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我國國民經濟保持平穩較快發展,經濟運行中的一些結構性矛盾逐步緩解,市場供求格局基本平衡,消費景氣平穩上升;工業增加值景氣連續回升,重工業景氣成為拉動工業增長景氣的主要力量,輕工業增長景氣回落明顯;多數行業投資快速增長勢頭得到遏制,投資結構趨于合理。
2004年11月份,工業行業增長景氣指數上升的行業為31個,下降的家數僅剩8個。大范
圍的行業景氣回升說明中國經濟發展的資源要素約束并未有效制約中國經濟總體偏快的增長勢頭,而且重化工業的特征依舊十分明顯。
2004年大多數行業效益表現良好,但效益上升的行業開始減少,部分行業的利潤增長格局出現向上游轉移的跡象,上游行業受到建設周期延長影響,盈利實現增加,而下游行業的利潤增長受到擠壓。因此,若原材料價格進一步上漲,對工業經濟平穩運行,效益水平繼續提高,以及2005年的良好開局,都會產生不利影響。
一、行業增長的宏觀背景
2004年我國國民經濟保持平穩較快發展,經濟運行中的一些結構性矛盾逐步緩解,市場供求格局基本平衡,消費景氣平穩上升,投資景氣持續回落,投資消費比例關系有所改善,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明顯提高;出口景氣高位平穩運行,進口景氣連續回落,月度貿易持續順差,累計順差的局面繼續保持;工業增加值景氣連續回升,重工業景氣成為拉動工業增長景氣的主要力量,輕工業增長景氣回落明顯;多數行業投資快速增長勢頭得到遏制,投資結構趨于合理;物價水平均出現回落跡象;金融調控取得較大成效,金融運行健康平穩。這些情況表明,宏觀調控正在向預期方向發展。
在國際經濟環境好轉、居民消費趨熱、社會投資活躍、外貿出口升級和外資增長等因素的拉動下,2004年1-11月經濟運行始終呈快速增長態勢,并實現了兩個歷史性突破,全國工業利潤首次突破1萬億元;進出口總額首次突破1萬億美元大關。在宏觀調控牽引下,2004年我國經濟質量和效益顯著提高:1-11月累計,全部國有工業企業及年產品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非國有工業企業增加值48911億元,同比增長16.8%;1-11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產品銷售收入16720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2.2%;11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應收賬款凈額22371億元,同比增長16.8%。宏觀調控并未改變經濟平穩增長的軌跡,經濟增長正在向規模擴張、結構優化、效益改善和質量提高并重的軌道進發。
另外,大范圍的行業景氣回升說明中國經濟發展的資源要素約束并未有效制約中國經濟總體偏快的增長勢頭,而且重化工業的特征依舊十分明顯。化學工業是2004年11月行業增長的一個亮點。煤炭、原油成品油、鋼材、焦炭、橡膠、鐵礦石、氧化鋁,以及鋁、鉛、鋅、錫等原材料,庫存水平均有所上升,供應壓力有所緩解。
當前國民經濟總體仍在前期形成的固有軌道中運行,宏觀調控的作用進一步顯現,但同時投資和工業行業增長反彈動力逐步增強。2004年11月份與10月前相比,除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和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外,多數指標反彈趨勢明顯,調控形勢更加錯綜復雜,調控的難度逐步增加。同時經濟運行中舊有的問題并沒有根本解決,如固定資產投資在建規模偏大、煤電油運供求矛盾并未明顯緩解,貨幣信貸收縮中貸款結構性矛盾突出、企業產成品庫存和應收賬款增幅提高,國際初級產品價格又有反彈跡象,房地產市場(特別是商業營業用房投資、辦公樓投資)需求過旺等問題值得重點關注。
2004年二、三季度貨幣信貸的過快收縮,將對今年的宏觀經濟走勢產生一定程度影響。從2004年三季度末運行情況看,新開工投資項目數,貨幣信貸投資增幅,土地供應增勢,固定資產投資(特別是房地產行業投資),房地產企業類貸款增速等已得到遏制,經濟運行于前期形成的下行軌道上,正在向適度增長區間前行。
二、行業增長景氣分析
2004年11月份,工業行業增長景氣指數上升的行業為31個,下降的家數僅剩8個,從實際運行數據來看,2004年11月份的數據并未真實全部反映影響的幅度,宏觀調控措施對于工業行業的最終影響效果尚未全部顯現。2004年11月工業增長出現反彈的行業家數比2004年6月份繼續增加而且出現幅度加大的跡象,這表明反彈的可能比預計的要嚴重。
2004年石油化學工業繼續成為工業增長一個耀眼明星。據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信息部的資料,2004年10月份,我國石油和化工行業生產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全行業工業總產值(現價)達2338.2億元,同比增長42.4%,高于全國工業增速12.2個百分點,產值和增幅均達到年的最高點。當月,石化行業銷售情況繼續看好,實現銷售產值(現價)2308.4億元,同比增長41.5%,化學工業銷售產值中所占比重大的基礎化學原料制造和合成材料制造業增速最快,銷售產值分別為266.3億元和252.9億元,增速分別為45.8%和44.9%。
根據對2005年的電力供需形勢預測,2005年二季度的用電高峰可能有些偏緊,后半年會有明顯好轉,電力短缺將要過去;電力缺口僅為1200萬到2000萬千瓦。這一預計的前提是,2005年國民經濟增長控制在8%,電力需求增長降至12%左右;需新增電量2500億千瓦時,需新增裝機5000萬千瓦;投產規模在6000萬-8000萬千瓦之間。從經濟運行的角度判斷,2005年下半年,缺電形勢會發生逆轉。電力面臨的最關鍵問題是,煤炭和運輸能否保證電力增長的需要。預計2005年煤炭產量在19.7億噸左右,其中50%以上用于發電,這當中50%需要通過山西、陜西和內蒙西部的西煤東送,這樣就增加了鐵路運輸的緊張狀態。
2004年11月份,行業總體景氣水平仍然較高,工業增長出現大范圍收縮的勢頭已經得到了控制,重化工業行業延續前幾月份集中回升態勢。與10月份相比,增長景氣上升的行業數量繼續增加,為23個,增加1個,增長景氣下降的行業數量為8個,與10月份持平。景氣指數回升的家數比6月份有大幅度增加,11月,鋼鐵工業、水泥制造業、金屬制品業,有色金屬工業、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等直接受宏觀調控的對象經歷了前期6、7月短暫指數回落,回落幅度有所縮小后,繼續反彈。11月,鋼鐵工業、金屬制品業,玻璃及玻璃制品業、有色金屬工業等一批行業景氣大幅反彈的幅度比10月份加大。
增長景氣主要表現出以下幾個特點:
一、從景氣運行區域看,多數行業仍保持良好運行態勢,處于好、良好和較好景氣區間行業有33個,行業的數量占全部跟蹤的39個行業中的84.6%,比6月份還增加3個行業。景氣水平處于好(120-140)以上的行業景氣值也有所增加。普通機械制造業是繼煤炭工業、鋼鐵工業、有色金屬工業處于良好區間的行業后,新進入良好區間的行業。農副食品加工業、電器機械及器材制造業在進入景氣良好區間后出現了較大波動,向下回落至較好區間。
二、從景氣變化看,產出水平雖在2004年6月快速下降的勢頭得到抑制,但11月份的反彈有所擴大。全部跟蹤的39個行業中,31個行業(占的79.5%)的增長景氣指數扭轉下跌態勢,指數下降快的行業降至1個。在6、7月份跌幅較為的明顯行業,如紡織業、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不含汽車)、耐火材料制品業、電器機械及器材制造業、鋼鐵業等行業,在四季度出現了較為明顯的反彈。汽車制造業、化學藥制造業、塑料制造業、電子計算機制造業、橡膠制造業跌幅較大。
在指數跟蹤的三級行業中,纖維素纖維制造業、鋼壓延加工業、水泥制品業、日用化學產品制造業、通用設備制造業、農業機械制造業、鐵路運輸設備制造業、通用儀器儀表制造業、日用電器制造業(白色家電)在經歷了去2004年二季度的增長中的波動后,四季度出現了較為明顯的景氣翹尾現象;化學藥品制劑制造業、石化專用設備制造業、輕紡設備制造業、醫療器械制造業四季度表現不佳。
三、從增長景氣趨勢看,多數行業仍延續景氣上升勢頭,石油開采業、化學工業、煤炭工業、有色金屬工業、金屬制品業、家用電器制造業景氣繼續創紀錄的上行。只有汽車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電子計算機制造業等行業接連數月大幅收縮。與上年12月份相比,2004年32個行業的增長景氣指數繼續保持攀升或平穩運行,占全部月度跟蹤的39個行業中的82.1%,僅比2004年6月份峰值時的31行業,增加了1個行業。下跌行業之中,只有汽車制造業,生物、生化制品制造業,化學藥制造業、橡膠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電子計算機制造業等幾個行業增長景氣指數跌幅較大,而其中專用設備制造業景氣已經開始回暖。
在指數跟蹤的三級行業中,集裝箱制造業、金屬加工機械制造業、軸承、閥門制造業、電機制造業、輸配電及控制設備制造業、電子元件制造業、電工器材制造業上升態勢保持完好。而化學藥品制劑制造業、醫療器械制造業、通用儀器儀表制造業、專用儀器儀表制造業等行業的下降趨勢仍在延續。
四、2004年11月,電器機械及器材制造業、玻璃及玻璃制品業、水泥制造業、有色金屬工業、耐火材料制品業、塑料制造業、石油加工業、化學纖維制造業、煤炭工業、食品制造業、農副食品加工業、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化學肥料制造業、化學農藥制造業、基本化學原料制造業、有機化學產品制造業、合成材料制造業、合成纖維制造業)、電子元器件制造業等行業的增長,表現出較強的內生的穩定性。
五、中藥材及中成藥加工業、造紙工業、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不含汽車)、通信及相關設備制造業、水產品加工業,農業機械制造業、電子元件制造業、日用電器制造業(白色家電)等行業,連續擺脫了前期的景氣下降勢頭,景氣指數近三個月出現了連續走高。特別是,中藥材及中成藥加工業、通信及相關設備制造業已經從前期的景氣一般的區間進入到景氣好的區間。
三、行業效益景氣分析
2004年11月,由于內外市場需求拉動,國內煤炭、鋼鐵和石油等原材料價格一路上揚,特別是二季度后,一方面,國家繼續降低貨幣和信貸,加劇企業資金緊張局面,勢必會擠壓企業利潤空間;另一方面,產品市場供大于求的格局對消化成本漲價因素已難有更大作為。絕大多數行業效益表現良好,但效益上升的行業開始減少,部分行業經濟效益快速擴張的勢頭得以扭轉,行業的利潤增長格局出現向上游轉移的跡象,上游行業受到建設周期延長影響,盈利實現增加,而下游行業的利潤增長受到擠壓。因此,若原材料價格進一步上漲,對工業經濟平穩運行,效益水平繼續提高,以及2005年的良好開局,都會產生不利影響。
2004年11月份行業效益景氣總體呈現以下四個明顯特征:一是,行業效益運行態勢良好,前11個月,多數行業的效益都有很大幅度的提升,處于效益景氣好以上水平的行業有21個,占全部月度跟蹤的39個行業中的66.7%,比10月份增加一個,而較差的行業僅有5個,僅占12.8%;二是,在8、9月份回落行業走勢出現了分化局面,鋼鐵工業、有色金屬工業、玻璃及玻璃制品業、耐火材料制品業明顯回穩甚至轉為上升,紡織業、服裝及其它纖維制品制造業等行業效益上升較快、而電力工業出現下降。三是,化學原料化學制品制造業、鋼鐵工業、金屬制品業、普通機械制造業等行業的效益景氣,在9月份表現較好的基礎上,繼續表現突出。其中,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在9月份的較好區間升至良好區間后繼續保持在良好區間運行,金屬制品業、普通機械制造業從效益好的區間升至較好區間。四是,煤炭工業、石油天然氣開采業、石油加工業、化學纖維制造業、橡膠制造業、水泥制造業、耐火材料制品業、電器機械及器材制造業、儀器儀表制造業、電子元器件制造業等行業效益景氣較為穩定。
四、行業綜合評價
根據行業綜合評價表,不同行業的投資價值是從左下角往右上方遞增的,在調整行業資產的配置時,應逐步從行業屬性差的行業中逐步退出,資產比例應以右方和上方的資產為主。對于增長景氣、效益景氣都比較一般和較差的行業,我們要積極關注這類行業復蘇進程。
截至2004年11月,表現依然較好的行業有:有色金屬工業、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鋼鐵工業、普通機械制造業、玻璃及玻璃制品業、金屬制品業、煤炭工業、水泥制造業、儀器儀表制造業、電子元器件制造業、耐火材料制品業、化學纖維制造業、電器機械及器材制造業、農副食品加工業等行業,是投資者可以重點關注的行業。
同時,食品制造業、石油加工業、石油天然氣開采業、紡織業、造紙工業、專用設備制造業、文教體育用品制造業、煤氣生產供應業、橡膠制造業、服裝及其它纖維制品制造業、印刷業等行業,也可以作為下一階段重點跟蹤布局的行業。總體策劃
馮 飛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部長
張偉弟 上海證券報副總編輯課題負責人
楊建龍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研究室主任
楊宇東 上海證券報新聞中心總監課題組成員
鄒民生、王守輝、張新海、張進、魏云報告支持單位
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
本報告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和上海證券報獨家發布,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發
如需報告全文,請聯系zms@ssnews.com.cn上海證券報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 上海證券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