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銀行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滾動新聞 > 正文
 

失業率降勢今年難再現?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1月27日 09:17 中國經濟時報

  熱點分析本報記者 唐福勇

  1月25日,從事就業與再就業的工作人員長長舒了一口氣,這是因為2004全年就業與再就業工作均取得了較好的結果:據國家統計局公布,城鎮登記失業率較上年同期降低0.1個百分點。

  對中國而言,城鎮登記失業率降低無疑是件不容易的事,尤其是這種降低是從1991年以來的首次降低。有人以此認為這種降勢會是中國城鎮登記失業率的一個“拐點”。但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勞動科學研究所副所長莫榮與中國勞動學會副秘書長楊宜勇都認為此說法過于樂觀,也并不是一個“拐點”,這只是在去年中國各方面經濟狀況良好情況下的一種暫時現象。畢竟對于有著13億人口的中國來說,就業與再就業不是一個短期問題,而是一件長期相伴并時刻要引起政府高度重視的大事。

  2004:降勢背后的對比

  與2003年相比,2004年中國在就業與再就業工作方面的確取得了喜人的成績,將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的目標如愿完成。從官方的數據來看,2004年城鎮新增就業980萬人,比預期目標多80萬人。

  而回過頭來對比2003年的情況與2004年全國勞動和社會保障工作會議提出的一些目標,可以發現,2003年確定的全年新增就業人數是800萬人、再就業是400萬人。到2004年時,這一目標擴大到全年新增就業900萬人、再就業是500萬人。再看2005年的目標,可以發現,這一數據沒有再進一步擴大,而是保持了與2004年同等的規模。

  這是否表明我國對2005年就業形勢的預測沒有2004年時的好呢?

  莫榮表示,總體而言,我國的就業形勢仍很嚴峻,近幾年不會有太大的變化。2004年失業率形勢好轉得益于當年中國經濟的整體狀況良好,加之國家再就業政策的積極落實與推廣。另外,由于2005年我國的外貿出口形勢比較好,而外貿出口的企業多是勞動密集型企業,因而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就業的壓力,也就給失業率減了壓。

  楊宜勇也贊成當前的就業形勢并沒有得到根本性改變的說法。從數字也可以看出,絕對失業的人數數目在增大,而之所以失業率降低,與計算失業率的分子分母比例有關,在2004年時,隨著登記失業率范圍的擴大,分母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因而失業率比例在一定程度上也有了緩解。

  事實上,國家統計局局長李德水25日在新聞發布會上也表示,去年登記失業率出現下降,主要原因還是得益于經濟的良好發展和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對下崗工人、該就業青年做的大量工作。他同時也認為,去年登記失業率下降是否意味著一個拐點,以后會否持續下降,目前還很難下結論。

  2005:失業率增勢大于降勢

  細心的人會發現,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部長鄭斯林對2005年失業率的目標是,力爭控制在4.6%以內,對比2004年控制在4.5%以內的目標,顯然放寬了失業率的控制比例。莫榮預測,2005年,我國失業率最好的結果是保持今年4.2%的比例,但從形勢分析來看,2005年失業率高于2004的可能性要大得多,因為這里面有許多不確定的因素:一是2005年我國的宏觀經濟增長可能沒有2004年這樣好;二是國家在2005年繼續實行的宏觀調控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就業與再就業,因為信貸的控制、投資規模的控制與雙穩健政策會導致一些企業降低用人需求,從而部分減少就業崗位與機會;三是2004年宏觀調控的滯后影響會在2005年得到一些顯現。

  楊宜勇也認為,將城鎮登記失業率再放寬是當前就業與再就業形勢嚴峻的一個必然,明后年下崗員工出中心后轉化為失業的現象仍會持續,這也會給城鎮失業率的提高增加一定砝碼,而國企改革與結構性調整帶來的失業是一個長期影響失業率的因素,這個因素短期內不會有太大的改善。

  莫榮認為,目前結構性失業的影響已經逐步顯現了出來。另外隨著對外開放程度的加劇,一部分企業真正面向市場時,一些青年的失業會增加。

  而青年失業增加最明顯的莫過于當前大學生就業難的現象。莫榮預計,今年大學生失業人數會比去年增加50萬人以上。

  楊宜勇與莫榮都認為,今后隨著進城務工人員也納入城鎮失業率統計范疇,失業率會面臨更大的挑戰。






財經論壇】【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彩 信 專 題
新酷鈴選
最新最HOT鈴聲推薦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為
請輸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專題   更多彩信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