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理財 > 經營管理 > 正文
 

中資保險公司遭遇資本瓶頸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1月30日 11:16 證券市場周刊

  近日,新華人壽宣布成功發行13.5億元次級債。這家曾經力爭A股市場保險第一股的公司,最終不得不繞開資本市場,曲線救國。

  上市擱淺,保險公司的資金需求卻一點也沒有減少,因為他們不得不面對越來越多的實力強大的外資保險公司。

  外敵環伺

  根據中國入世承諾,現已允許外資壽險公司提供健康險、團體險和養老金/年金險業務,取消對設立外資保險機構的地域限制,設立合資保險經紀公司的外資股比可提高至51%。

  這則看似簡單平常的公告其實寓意深遠。它正式宣告:中國政府對本土保險業的3年保護期結束、土洋保險公司和睦相處的“蜜月期”也將煙消云散,伴之而來的是兩者的近身肉搏。

  外資保險不但在質量上威脅中資保險,而且,在數量上已超過中資保險公司!

  據保監會最新統計資料顯示,截至2004年12月,共有40家外資保險公司在中國設立了75個營業機構(含籌建)。其中壽險公司23家,產險公司14家,再保險公司3家,另有5家外資保險中介公司在華設立了營業機構。其中12家機構是中國入世以來批準的。124家外國機構設立了187家代表處,而中資保險公司數量僅有77家。在華外資保險公司數量已超過中資保險公司。

  “顯然,外資保險公司擴張的步伐明顯快于中資保險公司,這從外資保險公司今年頻頻開店的速度就能看出端倪。”業內人士評價說,取消外資保險公司開店的地域限制無疑更給其擴大市場份額帶來便利。據統計,2004年上半年,外資產險公司保費收入同比增長47.1%;外資壽險公司保費收入同比增長51.2%。而同期,全國財產險保費收入增長只有23%;全國人身險保費收入只增長了6.5%。

  各方面數據顯示,國內保險公司在風險管理和市場規范方面仍然相對薄弱,主要的中資人壽和非人壽保險公司商業化程度比較低,這種營運方式導致它們的財力普遍不足。同時,大多數保險公司的首要關注點仍然是市場份額,而不是盈利能力。

  在銷售隊伍的建設上,中資公司在學習外資保險公司的一些做法時,更像是在“邯鄲學步”,比如美國友邦推行的“代理人模式”,在一些中資保險公司引用過程中卻變成了“人海戰術”。

  國際知名咨詢公司麥肯錫向《證券市場周刊》指出,隨著中國保險業的開放和發展,中國保險行業特別是壽險業將面臨外資保險公司的巨大挑戰。

  根據麥肯錫公司預測,到2008年中國壽險市場將成為全球第四大市場,同時中國壽險業將面臨外資保險公司威脅中資保險公司在市場上的領先地位、日益顯著的價格壓力、傭金率上升和渠道競爭導致客戶流失以及保險產品多樣化帶來的風險等多方面的挑戰。

  對這種沖擊,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梁家駒指出,外資的策略很明顯,就是先到大城市、有潛力的城市開展業務,能夠立足之后再到其他地方擴張。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北京、廣州、上海等地一直是外資的首選。

  正面交鋒

  外資保險公司已經不再掩飾他們對國內市場的野心了,與中外資保險公司之間的競爭已無可避免。

  另一家著名戰略咨詢商波士頓咨詢公司也給了中國壽險商們提出了警告:如果不立即改進業務運作,將面臨被外國保險商淘汰出局的危險。

  雖然波士頓咨詢極為看好中國壽險業的誘人“蛋糕”,但在它新出爐的報告中卻苛刻地提醒:中國壽險市場面臨外資保險公司主導的風險,中國壽險商未來必須采用專業化運作方式。

  波士頓咨詢公司全球副總裁彭禮定預測說:“中國壽險業的強勁增長會持續下去,中國很可能會發展成世界最大的壽險市場。預計在未來5年內,每年的持續增長會維持在15%-25%的水平。”

  虎視眈眈的外資保險未來爆發的能量不可小覷。目前,中國的保險業已吸引了150億元的外資資本:50億元的直接、合資公司投資;大約100億元的本地保險公司股份。而隨著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承諾的兌現,掌控雄厚資金的外資保險將在中國如魚得水。

  對這種現狀,中國保監會副主席馮曉增日前指出,目前保險市場同質化現象極為嚴重,保險公司創新能力十分不足。他要求保險公司要根據社會需要,認真研究市場,找準自己的定位,在產品、服務、制度等方面大膽創新。馮曉增還希望保險公司要十分注重專業技術的提高、專業人才的培養和專業隊伍的建設。他指出,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客戶的成熟以及競爭的加劇,保險經營尤其是產險經營中,專業技術的重要性將愈益顯現,保險服務中的技術含量將愈益成為保險公司核心競爭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人民大學保險系主任張洪濤認為,外資保險來勢洶洶,2005年隨著市場的深度開放,中外資保險公司短兵相接在所難免。中資保險公司雖然占據地利、人和的優勢,但外國保險公司高質量的服務方式和成熟的保險產品并不是中資公司簡單地可以模仿得到的。從今年的態勢上分析,似乎外資公司已從前些年立足未穩的觀望中走出,開始進入擴張階段。

  顯然,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經過2004年的轉型與調整,我國保險市場在未來幾年中將從初級階段走出,迎來一次全面的消費升級。而部分原有的舊格局中的規則將被打破,隨之而來的是以人為本的個性化產品與服務、精耕細作的營銷方式、高效快捷的管理模式等為代表特征的新市場。從這個角度上看,中資保險公司必須加快調整步伐,為消費升級做好全面的準備。否則,在外資保險公司的蠶食下,中資保險公司的未來不容樂觀。

  資本困境

  最近,標準普爾發布報告指出,面對高速發展的保險業務,資本金不足已經成為中國保險業的瓶頸。

  根據入世協議,保險業成為中國金融業中開放最快、幅度最大的行業。面對外資的強大實力,中國保險業盡快做大做強的呼聲高漲,但是資本金的不足嚴重影響了保險企業的承保能力。

  標普報告指出,目前市場上的國有保險公司以及幾個老牌的股份制公司,如人保、人壽、平安、太平洋雖然占據了中國壽險和非壽險95%左右的市場份額,但他們都面臨著資本化程度偏低的問題。

  中國保險業雖然近年來增長強勁,市場監管也有所改進,但仍然處于發展初期。國內主要的人壽和非人壽保險公司過去商業化程度比較低,這種營運方式所遺留的弱點導致它們的財力普遍薄弱。“中國主要的保險公司,以其緊絀的財力,假若沒有外來的資金支持,是否能夠成功地支撐目前的快速增長和變化尚屬未知數。” 標普報告稱。

  業內人士指出,標普對中國保險業資金缺口的預計是靜態的,且并不大膽。從發展的眼光來看,中國保險業未來5年的資金缺口將超過1500億元。國內的保險資金缺乏除了償付能力不足造成的資金缺口外,還包括與外資保險公司市場競爭力差距角度衡量的資金。中資保險業的實收資金總計不到30億美元,而國外一家中等規模的保險公司的資金就達數10億美元。

  如何解決這一困擾中資保險公司的難題?尋尋覓覓,除了“增加資本金最有可能的方式就是上市”外,難得良策。

  然而,上市卻成為了中資保險公司更難逾越的一道坎。

  盡管國內保險三大巨頭已經登陸國際資本市場,但國內眾多保險公司還是難以通過資本市場來解決其資本金難題。一直以來,被人們認為將成為保險第一股的新華人壽為例,其上市之旅可謂是一波三折,唏噓感嘆。在諸多情況影響下,新華人壽遲遲難以發行,最后不得不選擇了發行次級債的方式解決燃眉之急。

  外資保險主打“特色”牌

  外 資保險顯然是有備而來,而且直接進攻中資保險的軟肋:在產品創新上大做文章,主打特色牌。

  近日,國內惟一一家專注于投連險產品的瑞泰人壽推出新一代投連險產品——穩健人生。

  對此,瑞泰人壽總裁曾冬漉向《證券市場周刊》表示,區別于其他傳統保險公司,繼承母公司核心理念的瑞泰人壽將在北京地區開展長期儲蓄投資業務,而主打產品就是國際規范化的投資連接險。

  她說,該產品將為投資者提供一個集投資、儲蓄、保險于一體的全方位平臺,根據中國金融市場狀態和投資者自身需求,投資者可以自由選擇風險保障系數和投資額度。這就是說,在其投資賬戶下,設成長、平衡、穩健型三個不同風險等級的投資回報賬戶,消費者可以根據自身不同的投資目標以及風險承受能力,靈活地投資于上述任一賬戶,也可以將保險費分散投資于各個賬戶。

  “很多保險公司是所有產品都有,而瑞泰可能更像專賣店,不是所有的產品都做,而是集中做長期儲蓄投資。”曾冬漉一再強調。

  曾冬漉信心十足。她表示,瑞泰之所以有這樣的信心,敢于在進入中國市場伊始,就大力推廣這種對國人而言相對陌生的新鮮事物,是和其母公司瑞典斯堪的亞保險公司密切相連的。斯堪的亞作為北歐最大的金融服務集團,是國際長期投資儲蓄市場儲蓄業務的倡導者和先行者。所以,瑞泰人壽公司開業后,將著力推廣其全球擅長的長期投資儲蓄解決方案。

  對于國人而言,陌生的“長期儲蓄投資”理念是否能接受,曾冬漉還是充滿信心的,“我們不用自己的投資隊伍而是與專業的投資基金合作,就是為了讓客戶放心。”

  無獨有偶,《證券市場周刊》了解到的情況表明,各大外資保險公司也紛紛祭出特色大餐:英國保誠集團也在最近公布了其在中國推出的理財教育項目的初步執行情況。該項目著眼于幫助中國婦女更好地規劃一生的金融需求。自今年6月保誠集團與北京市總工會聯合推出該項目以來,已有來自200多家國有企業的近千名女職工參加了該項理財教育;中意人壽推出老年產品;中宏人壽則將“自動增額權益”首次引入我國壽險市場。

  過去,一張保單生效后,年交多少保費及獲得保障的程度都是固定的。中宏人壽保險有限公司率先在京滬穗三地推出一種附加在主險產品上的“自動增額權益(IPO)”,使投保人可以隨收入提高逐年增交小額保費,及時彌補未來保障的不足。

  據《證券市場周刊》了解,IPO是保單附加的一種權益。人們在購買該公司主壽險時可自動獲得這種權益;每年,投保人經確認使用該權益、并選擇按一定比例(5%或10%)增交保費后,其主險保單利益包括身故保障、生存現金、紅利等都將以相應比例自動遞增。這樣,投保人獲得的保障增額部分就免去了核保等繁雜手續。IPO作為海外成熟運用的理念,在亞太地區已被證明對提高保險公司續保率及代理人的留存率貢獻很大。

  “對本土保險業的沖擊還不僅僅來自于市場的搶奪,更來自于產品的創新。特別是外資保險公司的產品設計能力強,管理經營豐富,這也是中資保險公司需要應對的最大挑戰。”中山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教授申曙光指出。

  外資保險進入中國大事記

  2001年11月10日,世貿組織通過了中國入世的法律文件。

  2001年11月22日,中國保監會公布了 “加入WTO中國保險對外承諾”。這使得保險業成為入世后第一個公布入世承諾的行業。其中包括“合作伙伴不再有限制,入世后3年內取消所有地域限制,再保險、財產險、團體險、健康險等市場全面開放”等重要內容。

  2002年2月1日,《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由國務院頒布實施。

  2002年5月,華泰財產保險公司宣布,經過一年多的談判,美國ACE集團旗下的3家保險公司斥資1.5億美元,通過股權受讓獲得了華泰22.13%的股權,成為華泰的大股東之一。

  2002年6月,京城首家外資保險公司——美國國際集團旗下的友邦保險公司閃亮登場。

  2002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經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修正通過,2003年1月1日開始實施。新法對原保險法的33條規定進行了修改,并新增6條規定,體現了對國際準則的尊重和對國際慣例的認同。

  2003年,《再保險公司設立規定》頒布后一年多的時間里,三大國際再保險巨頭——慕尼黑再保險、瑞士再保險、通用再保險相繼在華申請綜合再保險公司牌照,并獲得中國保監會的批準。

  2004年1月,中國保監會對《外資保險機構駐華代表機構管理辦法》進行了重新修訂,并于3月1日起實施。

  2004年5月,被外資保險公司視為“基本法”之一的《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實施細則》(以下簡稱《細則》)出臺,《細則》對2002年2月1日實施的《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中未予明確但實踐中需要解決的問題進行了補充和細化。

  2004年10月,法國安盟保險公司成都分公司正式開業。這是中國保監會配合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重要舉措,同時也是中國保監會引入外資農險公司,積極推進農業保險試點進程中的一環。

  2004年12月11日,保監會發布公告,允許外資壽險公司提供健康險、團體險和養老金年金業務,取消對設立外資保險機構的地域限制,設立合資保險經紀的外資股比可至51%。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中資保險新聞




評論】【談股論金】【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熱 點 專 題
聚焦2005春運
世界新聞攝影比賽
2005年CCTV春節晚會
CBA全明星賽球迷投票
澳網公開賽百年
2005新春購車完全手冊
北京2月新推樓盤一覽
新春購房打折信息
《漢武大帝》連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