能也亟需國際市場進行消化。由于銷售渠道嚴重依賴國外采購商,國內廠商不得不在價格上做出讓步,行業利潤空間被進一步蠶食。 為擺脫這種因品牌競爭力不強造成的困境,國內服裝企業正在努力做出改變。 集體亮相央視廣告招標 在今年的央視廣告招標中,國內眾多服裝企業首次躋身招標行列,有業內人士稱這標志著民族服裝業也開始了品牌之戰。其中,福建泉州虎都(中國)服飾有限公司最終以總中標金額第一,成為"服裝標王"。 "經過多年的發展,中國的民族服裝企業已經建立了良好的生產管理平臺和營銷體系,但在與國際化品牌的競爭中,品牌競爭卻一直是我們的弱項。如何塑造和提高企業的品牌競爭力,以滿足消費者的品牌消費追求,是每位中國服裝企業管理者面臨的嚴峻考驗。"虎都負責競標的副總經理吳越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虎都在央視的廣告做了幾年,但今年還是第一次完整地參加競標。" 在業內,虎都已得到過不少類似"中國名牌"的稱謂,但與國際知名品牌相比,其國際知名度和品牌競爭力顯然遜色。"虎都的現狀,幾乎就是整個中國服裝業界的縮影",業內人士指出,"此次央視招標現場,國內服裝優秀企業的集體亮相,可能是在品牌競爭力培養方面,中國服裝業的蓄勢出擊。" 嘗試跨國經營 在談到目前國內企業的跨國經營現狀時,盧揚表示,近年來,通過不斷拓展國外銷售渠道,我國服裝企業中相當一部分已經步入了跨國經營的初始階段。但在開拓國際市場的過程中,它們的經營理念、發展思路上發生了分化。一部分企業,把生產更多地面向國際市場是一種消極的應對之策,它們更多考慮的是產品外銷可以省卻了開拓銷售市場的辛勞、經營品牌的艱辛,而作國際買家的代加工基地則可一勞永逸;另一部分企業更多考慮的是如何以更加積極的方式投入到國際化經營中,通過與國際服裝知名企業合作,在作代加工基地的同時想方設法培養、建立自己的國際銷售渠道,同時注重對自己品牌的塑造和維護,這部分企業代表的才是中國服裝企業跨國經營的未來發展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