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已經處于極度亢奮狀態的交易所國債現券市場終于開始出現恐慌的跡象,大部分固息債出現大幅度調整,領跌的是本輪的領漲板塊中期券。當日首次發行的三個月期遠期央票參考收益率與上周同期限即期央票完全相同,從這個角度看,止住了前兩周央票利率連續下滑的趨勢,說明市場對春節后貨幣市場利率預期已基本趨于穩定。
類似近幾日債市的情景,記得上回好像出現在兩年半以前--市場進入大部分人都看不
懂的狀態,大家彼此紛紛打探消息,一面后悔沒有及時跟進,一面惴惴不安地考慮:是否再加點倉、原有的倉位是否要調整?
其實,影響證券投資的主要因素不外乎兩方面,決定證券投資價值的基本面因素和影響證券價格的市場面因素。在基本面因素較為清晰時,市場面因素往往成為決定證券價格走勢的主要因素。而一種趨勢一旦形成,往往產生一種內在的自增強機制,即:使市場不斷往一種方向運動,直至與均衡狀態產生巨大偏差,同時,使反方向的作用力在按原先趨勢運動時不斷積累,最終到達一個臨界點,隨后使最初的趨勢和運動方向發生相反的轉變,即市場人士常說的市場出現反轉或變盤。回顧古今中外各種投資領域的經典案例,其運動規律莫不如此。
將話題回到目前的債券市場上,基本面因素偏向利多的局面已經逐漸明朗。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陳東琪在去年綜合經濟數據公布后,對今年幾個主要經濟問題的最新觀點又在CPI、投資增幅等債市敏感部位的安全性上緊了一扣。現在看來,對基本面仍表示憂慮的聲音只能低低地說今年經濟的不穩定因素仍就存在之類的話,卻無實證材料支持。在這種情況下,市場面因素就當仁不讓地大行其道了。當然,多方主力也并非莽漢,其發動行情之初,應該就對未來的退路成竹在胸了,因此雖然市場面臨短線調整壓力,但幅度應該不會太大。上海證券報中央財經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久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